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点打造新品牌

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75 浏览:80687

【摘 要】新闻报道创新难成为电视新闻宣传报道的一个制约,这个问题在地方电视台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结合《鹤壁新闻联播》的实践,就如何新闻创新难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 键 词】创新优势内容形式

2010年2月11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河南省新闻界媒体座谈上提出了新闻宣传有“四难”,即正面报道难、典型报道难、舆论监督难和新闻创新难,并要求各新闻媒体努力新闻宣传“四难”.如何“四难”对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闻创新难,就是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解放思想,探索一切符合新闻规律的新手段、新文体、新形式,最大可能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具体到电视新闻宣传方面,最应该发挥的是电视新闻的声画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电视手段,放大这些优势,同时善于利用平面媒体的优势,才能最终为新闻宣传的效果怎么写作.

一、电视新闻宣传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的受众心理和需求的出现,传统电视新闻的宣教式传播已经不能吸引受众接受新闻.在电视新闻编辑方面,目前部分电视新闻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编辑思想陈旧、编辑模式老套、编辑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媒体上,削弱电视竞争优势.

1、电视新闻的信息量少,内容空洞枯燥,没有吸引力.特别是时政类报道存在大、空、长的问题,只写领导讲话,不注重提供信息,说教味太浓,观众难以接受.画面单调、没有美感.这样受众的审美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电视新闻自身的吸引力也降低了.

2、编排方式没有变化,模式陈旧.时政活动不管重要性,只看领导级别.不管观众的兴奋点和接受心理变化,一成不变的编排节目,会让观众厌烦,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

3、报道、制作表现手法老套.当前,电视新闻宣传大多停留在解说词加采访同期声的传统模式.新闻报道手法和表现手法单一,特别是在屏幕上表现的元素单调,在视、听功能上挖掘的不够,传播效果打了折扣.

二、《鹤壁新闻联播》“新闻创新难”的实践和探索

近年来《鹤壁新闻联播》在新闻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让内容更精彩

将新闻划分为“时政要闻”和“民生新闻”两个版块,以主题性报道和时政要闻来扩大栏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以民生新闻作为提高收视率的主要途径,使整档新闻成为地方党政领导和普通观众想看、爱看、必看的新闻节目.

1、重点改进时政新闻版块.依照“三贴近”原则,从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适应观众的需求,会议报道以观众“应知、想知”为出发点选准报道的切入点.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方式,在报道的深度上下工夫,对重要新闻报道配合开辟《新闻背景》、《新闻链接》、《记者感言》等内容来满足观众对新闻的深层次需求.此外,在一项项新政策、新规划、新措施出台时,时政新闻版块进行解读,使观众能够了解其背景和意义.这样做,时政新闻既能怎么写作于地方中心工作,又能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进行,两者都满意.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求记者要找准传播者与受众的契合点进行解读,效果明显.如今年一月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除报道好大会消息外,又组织记者对有关专家进行采访,对会议精神进行了8篇解读,内容涉及全市经济转型、大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民生工程等内容.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也通过对发改委、招商局、商务局、民政局、劳动局、农业局等重点部门进行采访,从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会议过后了无声息的状况,使会议精神得以向深度和广度传播.

2、加强对主题新闻的策划.主题报道思想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围绕全市主要工作、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制定好全年宣传计划和阶段性宣传计划,每月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对重大事件作出系列或连续报道.比如,今年八月份,围绕华晨汽车项目落户鹤壁这一事关鹤壁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我们策划了《华晨落户鹤壁改变了我市没有整车生产的历史》五期系列报道,从鹤壁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优势、谋划、招商、政策、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解读,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既加深了对鹤壁的了解认识,又增强了加快发展率先崛起的信心和决心.五期报道全是头条播出,不仅观众反响强烈,市委主要领导更是给予高度评价,进行批示表扬.


3、用新闻语言来写会议和领导活动,把硬新闻变软.除一些程序化或重大会议、活动,我们严格按照现有的报道程式来进行报道之外,对于一些行业、部门或专业会议、解决具体问题的领导活动,我们都要求记者站在受众的角度来报道活动,突出信息,淡化领导和领导讲话.在整档《鹤壁新闻联播》中,压缩领导的报道时长,常委、副市长新闻分别控制在1分钟和30秒以内,并且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枝节和程式化的语言,传播给观众的全是有信息量的、鲜活的语言.这样既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减少收视疲劳,又增大了节目的信息量.在镜头上少用会议镜头,多用相关的画面,增强镜头的针对性,丰富镜头内容,增强可视性.

4、坚持格调高雅,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质量.近年来,《鹤壁新闻联播》在着力办好时政新闻的同时,还努力在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质量和加强舆论监督上下工夫,充分发挥电视传媒优势,使民生新闻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了选题策划和把关,在民生新闻方面,坚持格调高雅,选择新闻线索时,首先要看立意高不高,有没有采访和报道的价值.在开展舆论监督类报道时,我们始终坚持以推动工作为目的,切实做到了只帮忙、不添乱.今年以来,我们共播发舆论监督类报道180多条,大多数新闻做到了有现象、有调查、有分析、有建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90%以上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提高了栏目的影响力.如围绕全市开展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我们在《鹤壁新闻联播》中开设了《聚焦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栏目,针对观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采访制作播出了《谁在向淇河疯狂倒垃圾》、《鹤淇大道垃圾堆成山》、《二支渠景观带变成臭水沟!》等节目,引起了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指示相关部门着力解决,推动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对公共新闻,我们还推出互动话题引导观众参与,突显公众对新闻的参与性、互动性,也体现了本地新闻的贴近性、怎么写作性.如围绕水价的调整、供暖、淇河保护等,从新闻报道到公众参与,起到了很好宣传引导作用.

5、遵循新闻规律,创新编排理念.在新闻的编排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新闻的价值,研究传播规律,努力克服按领导级别定重要程度的传统意识,使编排显得新颖,有张有弛,节奏和谐,生动活泼,善于把不同的报道形式加以巧妙安排,灵活穿插,使其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对于某些重大事件、典型经验、突出问题,还配发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评论、编前话、编后语等,使观众深受感染和启迪,保持浓厚的收看兴趣,以增强新闻的表达力和影响力.如今年8月19日晚11时,鹤壁迎来一场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达到285毫米.当晚我们接到新闻得知山城区故县村被淹后,当即安排一路记者深夜采访,当记者赶到时,区、乡干部正在疏散群众,没有一人伤亡,记者拍摄到一幕幕感人的镜头.第二天一大早,尽管雨还没停,我们又安排了五路记者,分头到市气象台、淇河、盘石头水库等重要部位进行采访,每一个部位的采访都是记者现场出镜进行报道,制作了一条长六分钟的现场报道,既报道了鹤壁整个降雨情况,又着力化解群众的情绪.由于当天既有市委书记的重点活动报道,又有市长的政府常务会议.但我们没有严格按照领导级别编排新闻,而是将特大暴雨的新闻放在的头条位置,且篇幅很重.新闻当晚播出后,市委书记就对这种报道角度的把握和编排提出表扬.

(二)让形式更活泼

巧借平面媒体的优势元素,让电视新闻表现手法多样化.电视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新闻事实阐述清楚,还应该在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才能适应现代观众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综合了广播、电视、影响传播符号的所有媒介的符号.这种包含了不同媒介的传播符号属于多元符号,电视所传达的信息也自然是多元信息符号.电视的多元信息符号不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还有文字、图示、图表等.在这方面央视新闻频道的表现手法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

我们通过向央视学习,结合实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效果不错,得到了观众的好评.《鹤壁新闻联播》改变电视新闻单一的表现形式,充分调动各种电视元素,如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响、字幕等,还把图表、漫画、动画甚至音乐等形象的东西使用到新闻中,使表现形式多样化,从而使新闻更加生动、形象,也使观众更亲切、更轻松的获取信息.

1、在栏目形式方面.认真学习央视新闻频道栏目风格,从包装、字幕、标题设置、播音员背景窗和关键语等方面进行改版,并增加了游走字幕新闻,使《鹤壁新闻联播》的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显得更加大气、好看、生动.

2、在新闻报道方面.我们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同时借用平面媒体的优势,采取新闻主标题、副标题、关键语、关键句、重点内容上字幕、编后话、短评、主播观点等形式,尽最大可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我们通过采取上述具体的措施,应该说取得初步成效,《鹤壁新闻联播》被评为河南省唯一一个时政类优秀新闻栏目,即是很好的说明.总之,只有不断创新,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才能永远站在电视新闻潮流的最前沿.

(作者单位:鹤壁电视台新闻部)

责编:周蕾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