关于高校财经管理的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313 浏览:128591

[摘 要]文章针对高校财经管理出现的问题,论述了建立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内控制度对经济责任、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以及保障学校权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高校;财经管理;内控制度;完善;措施

[作者简介]钟,广西大学财务处经济师,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093-03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校教学、科研、产业与社会经济的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和高校内联外引等经济活动领域的拓宽,财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显得越来越重要.重视高校内控制度的建设是保证高校依法治校的关键,现已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高校管理层和财经管理人员面前.

我国的高教事业正处于良好的发展壮大阶段,其自身的内部体制也处于不断的深化改革之中.为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肩负起“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管理好高等院校对政府或高校管理层来说都责无旁贷.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资金筹措的渠道不断拓宽,高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高校内部经济财务监督工作在新形势下确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建立高校经济责任制度;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问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高校收费标准的科学规范制定问题;以及资金管理与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科学决策程序的问题等等,为此,笔者就前三项提出以下一些思考.

一、明确高校经济责任制度

在长期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往往重视一年一度的财务预决算管理,而忽略了对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管理,造成一些高校重大财务决策的盲目性、资金浪费和使用效益低下.这也是造成当前高校银行贷款大量增加、财务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更应高度重视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管理,应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学校财力可能,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评估、调整学校发展战略,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防止不切实际地追求大而全、高标准,给学校财务运行造成隐患,给后来者留下巨大的债务负担.


明确高等院校经济责任制度是为了更好地执行财经政策,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制度,加强校内财经审计监督,增强校内各级财务管理意识,以保证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不同的部门和单位审计的重点不同,但家底的真实即领导者管理的资产负债和资金的状况的真实,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审计是手段,监督是目的,结果是摸清家底,分清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首先,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前,对于教职员工反映强烈的情况应进行调查研究,对责任人责任范围内所负责的财务收支情况重点调查.以查账为基本手段的审计不易分清是直接责任还是间接责任,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因而要详细展开审前调查,分门别类,理清头绪.这样就能尽可能避免造成审计程序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状况,也是减少或规避审计风险的关键.其次,加强财务收支真实性的审计,重点应紧抓“打检测治乱”,揭露并严厉查处查重行为,治理会计程序和经济秩序中的混乱现象,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在审计过程中,时刻注重发现大案要案线索;从检查会计信息和会计账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人手,在会计信息和会计账目真实完整的基础上再分析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从而审细、审明白.最后,将同级审计与上级审下级、年度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有利于审计资源的有效投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的“一审、二帮、三促进”作用.

在高校研究建立对高校领导的效益一负债责任审计制度,是高校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2005年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要看其在位时期付出了多少,还要查清这些政绩背后的负债情况.有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不考虑地方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一味追求“政绩”,结果拉了一大堆债,为这些地方和部门的后续发展带来困难,目前,这种情况在高校已有所表现,这个问题要在审计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二、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扣缴是高校作为纳税义务人的责任

改革开放前,学校一直被认为是清贫之地,收入不高,对外经济活动几乎没有.改革开放后的头十年,也只是以校办产业的形式对外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然而由于这几年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开门办学,以及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直接对外承揽科技项目的活动大幅度增加,由于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较低,高校教师的工资薪金性收入基本上都超过起征点,因此,课题组人员的科研酬金收入应按章纳税.然而,有些教师对税法了解不够,加上纳税意识不强,不主动核对实际成本,也不主动申报个人所得税,致使出现了个税漏交、少交甚至不交的现象.高校经济财务管理部门作为纳税义务人,有监督、检查、督促、代收的责任和义务.这两年高校“个税风波”不断,愈来愈成为高校经济内控管理的软肋,因此应引起重视.

(一)科技项目成本核定的基点问题.科技项目的成本核算应本着客观合理、鼓励创新的原则使高校科技人才走出校园更多地为社会经济怎么写作,最近的全国科技大会正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基于此,如何使项目的成本核算既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又使教师的付出得到合理的报酬,这就需要企业与课题组人员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公平合理地协商.如果报酬是合理的,个税的征收就有了基础,不能因为存在竞争,企业就把项目应产生的合理费用任意压缩,因为话语权往往掌握在项目需方或写方,因此高校教师往往是处于弱势一方.他们最可能降低成本的办法就是少交个人收入所得税,以增加自己的收入.比如:某一项目扣出合理成本后,实际收入一万元,如果按章纳税则需缴一千元,由于参加的人员往往不只是二三人,有些项目甚至多达十几人,时间跨年度,但个税征缴是按当月支付给个人的科研酬金来计算,为此课题组则会分拆成若干额外成本,增大成本开支,以此减少个人酬金的发放,即所谓的合理避税,不积极申报纳税也就在所难免.因此,为了鼓励科技创新,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如何制定合理的科技开发与转化的税收制度与建立合理的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制度同等重要.

(二)科技开发应建立责任制.这包括:一是防止恶性竞争,二是防止收支不透明,三是专人专管,专款专用,四是建立项目审计制度,对项目实施前后进行监督,从制度上保证项目开支的合法性.

(三)科技开发项目收入与课酬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有所区别.因为大部分的科研项目的研发及小试都依托学校的资源、仪器设备,因此在成本中应体现折旧这一项,不能以成本过高而不提固定资产折旧,更不能分光吃光,同时应建立
研发基金计提,从而保证科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一般高校的国有资产不仅包括财政性的非经营性资产,还包括竞争性领域的经营性资产.因此,高校内控制度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证国有资产合理使用、科学使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定期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审查、核实,具体是:

(一)定期向审计部门提出对群众反映大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专项审计.对其所负责的国有资产核对,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对潜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使责任人随时处在内控的监督之下.

(二)完善经济财务的运行制度.建立分层管理、分层监督和上下互通的财务监督网络系统.各部门的档案都必须与校内控中心的计算机联网,建立与财务信息相关联的网络系统,内控中心应派专人负责实时监控资产出入情况、使用方式和费用计提,从而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为正确进行各项决策和风险识别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强化内控中心的监督权威.在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和监督过程中,监督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古人云:“令行禁止”.监督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学校高管应给予内控中心相应的权利,使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审查,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保证.无数事实证明,凡是内控制度完善和健全,并使内控制度得以有效执行的部门,其腐败问题较少,资金使用效率也较高,干部的清廉程度也愈高;反之则资产管理混乱,腐败滋生,成为一本糊涂账,群众意见也最强烈.

从这几年的实际运作来看,国有资产的流失目前已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有学者估计,20世纪80年代,全国国有资产每年流失量500亿元;进入90年代,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加上坏账、偷税漏税、公款消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等,国有资产的损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目.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在《腐败与社会不公――中国90年代后半期腐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与分析》中说,中国的腐败可划分为四类:一是寻租性;二是地下经济;三是税收流失;四是公共投资与公共性支出.他估计,以上四种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12570亿元之间,占全国GDP总量比重约13.2%~16.8%之间.

由此可见,因管理不善而使国有资产流失所造成的损失与腐败所造成的损失叠加,所带来的损失是灾难性的.高校只有财经制度的内部控制手段先进,制度执行到位,监督执法严格,措施得力,高校内控制度运行才能呈现良好的局面,才能利于高校事业的发展.因此,为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每一位高校财经管理者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工作抓实做好,并随时接受制度的约束.

[责任编辑:清泉]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