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应略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425 浏览:71121

摘 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时间的职业压力下心理失衡,导致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出倦怠的状态.本文以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普遍原因,进而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的角度研究其相关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早在1974 年,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通过深入研究职业压力,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倦怠(burnout)”一词.1981年, Maslach发表了倦怠三维度理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plishment).其中,情绪衰竭是工作倦怠的主要方面,它是指个体的精神和精力过度消耗,变得枯竭,从而对工作产生的消极和疏离状态.这一定义在随后的大部分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师这一群体比较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的伤害.在2005年对15个行业的职业调查当中,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指数高居第三位,排在公务员和物流人员之后.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后果

(一)教学效果下降

教师们认为工作枯燥、重复而且繁琐,从而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由于不愿意认真备课,补充一些实用又有趣的资料,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只能按部就班,没有任何的创造性和热情.在活动结束后,没有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或鼓励,而是单一地运用加分、扣分方式来影响学生,学生得不到实际的收获.课后对于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或者随便应付,回答时没有条理和重点,大大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情绪波动,造成自我身心伤害

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效能感降低,对同事不愿理睬,对学生漠不关心.如果有学生或同事提出建议,有的教师往往会小题大做,当做是批评而相当抵触.对学生的期望降低,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认为他们是“孺子不可教也”,从而放弃努力,甚至态度恶劣,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

总之,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从长远来看,教师职业倦怠将会导致教师队伍的高流失率,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作为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如不能及时调节,将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不仅会妨碍他们的职业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对全社会的人才培养起到负面作用.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探析

(一)社会因素

社会关注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需要更多人才,而担负着人才培养的教师承受着比其他职业更大的心理压力.责任心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也是对自己.但是过强的教育责任心会导致在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中急于求成,反而会“欲速则不达”,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产生怀疑,自我效能过低.

社会赋予教师职业重要的责任,但是从生活上看,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时间不长,收入并不理想.他们要面临在不断增长的房价下购写住房、组建家庭、结婚生子的生活压力.目前有许多高校都在郊区,教师们在上班路上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迫使他们产生购车压力.刚入校的青年教师们生活圈比较狭小,交际不够广泛,与别人交流也不及时.如果不能处理好这样的压力,很容易使青年教师产生挫败感,造成他们对职业的不满和懈怠.

(二)学校的管理

Maslach在1997年的研究中指出,导致职业倦怠并不是人们以往所认为的员工的个人因素,而主要是工作环境的因素,具体表现为:工作超负荷、奖赏不足、缺乏公平感和价值观冲突等.

由此看来,学校的合理管理如果能提供给教师舒适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将极大地改善教师们的情感状态.然而,在许多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而通用的评价考核体系,各校的规定都不相同.有的学校特别喜欢检查和评比.例如随堂听课,抽查学生到课率,学生作业,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评比老师们的教案、课堂设计、辅导答疑情况、科研论文数量.这样一些工作是必要的,但不能过于琐碎.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成天为了准备资料而疲于应付,不能真正地去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更不能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进行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刚刚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对工作环境都不了解,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来指导,如果学校领导忽视了对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关心,可能会使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还没有成为这个学校的成员,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工作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学生的因素

首先,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地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不得不思考如何让应试教育与课堂创新同时进行.于是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交际教学等各种方法接踵而来,让进行改革的教师们忙于选择.但是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讲台,实际经验不足,为了完成课堂任务,只能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进而讨厌上课的教师.师生关系的不融洽,教师的授课计划不能按时保质的完成,都会导致教学工作倦怠.

其次,为了加强课堂互动性,学生往往希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这就对青年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大量的精力查阅收集音频或视频资料,精心构思制作 PPT演示文稿,在课堂上能够熟练操作电脑、投影仪和其它与教学相关的仪器设备,一旦这些先进仪器发生了故障,能及时处理.此外,有些学校的多媒体配备还不够健全,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施,达不到师生的预期效果,学生的不满意也会对教师心理产生冲击. 另外,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给予好评,对学生比较友好,很少批评,而有的教师非常严格,则时常被学生打出低分.在很多高校里学生的评分对教师的职业评定有直接关系,因此是讨好学生还是铁面无情,青年教师们很难选择,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倦怠情绪.

(四)职称评定的因素

现在多数高校青年教师还是助教或是讲师职称.为了长远的发展,很多青年教师必须一边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量,一边为自己的职称评定努力.由于科研经验不足,青年教师比老教师们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做研究,找杂志社发表论文,尝试申报各级课题.但是教学量较大,学校日常事务的繁杂,往往使青年教师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更没有机会进行专业进修或者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交流,因而写出高质量论文不多,科研课题的申请也难以成功.科研成果的止步不前直接影响着职称的晋升,进一步会影响教师的经济收入,教师们容易厌倦日常教学工作,对自己科研能力丧失信心.

四、消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层面

社会应该创建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但又要弱化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期待,不能把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都推给教师,以减轻教师们的心理压力.政府增加教育的投入,完善现代化校园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并且号召全社会来关注,关心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这样,教师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幸福感大大提升,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

(二)学校层面

学校及相关部门应该首先培养青年教师敬业爱岗、乐观自信、不怕挫折的精神,让他们明白教学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作好吃苦的准备.领导们要随时关注青年教师们的工作情况和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应给出适当的建议和帮助.最主要的是积极为教师们减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在常规工作上要尽量化繁为简,注重检查的质量而不是数量;2)尽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校外学习交流和进修的机会,使他们开拓视野,提高专业水平,便于消解教师职业倦怠;3)学校可以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随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怎么写作和定期的心理检查,为教师们排忧解难;4)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教师集体活动,比如登山比赛、拔河比赛等,锻炼意志,释放压力,还可以加强青年教师们的集体荣誉感.

需要强调的是,在学校发展和教师评比等重大工作上,要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习、参与讨论及监督,使各项工作的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感受到学校的信任,产生主人翁态度,从心底愿意为学校及自己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激发潜能,提高教师职业的满意情绪.对于评比优秀的教师,应该给于肯定,号召其他教师学习;对于评比不尽人意的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绝不能直接与收入挂钩,这样的评比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会使部分教师灰心沮丧甚至一蹶不振,更多教师担心出错,不敢在教学上有大胆的改革与尝试.

(三)教师层面

1.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战胜压力最根本的是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现在的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不断获取新知识,与时俱进.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有清晰的规划.不好高骛远,现状和期望值之间就不会产生差距,从而避免不满和倦怠.要认真钻研自己的业务,将符合顺应时代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将知识更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加强与学生课上课下的交流,让自己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所学课程也会更有兴趣.这样的教学进入了良性循环.尤其是青年教师们将从中得到教学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2. 调整心态,正确应对压力

面对挑剔的学生、批改不完的作业、枯燥的例会和繁琐的检查时,教师们可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全身心投入,不能因为一些负面的因素影响自己,应该多关注学生和工作中的积极方面,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自己的不满情绪.教师要客观评价自己,扬长避短,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和精力设定合适的目标.学会因材施教,给学生正确的定位,不要期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和自己一样,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一旦教学现状和预期结果相差很远,要乐观地接受失败,总结经验,不要悲观失望.学会与其他青年教师多交往,取长补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调查显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教师性格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

3. 正确看待职称评定

青年教师们应该明白职称评定是自己教学生涯中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科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学与科研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教学的科研如同空中楼阁.教师要把课堂作为科研的起点.只有通过教学中实践的积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理论去思考、改进,总结,才能够写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这样,不仅真正提高了教学水平,而且在科研上才有所进步.但是搞科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持一个平常心.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把责任完全推到教学任务繁重上,而要总结经验,下次再来.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敢于尝试,只要持之以恒,心态良好,科研一定会有成果.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学上也有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职称评定.另外,职称评定的过程也是青年教师和同龄教师比较,向老教师学习的过程,更应该虚心,不能操之过急.

五、结语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教师自身、对学生、对学校都有很大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应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教师自身也应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尽量减少职业倦怠带来的危害.

#93; Mas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ior,1981(2).

(本文审稿 余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