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拓宽职教毕业生出路的策略对我国的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03 浏览:11696

[摘 要 ]“二战”后日本针对职教毕业生的就业门路狭窄和升学机会渺茫这一现实问题,在学科结构、学位授予、综合高中和专攻科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取得了成功,职业院校生源充足,职教毕业生发展出路多样,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关 键 词 ]日本 职教毕业生 就业策略

[作者简介]李文英(1968- ),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和教育史,李伟(1976- ),女,黑龙江双城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教育史.(河北 保定 07100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21-03

近年来我国大学不断扩招,高考报考人数又逐年递减,职业院校生源严重不足,加之职教毕业生大多只能就业,发展出路较为单一,严重阻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邻国日本因“少子化”现象严重,已进入“大学全入”时代,但其职业院校的发展并未受到影响,而是通过采取拓宽职教毕业生出路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拓宽了职业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形成了职教与普教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提高了职教毕业生的升学机会,体现了日本向终身学习社会的过渡.分析日本职业院校在拓宽职教毕业生出路方面采取的策略,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战后日本职教毕业生出路的狭窄状况

20世纪90年代,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陷于低迷,传统劳动雇用制度面临崩溃,18岁人口不断减少,产业界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剧.据日本学者近藤1981年对417名高专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开始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在劳动市场中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地位逐渐动摇,高专毕业生对大学毕业生抱有强烈的对抗意识①.职教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日趋狭窄和挤占低层次就业岗位现象不断出现,从职业高中毕业的职教毕业生只能从事初中毕业生所做的简单的生产工序作业,短期高等职教毕业生只能从事与制造业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随着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光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日本制造业生产向海外转移造成的产业空洞化,职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日趋减少.日本的教育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度日本高中入学率是97%,大学毛入学率达45.1%,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国民追求高学历的要求日益增长,职教毕业生一直受学历层次低下问题的困扰,无法进入大学和研究生院继续学习.职教毕业生就业狭窄和升学无望的现实问题开始引发职业教育的反思与改革.

二、日本拓宽职教毕业生出路的具体措施

1.改革课程结构.随着日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中等教育层次的职业高中和短期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科设置也呈现多样化和灵活化的趋势.根据1985年理科教育和产业教育审议会发表的《今后高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1989新设了“农业信息处理”“水产信息处理”“家庭信息处理”“看护信息处理”等新学科.1995 年文部省发表了《通往专家之路》的最终报告,指出:培养学生“专业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职业高中”改称为“专业高中”.②1998 年理科教育和产业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今后专业高中的教育》报告,新设“信息”和“福祉”两个学科类别.③在职业高中进行课程结构改革的同时,短期高等职业学校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改善教育课程及新设学科.1991年大学审议会向文部省提出《关于高等专科学校的改善》和《关于短期大学的改善》的报告,提出高等专科学校要一改之前只开设工业和商船两学科的设置状况,将学科领域扩展为所有学科内容,短期大学的学科设置要多样化,富有个性,形成以女子学生为主,集中于教育、医疗、事务、家政等学科领域,注重一般教养教育与专门职业教育相结合等特点.发展至今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大学的招生排在前几位的学科分别为电气电子、机械、信息、土木工程、化学④和教育、家政、社会、人文、保健⑤.通过课程结构的改革,高等专科学校和专科学校则为各大企业培养了应用型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深受产业界的好评,短期大学在普及女子高等教育以及开展实践性职业教育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授予学位称号.为了满足职教毕业生的升学需求及提高其社会地位,日本短期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授予职教毕业生学位称号.高等专科学校根据1991年的《关于高等专科学校的改善》报告指出,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在符合一定条件之后可以授予“副学士”学位,高等专科学校专攻科毕业生,修完规定课程且满足一定要求的人员可以获得“学士”学位.⑥专科学校根据1994年《关于充实振兴专修学校的调查研究协力者会议》报告指出,专科学校毕业生修完2年课程,授课总数达到1700课时,成绩评定合格者授予“专业士”称号,文部科学省2005年又作出进一步规定指出,专科学校毕业生修完4年课程,授课总数达到3400课时,成绩评定合格者可以获得“高级专业士”称号,同时可取得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资格.⑦短期大学根据2005年的《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报告指出,短期大学毕业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即可被授予“短期大学士”学位称号.“短期大学士”学位制度的创设利于与国际接轨.⑧获得“短期大学士”的日本职教毕业生可赴国外继续深造,获得“短期大学士”的外国职教毕业生可回国后即刻就职.短期高等职业学校学位的授予,对职教毕业生在校学习成果给予了合理评价,相应的提高了职教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使职教毕业生有了继续求学的热情,推动了终身学习社会的进程. 日本最终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短期大学士、高级专业士、专业士、副学士这一套完整的学位授予制度.


3.新设综合高中.根据1991年教育审议会报告《迎接新时代的教育制度改革》及“高中教育改革推进会议” 报告,日本于1994年设置了与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具有同等地位的综合学科.综合学科主要涉及以下几大类专业:信息、传统文化、国际贸易、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业技术、制造业务、教育等⑨.其特色在于,学生可以从普通学科到专业学科的广泛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自主选择科目学习,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学科的设置标志综合高中的出现.日本综合高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改进传统课程设置综合学科形成的,一种是通过建立全新课程成立综合学科形成的⑩.综合高中的设置改变了以往因普通科升学、职业科就业的固定格局而带来的各学校之间的等级差别拉大和学校片面根据偏差值来指导学生出路的弊端,有利于职教生通过综合学科领域广泛地学习,更清楚地把握自己的能力和特性,进而在毕业后是升学还是就职方面作出决定,使得职业教育高中毕业生的出路更具灵活性,也可以视为职业教育高中毕业生的出路拓宽的一种形式.自1994年第一所综合高中建立后,各地陆续建立了综合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