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教育已全盘“竞技化”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06 浏览:9859

为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每年高考升学率已近60%,我国的应试教育却丝毫没有改观,升学竞争还如此激烈,甚至比10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问题,恐怕教育部官员也难以回答.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其中一条理由颇令人动容:高考已成为千军万马争过的独木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情况.可是,过去10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事实表明,“高考独木桥”没有了,但“名校独木桥”出现了.而新的“读书无用论”在我们这个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的国度,成为新的教育问题.

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人格、让每个人生活得更美好,而我国教育从根本上说已偏离了这一本质.概括起来,以“改变命运”、“赢在起点”、“争做第一”这三大观念为轴心组织和发展起来的教育体系,使学校成了竞技场,令学生为命运、为生存、为成功进行“厮杀”.这种教育把人简单地划分为成功者和失败者,撕裂了年轻人本应拥有的平等、同情与关爱,实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教育的错位:“改变命运”,却破坏了人格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改变命运”喊了30年.在21世纪的今天,高考仍旧在“改变命运”,不由让人感慨万千――为什么人的命运需要通过考试制度来改变?

在农村,很多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被父母教诲:好好读书,是你们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几年前,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写了一篇文章《奋斗十八年,我才成为你》,讲述自己与城市同龄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自己为了与城里孩子一样,所付出的更大的努力.不少人批驳、质问作者为何要与城市人一样,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可是,换了你在农村,内心没有一点对不平等命运的不满?不满情绪,在有的人心中只是一闪而过;在有的人可能成为努力的动力;而在某些人心中却可能埋下对社会仇恨的种子.当年的马加爵事件,与马加爵来自贫困农村家庭有直接关系.

“改变命运的教育”从小就对受教育者灌输离乡背井的思想.在今日之农村,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残幼,优秀的人才几乎都已通过教育通道到了城市;即便没有通过教育通道,也多以农民工的身份到城市打工挣钱.旧时农村大户人家把孩子送到国外读大学,孩子学成回到当地发展事业、开厂、办学的情景,在今日十分罕见.而今日国家为建设新农村,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学成之后回农村做村官、支教,实在难以弥合这种制度对人才的分层和割裂: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往往被认为是“奉献”以及积累进一步在城市里发展的资本,而不是把在农村工作当作事业.

“改变命运的教育”也让受教育者背上沉重的负担.如果以“上大学”论成败,那么当今接受教育的学生有75%以上是失败者,同龄人中上大学者不过23%(包括自考等高等教育形式);如果以“上名校”论成败,那么,当今接受教育的学生有95%是失败者,能上名校的受教育者不到同龄人的5%.当受教育者发现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或者无法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时,教育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就失去了价值.在农村,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蔓延开来.那些辍学的孩子大多选择进城打工,而当他们无法获得合适的打工机会时,在生存的压力下往往会走上犯罪道路,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应该完善人格的教育,却承担了改变命运的功能,这是教育的一大错位,甚至有时扮演了破坏人格的角色.

与输赢挂钩:“赢在起点”,却输在了终点

“赢在起点”,是近年最时髦的教育词汇.把教育与输赢挂钩,而且从某些教育专家的嘴中说出,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大奇观.不得不承认,这种观念在教育工作者乃至学生和家长中颇有市场.

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接受教育的目标变得简单而明了:上好学校.残酷的学习竞争,让学生透不过气,并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一些学生在升学“失败”后选择了轻生.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调查:2006年,有20.4%的学生曾考虑过;6.5%的学生为做过计划.

调查显示,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普通高中的学生自我认同度远远低于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其中,三校生甚至一度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没有前途的“代名词”,于是一些人破罐破摔,成为问题少年.

另外,在升学竞争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不仅是学生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成了整个家庭综合实力的“比拼”.低层次的“比拼”,是送孩子去培训班;中层次的“比拼”,是为孩子择校;高层次的“比拼”,则是考试移民,这考验父母的“社会地位”和能力;最高层次的“比拼”,则是权势,这非普通家庭、一般有钱家庭所能企及.

以上的“比拼”令人们普遍担心,当高考升学不以卷面分数为唯一依据之后,分数之外的权势较量将使贫困家庭、农村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的可能越来越小.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学生其实都已经明了这种权势争夺,所以他们一方面痛恨“特权”,而另一方面,特别期望自己拥有“特权”.一些家庭甚至不回避对孩子进行所谓“灰色技能”的教育,在孩子面前给老师送礼,让学生明白社会竞争的各类明规则、潜规则.可以想象,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来会怎样看待公平与正义.

总体看来,追求学校好坏的教育,表面上是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其实,这是一种远离平民教育的身份教育.这便是眼下的社会规则,也是教育规则.

教育想“赢在起点”,却最终输在了终点.

教育“锦标主义”:“争做第一”,却培养了“冷血动物”

在小学开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对学生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做第一”.

这种教育逻辑,引导学生把同学视为对手,而不是共同学习的伙伴.

教育的这种“锦标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最近就有一所学校,在校规中明确规定“对学生看课外书者要给予警告处分”.少数学生学美术、音乐,目的是为了“曲线高考”.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

甚至在大学毕业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

“争做第一”,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完全以知识教育为核心,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这造成受教育者或可获得考试的高分,却没有公民基本的道德责任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名校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文明修养,需要从“不随地吐痰、不插队写饭、不打人骂人”重新教起.

用“你死我活”来形容当今学生间的学习竞争,也许有些过分,但现实中却已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例.2008年10月间,上海某中学一名高三学生杀害了他的同学,起因是被害同学成绩名列前茅,引起他的嫉妒.至于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对学校的事过于热情,不要热心帮助落后同学,已是相当普遍.

如此竞争,不但破坏了对学生最基本的团队协作精神的教育――这成为目前社会批评年轻孩子最多的地方之一,更把学生培养为只知竞争、不顾友情、没有同情心的“冷血动物”.这或许就是社会和教育为“争做第一”所付出的受教育者人格缺陷的代价.

我们应该全面反思以上三种观念,并治理其存在的土壤――“教育改变命运”,是基于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和不公平的社会福利制度,否则何来改变命运之说?“赢在起点”,是基于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不公平的现实,否则哪有争夺学校资源的疯狂景象?“争做第一”,是基于当前的学历社会以及对人才片面的理解,否则哪有违背个性、兴趣把学生当作分数机器的教育行为?


真正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并不能使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