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816 浏览:131898

摘 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部分学生的专题调查,显示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针对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高职高专,调查分析

为切实掌握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身心健康和高校建设,最近笔者对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测试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学生共500名.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00人,新生100人,其他400人,学习成绩优良155人、一般310人、落后的35人,学生干部40人,其他460人.

2.方法

此次调查和测试,笔者使用的主要手段是运用康奈尔、卡特尔等量表进行测量.这些量表的主要特点,是既能测出一个人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更能对人群心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是目前国际上已被确认可靠而且有效的人格测量工具,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全部输入微机完成.此次调查采用各种量表共7种,计450题,主要为躯体自觉症状和精神自觉症状两大部分.另外,笔者还将集体问卷与仪器测量、观察谈心、个案调查等辅助手段相结合,辅助测析结果均支持量表测析结果.调查时,主要由专业人员操作,其他协助,采用规范化程序,不加任何诱导,因而调查严格、客观.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总体健康状况较好,有60.1%的人处于心身健康状态,26.2%的人处于亚心身健康状态,以上构成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主流.

2、被测学生中,有9.7%的人处在亚神经症状,有3.9%的人处于神经症的病痛折磨之中,反映了大学生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身障碍问题,这13.6%的人应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

3、抑郁自评测试显示:12.7%的学生无抑郁症状,73.6%的人员有极轻的抑郁症状.12.0%的人员有中度抑郁症状,1.7%的人员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后两都相加,表明有抑郁症状的人员占被测人员的13.7%.

4、焦虑自评测试显示:被测人员84.7%的人无焦虑症状,15.4%的人员存有轻、中、重不同的焦虑症状,其中,存有中度焦虑症状者占2.7%,重度占1.0%.

5、瑞文智力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干部平均分值为52,其他人员平均分值为47,说明学生干部的智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综合平均分值比3年前的群体调查结果上升10分之多,说明青年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近几年有较大改善.

6、主要健康问题:把测试各项得分转化为标准分数进行比较,可发现不同情况的群体的健康状况不尽相同.学生的健康问题依次为:不适应、不良生活习惯、畏惧、神经过度过敏,临届毕业学生的健康问题依次为:自我认识紊乱,忧郁、易怒和易疲劳、消化系统疾病等,学生干部的主要健康问题为过度自我表现,现实表现差的则为自卑、社会责任感弱.

从调查测试资料和谈心调查情况分析,诱发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1、自我认知失调.主要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过分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这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更加明显.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设计得十分完美,但由于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多数不能如愿以偿,因而产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造成失落心态和失衡心理.2、适应能力不足.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远离家乡和父母,只身来到学校,离开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焦虑,出现神经衰弱,食欲不佳等症状,特别是因恋爱交际、“升级考证”、持续性的竞赛竞争和面临的分配就业等,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刺激较大,感到难以忍受,表现出惊慌失措、沮丧、抑郁等症状.3、社会应激源增多.面对深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变化影响大.同学之间“比阔风”带有倾向性,引发部分学生自卑,有的学生成绩不好,能力不强,却凭“关系”进了好单位,削弱了部分学生的求知和自信,产生严重的失衡心理,父母亲属等下岗失业,造成部分学生情绪低落,心理压力增大,家长期望子女成才进步的愿望过强,期望值过高,学生心理抱负过重等等.4、人际关系不协调.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一方面对别人不信任,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喜欢自我沉思,存有孤独感.另一方面,内心又迫切希望交友,显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但由于缺乏社交经验等多种原因,难以与他人和谐相处.另外个别班级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存有孤立疏远和讥讽嘲笑个别学生现象,有的在处理入党、实习进修、评选先进、奖学金等敏感问题不够公正,也给部分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在精神上因此受到刺激和创伤.


三、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1.针对不同年级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专题讲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职高专学习的三年中,在不同的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进行不同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如:

对于一年级新生,首先,要进行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的教育.重点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尽快地树立职业理想,明确学习目标,融入高职高专学习生活中,学会学习.其次,要对学生进行适应高职学习环境的教育.让他们学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学会在集体生活中相互悦纳、相互适应和协调.再次是增强自信心的心理辅导.对新生进行入学适应及自信心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对于二年级的高职高专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会出现交往矛盾,尤其是恋爱的挫折会给他们带来情绪困扰,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

对于三年级的高职高专学生,面临职业选择的挑战及就业的压力,应着重对他们进行就业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在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系统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科学地对待心理问题.因此,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成为必修课学生才能接受科学的、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3.在各门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全员性策略,它符合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要求.其实,不论哪门课程都可以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而这些课程本身也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资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在教学内容中额外增加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而是适时适当地、灵活机动地在其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理念,只要教师能站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适时地穿插与此有关的思想、理念,哪怕只有一两句话,其效果将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而其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深远的.

4.专职辅导员的工作渗透

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多,最易了解、掌握、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专职辅导员的培训,除了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外,还应讲授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使其能配合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素质.

5.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同样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6.提高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各种心理教育、训练只有作用于学生主体,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发挥作用.学校要通过课内、课外、学术讲座、校园网、广播、校报、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宣传的教育力度,在普及心理知识的基础上,消除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偏差,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