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活动对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130 浏览:48361

【摘 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进步的高质量人才,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是高等学校的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正在经历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上升时期.“大学阶段参与科研活动”是我国高校为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就业、创业能力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关 键 词 】大学生;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就业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的传统是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参与科研活动,本科生的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和简单的实验课.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程度偏低,对毕业后的工作和创业促进作用更是有限.我国传统的教育强调灌输和死记硬背,对感性理解、动手能力和跳跃性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很多到国外深造的大学生被评价为“只会考试,不会动手”,知识并没有转化为能力.如今,不断开展的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使这样的状况大为好转,正努力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人才.

一、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现状

1.科研活动的形式.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主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使得大学生融入科研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实现成就的机会,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以浙江省高校为例,开展的活动有“飞思卡尔杯”全球大学生智能汽车赛、“挑战杯”、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推广、孵化计划等等科技竞赛为主,以学术讲座、成果交流为辅,以科技活动月、科技活动节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科技活动,同时,将校内竞赛涌现出的优秀作品选送参加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科技竞赛,竭力创造条件开展跨地区、跨国校际之间的科研活动交流和合作,以此不断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启发大学生的思维.学科竞赛在校园里已经成为不仅人人可以参与,更是人人愿意参与、乐于参与的成长平台.


2.教师(导师)的专业指导.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展开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指导,因此,有必要加强组织优秀的指导教师在研究方法上给予科学指导,明确指导教师工作的针对性,有目的地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接触新事物,启发其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并重点关注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新颖性,鼓励其标新立异.原创性是科技创新的灵魂.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当及时帮助分析、引导,激励学生大胆地去实践、勇于探索、推陈出新.

3.充分科研条件.众所周知,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恰恰成为科研活动中最棘手的事情.学校应尽力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大力的支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这将有助于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使其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意义

1.参与科研活动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科技活动中既包含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也包含应用技术和重要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先进科学文化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任务.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2.科研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捷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辅助教育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量,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情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对大学生科技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可见,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对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科研活动在就业、创业中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研活动的重心.创新能力在就业中尤为重要.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使加强大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伴随着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的改变,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不仅要传授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

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科研活动,大学生不仅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使他们更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一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而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培养快速学习能力和担当能力,赢得一席之地.在许多用人单位的交流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实习经历,从而获得试用机会,但是却不能迅速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反映出由于多年依赖老师和课本学习,许多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低,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对于职业竞争而言是一个致命弱点.科研经历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后,想要有所收获就要迅速主动地向指导教师和前辈求教以提升自己,而随之而来的科研任务,也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担当以获得认可.所培养出的求知和进取的素质,使大学生能够迅速在用人单位中赢得生存空间.以本校为例,能源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实际了解光伏能源行业科技背景和技术特征,毕业的学生很多进入无锡某一著名太阳能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多名已成为技术骨干;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关注磁性材料的科技前沿,在教师指导进实验室下参与科研,毕业后很多学生进入全国著名磁性材料企业工作,发展良好.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创业能力,如我校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中,43位201毕业生自己当起了老板,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创业资助累计达30余万元.2.培养开拓创新和直面挑战的能力,赢得发展机会.不断创新是大学生施展才能的重要标志.科研活动为大学生的创新潜力转化为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科研活动,大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了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观点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环境,也使得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成就目标,这两种能力在用人单位的展现,使得大学生能够迅速在工作中崭露头角,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3.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科研活动中培养的与人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融入集体.“会做事而不会做人”,是当今不少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科研活动使其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创造了各种交往的机遇,打破了单一狭隘的交际圈,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建立友谊,从而可以深刻地理解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