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报道中的点线面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53 浏览:11065

【关 键 词】财经报道点线面

随着我国新闻报道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财经报道作为我国一个较晚出现的报道领域,已逐渐由“基础新闻”上升为“骨干新闻”,而经济新闻也已从过去政治新闻的依附转变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如今的经济新闻这一大类当中,基本上被划分为四块,即市场新闻(特指消费市场)、产经新闻、财经新闻和政经新闻.四类经济新闻既有各自特点,也互相交叉.

财经新闻是关于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决策最新事实和情况的报道.它与一般新闻相比,具有专业性、联系性、预见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财经新闻报道的对象主要有政府机构的相关决策、报告、活动安排以及人事变动,业界动态和现象,资本、金融领域等行情.

不管是撰写某一细分投资市场的专业记者,还是从事综合性财经报道的采编人员,财经记者要想在财经报道中出类拔萃,就必须牢牢抓住所报道新闻的点、线、面,它们三者共同建构起财经新闻报道的高楼大厦.点是布局的中心方位,线是由点延展成的框架体系,面则是展示主题的宏观背景.

那么,财经新闻报道的点线面是如何有机组合的呢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财经报道的点

在财经新闻报道中,核心是采写受众关注的焦点以及国民经济的重大事件,以突出财经报道的主题.对于挖掘财经报道的点,应坚持正确、集中、新颖、深刻等原则.

“点”指重点,新闻报道要有重点,有反映当前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的新闻,有反映当前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新闻.检测如没有这样的重点,新闻报道就会缺少分量.当然,要有反映次要问题和问题的次要方面的新闻,也要有反映非热点问题的新闻,才能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在各个重点之中,也要进行比较,提倡围绕“小经济”做文章,即关于流通、消费方面,和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事实给予报道.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报道是以生产为中心,偏重生产对流通、消费的决定作用,忽视流通、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重视“大经济”,忽视“小经济”,对市场消费、居民收入等很少触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经济新闻必须跳出以生产为中心的旧格局,着力从“小经济”方面选择报道角度,从贴近群众的视角切入,以唤起人们对“大经济”的普遍关注.比如秦池“标王”的辉煌和失败,孔府宴“标王”的零价转让,社会养老基金的发放,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青岛啤酒2001年与燕京啤酒、2002年与趵突泉啤酒的市场大战等等,如果记者及时跟进,独家报道热点背后的新闻,使单纯的经济新闻走向社会化,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二、财经报道的线

当然,抓住了财经报道中的重点以后,还需要研究报道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足以贯穿它们的“红线”.这条“红线”,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贯穿性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固有的.

对于如何从一些散乱的新闻材料中,找到一根可以串起它们的“红线”,本文试提出两种方法:

第一、善抓“线头”.任何一个新闻事实,其意义都会或明或暗地在某一点显露出来,在采访伊始,记者就应保持敏感的头脑.如遇见新鲜感的谈话或事实,不能轻易放过,还要不断思考它的深刻内涵.

第二、分离抽线.一个新闻事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它,因此线索往往不止一条,会有两条甚至更多.但是,新闻主题一般只能有一个,这就需要我们从若干条线中抽出主线来,办法是:先梳理出隐含新闻事实中的各条线,然后再加以比较,找出最重要的线来.这条主线,往往就构成了新闻报道的主题.《财经》杂志就是一个善抓“红线”的好手.对于前些时间沪深两市大盘的持续走高、股市极度亢奋,所带来的如何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财经》一连几期,对该“热点”进行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报道,并最终在《把脉高温股市》一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五步”策略,具有很强的怎么写作性、可读性和准确性.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运用“红线”法提炼主题,一要眼光敏锐,不能被一大堆材料淹没起来,二要仔细研究采访中获得的材料,凝成一根“红线”,三要注意主题与材料的完美结合,以防出现主题与材料的“两张皮”.


三、财经报道的面

财经报道的面就是财经新闻报道题材的宏观背景.财经新闻的重大题材总是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题材决定了必须把报道对象置入全局的、整体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和反映,否则无法突出它的社会意义,也就无法显示它深刻的新闻价值.

如果经济新闻报道想要体现报道事实的全面性和深刻性,那就决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从一点推及一般,由局部推及整体,由微观推及宏观,把报道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多个层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考察和报道,整个报道不是单一信息型而是信息密集型.如2007年3月《经济观察报》刊载的《Q币的秘密》的深度报道,就是注重从宏观上审视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探求腾讯公司发展Q币业务的道路、对策和措施.这一深度报道看到了现在,追溯了事实原因,并指明了未来,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多侧面探求,互相联系,互为对照,集纳了众多的信息,显示了报道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对于如何抓住财经报道的宏观方向,笔者认为:认真学习财经知识,深入新闻现场采访,全面理性思考,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可以发现,财经报道已逐渐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人们对财经范围的认识也越来越广.对于财经新闻报道,我国曾提出一个口号:“专业精神,通俗文章”,这就要求综合把握财经报道的点线面.记者不但要具备优良的业务素质、独到的新闻眼光,还要对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和发展动向有充分的了解.

在现阶段各媒体中,客观地说,财经报道理论化、数据化、故作高深和篇幅过长等毛病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陈旧的经济报道形式使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我国的财经新闻报道必须遵循其自身特点,注重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深刻性.从“点”出发,突出受众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从“线”出发,既要面向专业人士,又要兼顾普通读者,从“面”出发,跳出财经报道模式化写作的窠臼,形成新的创作风格,从而向着实现“点线面”三位一体,高度统一转化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