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自主学习策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35 浏览:16061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精神.学生自主性学习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提倡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高境界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能自我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策略,并能进行有效地自我调控和评价的学习,通俗地说就是愿学、会学和乐学.因此,高效课堂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也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这也就需要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一、目前高中生政治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部分学生对政治及政治课不感兴趣

学生上课缺乏,无精打采,学生很少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很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或规定自己的学习时间.部分教师为学生制订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而且教师通过一份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因此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校课堂教学环节仍然停留在新授课―作业/检测―讲

解―新授课的模式上

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学生不能主动克服一些不利于学习的情感因素,比如说政治基础差、在练习中犯同样的错误、受到教师的责备和同学的讥笑等等.一些学生能适当地利用课外辅导书,但很少借助词典、网络或其他媒体,很少与他人合作探究.缺乏自主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如课前预习、及时复习、经常反思总结、定期检查、选择有效的学习途径、同步检测计划实施.

3.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工作时间较长的老教师,部分教师仍然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他们不敢解放思想、解放学生、解放自己,也就是他们不敢把课堂开放,不敢活跃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二、政治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1.把握课程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政治学习需要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同体现出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

是具有独特人格价值的人,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整或矫正教学策略,从而发展性地完成教学;体察学生学习情感,在愉快的状态下使学生的身心都处于积极状态,

主动的态度、大胆的思考、积极的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学生独特的感受要尊重,即使是一些不大正确的感受,也要耐心倾听,以理服人,并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同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

见.当学生为学习的内容或方法发生争论、意见难以统一时,教师要做适当的调解;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百思不解时,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当学生的知识尚未巩固、能力尚未形成时,教师要设计适当的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达到比较理想的层次.

2.通过教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政治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学习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上,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阅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

点、特点及难点.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游戏化、竞赛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时事热点,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有感而发.通过认知、感知和分析政治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4.把握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理论专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最优化理论”.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必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而教学过程如何最优化,必须找准载体,并明确操作流程.纵观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学习载体或学习支架.从课改典型学校可以看出,一般的学习载体或支架就是所谓的“导学案”“学案”“讲学稿”“讲学案”.在这些案例编制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学前、学中、学后三个环节,突出学前对学习目标的把握,符合学习规律.通过导学案的问题模式,让问题成为引导的线索,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5.学会联系实际,做到从课堂到生活

新课标要求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怎么写作,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只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弊端.综合探究是新教材中一种新的形式,上好综合探究课,利用综合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综合探究也是一种实践,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提高和补充.传统的政治教学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通过综合探究方式,学生成了认识知识的主体和学法探究的主人.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综合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课要讲求实效,不可流于形式,教师应该精心策划,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如在讲改革开放30多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以“我身边的变

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他们有的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调查家里的变化;有的调查我县交通方面的变化;有的走访企业等.然后在课堂中展示他们实践的结果,畅谈各自的所见所闻,感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而我提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畅所欲言.这些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践表明,适时的总结、反思、沉淀也是高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我们提倡每一堂课都要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总之,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师生智慧交融的场所.在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高效而且富有生命的活力.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