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295 浏览:118189

摘 要 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它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扬弃、综合、发展、创新的渊源关系.研究这种关系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论和正确地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关 键 词理论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一、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虽然把实事求是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思想的精髓”,但是“实事求是”这个概念并非舶来品,而是出自古汉语,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总结和改造,作了进一步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他特别深刻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①在这里他把党的思想路线由“实事求是”四个字发展成了四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真理观的辩证统一.并且他对实事求是的地位和作用做了高度概括:“基础”、“精髓”、“思想路线”、“根本保障”.此外,还反复强调“真抓实干”,“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甚至自称为“实事求是派”.

而正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所处的现实国际环境,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脚踏实地和富于创造性的艰苦探索,最终形成了理论这样一个不朽的理论成果.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二、对立统一的矛盾观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在坚持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基础上,既注意斗争性,又强调对立面的和谐统一,超越了“和的哲学”和“斗争哲学”.“按照辩证法办事”是的发明,也是他的思维品格.既善于运用矛盾的斗争性,更善于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做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饿统一.“文化大革命”后期,“”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反动目的,把自己装扮成最彻底的革命者,蓄意制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绝对对立.同志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跳出了“非此即彼”思维定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思索.他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搞社会主义,但是也要注意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好的东西,“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巨大丰富和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一国两制”构想,关于解决世界上诸多争端的“共同开发”的设想,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强调与坚持,关于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关于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的思想等等,都是在坚持必要的斗争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矛盾的同一性求同存异,实现对立面的和谐统一,推动矛盾统一体共同发展的结果.“这就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超越了单纯的‘斗争哲学’与‘和的哲学’,成为以必要的斗争性为前提手段,以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现代新型哲学”,③从而使其矛盾观既反映了时代精神,又体现了民族特色,更具有了世界意义.

三、重民富民的人民观

同志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完成的.”④“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等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⑤

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看到了希望和曙光:领导人民站立了起来,则带领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成功地实现了传统富民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对接,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⑥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其中的第二步就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实现小康”.⑦“小康”这个词最早见于《诗经》,后被孔子用以指称政教清明、人民安乐的社会.古语今用,同时赋予了“小康”以新的内涵,这就生动地体现了理论对传统文化精华批判吸收、鉴古而不拘泥于古的气派.

总之,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它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扬弃、综合、发展、创新的渊源关系.研究这种关系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论和正确地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作者:西安航空学院,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革命与建设史研究)

注释:

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368.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6-373.

王东.理论与跨世纪中国[M].北京出版社,1999:294.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