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74 浏览:57225

[摘 要]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歧视和就业难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尝试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高校、政府部门、社会和女大学生自身层面提出一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关 键 词]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女大学生是当今我国受到良好教育、富于智慧与活力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她们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这影响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一、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是611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已经达到63l万人,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大学层次毕业生总数约650多万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系统分析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后.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认为毕业生规模的高速增长与社会有效需求相对饱和存在着明显矛盾,再加上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使得本来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当前大学生就业整体上的供过于求和性别歧视的存在确实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客观原因,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多种不公正待遇,例如机会不平等,同等条件下很多用人单位会倾向于选择男性.黑龙江政协和妇联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曾因性别原因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其中遭拒绝3次占72%,4―10次占22%,11次以上占6%.人大代表谭琳指出:“妇女就业与再就业难,固然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密切相关,但传统的社会观念对许多人,特别是相关决策者和管理者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可见,性别歧视制约和阻碍着广大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对其日后的工作生活及向上流动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相关保护女性合法权益的法律缺位,让一些用人单位有“空子”可钻,甚至包括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同样排斥女性.许多用人单位认为接受女大学生经济上不合算.她们会因为结婚、生育影响工作,因此将女性拒之门外,这说明社会为女性角色分工提供的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到位.

但是,如果女大学生把自己就业难都归因到外部环境上,丝毫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话,即使外部环境得到了改善.女大学生可能依然无法摆脱就业难的命运.女大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影响就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缺乏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一些女大学生在校期间非常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死背硬记,高分低能.这导致在就业问题上普遍存在的特征是,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过分强调自己缺乏经验和能力,夸大自身的弱点,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其二,存在依赖和自卑心理.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一些女大学生寄希望于家人帮她谋取一份好工作,希望得到某种社会关系的帮助,从而放松了自己的主观努力,放弃就业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这种依赖心理继续发展,就会成为依附心理,妨碍自己的就业行为.其三,缺乏理性的就业择业观和创新精神.据调查显示超过50%的女生都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因为这些单位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及环境较好,待遇不低而相对稳定.很多女生的工作去向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工作.其四,女大学生的就业力不能充分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已有的调查显示,企业倾向于选择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勤奋、肯吃苦,以及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奉献、富有团队精神,而且形象、气质好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例如就业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力较弱,耐挫性较差;不了解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潜能不了解,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定位不够准确,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竞争优势等.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需要高校、政府、社会各界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一)高校要建立提升学生就业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学校工作中的招生、教学、管理和就业等各项任务来看,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的最后环节,也是学校多年教育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同时关系到学生的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和家长最初愿望的实现.这项工作开展得成功与否,势必对招生、教学和管理等各个教育环节产生很大的影响,更加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需求与使用,所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快学科专业调整,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培养人才的定位和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人手,不断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坚持体现课程的复合性、实践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综合素质获得提高.要改革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答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方法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布置论文写作、播放音像资料、举行辩论会、讨论会、演讲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师生在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2.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引导解惑的作用.针对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要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将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灌输到高校教学中,提高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之在竞争中更好地发挥女性潜力.要帮助女大学生作好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生涯辅导理念,形成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机构专门化、人员职业化、内容多样化、过程全程化方式个性化.还可以通过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举行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开展就业方面的教有活动,帮助女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就业政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要在就业怎么写作中纳入性别分类指导,注重对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心理的疏导,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给予女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二)政府要出台相应就业政策,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例如增加就业数量,开发就业岗位.对推行就业力教育成绩显著的高校进行奖励,并推广其在机制、措施、课程规划、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资助,引导校企双方建立大学生实习的双赢机制.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十一章中提出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也体现了“平等就业”、“充分就业”的理念,确定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怎么写作,包括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推进劳动权益的平等,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劳动者的自由流动,降低一些垄断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更畅通.国家还将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现有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4个国家大学生下基层项目,每年可吸纳约20万人就业.

(三)建立强大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怎么写作,这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开设专门的窗口,对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后,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怎么写作.企业不应该独立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之外,而应该主动地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加强校企联系,在企业建立就业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平台.可以采取顶岗实习的办法,既解决了企业知识型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使学生得到锻炼.积极发展家政怎么写作业,解决女性工作的后顾之忧.因为女大学生工作后面临结婚生育问题,会占去女性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意用女大学生的原因.各国的实践表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家政怎么写作工作的社会化,使女性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女大学生自身就业力提升的途径

女大学生顺利走向理想的工作岗位离不开自身努力.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女大学生更需要提高自身的就业力,这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首先,女大学生应解放思想,摆脱传统的“男强女弱”、“学的好不如嫁的好”等观点束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观在就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大学生就业行为有导向和动力功能.这就要求女大学生们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把握机会,展示自己,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其次,作好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生涯规划目标是大学四年乃至一生生命前行的动力.女大学生可以利用现在熟知的理论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确立目标,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从德智体美劳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作好最佳生涯规划,科学择业,理性就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另一方面让自己全面发展,在面临就业时就不致深陷坚冰.最后,要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发源于美国.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据调查问卷显示,有30%的女大学生表示可以尝试,这说明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觉醒.国家也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各项政策.因此,女大学生们在认真衡量自身条件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之路.

2.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扩展,它是指“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是人们生理的、心理的与人格发育健全程度、知识结构程度、为人处世通达程度等方面特点的综合.即包括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既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知识的复合,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能力复合,既专又通,一人能身兼数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广泛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展个性,完善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等.用人单位最看重那些身体素质好、思想政治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有责任意识、会管理善交际的有合作精神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应该了解社会需要,在理论扎实、成绩优秀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己,不仅要学习好,更要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完善自己,同时具备社交、组织、表达、文娱、文字、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更需要女大学生不断地按社会需要去塑造和完善自己,以实力证明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女大学生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挥自身优势,并根据优势和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地区和岗位,减少竞争的盲目性,把握机会,获得择业成功.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省略/gzdt,2009―11―23,

[2]谭花蓉.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4).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gov,,2010―07―29

[4]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5]唐晓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石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