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83 浏览:2068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团体合作的精神.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有效合作学习能力进行了一番探讨.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

1.阐明课题,确立目标

上课前,教师应向学生宣布课题,给学生设置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学生能完成的目标,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在教学《颐和园》时,笔者设计了一段导言:“颐和园有许多优美的景点,如景色如画的长廊、宏伟壮丽的佛香阁、水平如镜的昆明湖、精美绝伦的十七孔桥等多美啊!请你们认真阅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意境.”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有效合作教学的前提,而创设合适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合适情境的方法有问题情境、音乐情境、画面情境等.其中,问题情境是最常见的.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笔者设计了“课文主要写小象还是阿玲?为什么?”等问题.


3.明确任务,小组合作

教师必须让学习小组明确任务和要求,并且明白“合作”对于完成小组任务的重要性.如在教学《颐和园》时,笔者先布置任务,然后留给小组成员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讨论来纠正错误,或通过集体辩论进行交流,或开展自主学习,探究结果,汇报学习成果.

4.汇报成果,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请小组为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结果.对于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可由其他小组补充.如果碰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开展全班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点拨.这样,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5.课堂总结,巩固提高

在结束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应进行总结,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所学知识.如教师或学生梳理完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启发、感受、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等之后,再由教师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适当地提高教学难度.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句描写景物,有意识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通病

1.讲形式,不讲价值

如在讲读一篇课文时,某位教师运用了“合作学习法”,形式为分组讨论,讨论问题有“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有几句话”.不管是分自然段,还是句子,都是显而易见的,何须讨论探究,这样的问题值得探究吗?

2.重结果,不重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参与学习.但是在教学中,大部分问题都被尖子生包办了,教师也没有注意到潜能生的发展变化,更不用说关注学困生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达不到“合作”的实效.

三、恰当运用合作探究法

1.正确捕捉探究点

正确的探究点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有了正确的探究点,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坐井观天》一文中的探究点是“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文中的两个“笑”字很有内涵,笑谁?为什么笑?小鸟又是笑谁?为什么笑?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研究这两个“笑”字,揣摩其内涵.

2.留给学生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和空间,做到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乐趣,由学会、会学进入乐学的境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

3.全员参与合作探究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具体操作为:首先,教师或学生提出疑问后,每个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参与学习小组的讨论,在合作交流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全员性.

4.重视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走下讲台,走入学生当中,参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由于教师角色的变化,学生学习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越来越强,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讲授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而应把教学实践经验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才能体现“有效合作教学”的价值,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