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师范大学联合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04 浏览:14763

摘 要:2009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与贵州师范大学共同出资设立了联合科学基金,对推动贵州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了联合基金的情况,对2009—2011年的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阐明申请与资助方面的成绩和不足,并为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联合基金 资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30-02

为了进一步贯彻《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满足贵州省科技创新以及贵州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促进贵州省和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工作的发展,经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与贵州师范大学友好商定,于2009年6月,双方共同设立了《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师范大学联合科学技术基金》.该基金项目的设立是贵州省科技厅首次与高校设立联合基金项目,对推动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师范大学联合科技基金经费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和贵州师范大学每年以1:2比例出资;原则上每年立项55项,主要用于支持自然科学类和交叉学科类的项目研究工作.现在三年过去了,联合基金项目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推动学校学科建设、累积老师科研实力及提升老师科研能力方面成绩斐然.虽然联合基金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联合基金资助情况怎样,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联合基金的作用值得我们思考.

1.联合基金项目2009至2011年资助情况分析

联合基金项目2009年共申请125项,2010年共申请105项,2011年共申请82项,三年每年都获批立项55项,每年共资助经费150万元.每一年所有的申请项目都按照一级学科分组,请专家对项目进行立项评审.专家评审组由校内外多名权威专家组成,并由校外权威专家担任评审组组长.2009年共有评审专家32名,其中校外专家11名;2010年共有评审专家35名,其中校外专家17名;2011年共有评审专家26名,其中校外专家11名.可以说,联合基金项目的立项评审秉承了客观、公平、公正的精神,对立项项目的评审是高标准、严要求,客观上保证了联合科技基金项目的立项质量.但为什么在立项数及立项经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申请数量却成逐年下降的趋势呢?从项目资助角度来看有什么原因可能会引起申请项目的减少?下面对联合基金项目实施三年的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客观的统计分析,以便深入的了解项目资助情况.

1.1 项目负责人情况

联合基金项目共资助500(含参与)余人开展科学研究,其中项目负责人165位,从学位上看:博士13人,硕士110人,学士35人,其他7人;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87人,中级65人,初级7人,其他6人;从年龄上看:40岁以上人员46人,40岁以下人员119人;属于已获批的省级科研团队成员共15人.

从表1可以看出,联合基金项目的资助对象范围是相对广泛的,不受学位、职称、年龄的限制,而且也越来越倾向于资助职称低、年龄小的年轻教师.可以说,联合基金项目培养了一批青年科研人才,促进了贵州师大的人才队伍、科研团队的建设.

1.2 项目分布的学科领域

2009年至2011年三年时间共立项资助了165个项目,据统计:2009年立项资助的项目主要涵盖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管理学、地理学、化学.2010年立项资助的项目主要涵盖了材料与建筑工程学、数学、管理学、生物学.2011年立项资助的项目主要涵盖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管理学、机械学、生物学.由此,可以看出每年立项的项目在学科领域的分布上都是相对集中的,有些学科连续两、三年都是主要资助对象,资助学科领域的相对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但无可否认这也从客观上对贵州师范大学建设硕、博士点及学位授予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3 项目合作情况

联合基金项目三年立项资助的165项项目有14个项目与校外单位开展合作研究,2009年有四个项目分别与校外单位合作,2010年立项项目无合作单位,2011年有10个项目分别与校外单位合作,最多的1个项目与校外3个单位开展了合作研究.而且2011年立项的这10个项目合作单位涉及了省内外、国内外教育系统、金融系统、制造业、政府部门多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科技资源.从三年的资助项目的合作情况可以看出,联合基金项目对合作研究是很支持的,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率呈大幅上涨的趋势.

2.关于该联合基金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师范大学联合科技基金基本情况及三年的申请、立项情况分析,可以说,该联合基金在贵州师范大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广大老师欢迎的;也得到了很多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科技资源.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客观来说,申请的项目数逐年减少,这可能与该联合基金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资助金额不够高等因素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参与该基金项目的积极性.为了使该联合基金项目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特提出以下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

联合基金项目三年的项目申请数呈下降趋势,据调研是因为很多年轻老师对该基金项目的资助规律不够了解的缘故.很多年轻老师总认为自己的职称低,科研实力积累不够,立项评审的时候一定比不过职称高、长年做科研的老师.然而,从三年立项的项目负责人的年龄和职称上看,该基金项目越来越注重培养职称偏低、年龄偏小的年轻科研人员.因此,建议加大对该基金项目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建设目标、评审机制、管理方式等,进一步提高该基金项目在贵州师范大学年轻教师中的影响力,促进该基金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

2.2 扩大资助规模

联合基金项目自2009年实施以来,共资助了165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资助经费达450万元之多.然而,每年立项的55个项目,40项为自然科学项目,平均资助经费是3万元;15项为交叉学科项目,平均资助经费是2万元.资助经费的偏低,让一些没有研究基础及经验的年轻老师感到彷徨,不敢轻易申请,怕自己的项目设计与立项资助的经费不匹配,不能支持项目的完成;而另一些有科研实力想做大项目的老师又觉得经费太少,完全开展不了什么实质研究,因此,也不愿申请.可以说,资助经费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科研工作者申请联合基金项目的热情.因此,建议扩大联合基金项目的资助规模,将资助经费总额提高到300万元每年,激起科研工作者的申报热情.

2.3 适当调整联合基金项目的资助领域

联合基金项目三年的立项重点主要集中在材料与建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管理学领域,资助重点的相对集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的申请量减少.首先,学校科研人员的总量在一段时间内变化不大,一旦科研人员得到项目,是不会立马又申请新项目的,同一学科领域没有更多的人来申请.其次,资助学科的相对集中,会挫伤其他学科领域人员申报项目的积极性,导致申请量的减少.因此,建议适当增加一些自主研究的项目,向资助领域较少的学科倾斜,同时资助面进一步扩大,以此扭转申请量减少的局面.

2.4 加大对联合研究的申报项目的支持力度

贵州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和传统学科的的科研实力较强,科研人员多,已承担的项目也多,申请联合基金项目的老师相对于新兴学科和基础较薄弱学科的老师较少.而新兴学科和基础较薄弱学科的申请项目往往在立项评审时,显得实力单薄,基础薄弱,评审不占优势.因此,若加大联合研究申报项目的支持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申请量递减的趋势.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