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活作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12 浏览:18189

生活作文与模式作文的区别在哪?怎样教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生活作文?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生活作文和模式作文的区别

1.生活作文

它是一种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作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从观照学生真实生活、拓展作文内容入手,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努力激发写作内驱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人格的作文理念及教学策略.

2.模式作文

模式作文即模式化作文,是学生根据教师总结提炼出来的值得遵循的,具有推广可能性的,并且有操作程序的写作学习套路的方法去写作.

生活作文与模式作文的区别在于教学的方法不同,生活作文的教学在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自由地去表达,自由地把生活写进作文里.而模式作文虽然说是让学生比较容易去掌握写作,可是却极容易把学生固定在很窄的思维空间里.他们总是很自然地就对号入座,虽说是轻易地完成了写作,但是形式比较单调,长久以往他们将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式――生活化作文教学.

二、提高生活作文教学的措施

1.提高学生对生活与作文关系的认识

1.1写作要有生活水源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成什么文字.”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平时不留心生活,到作文时,即使熟知的内容也是生编硬造,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做到多深入生活和社会,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来表达真情实感.

1.2“缺乏生活”的本质

但是,有了丰富的外在生活,有了“物”,学生就能够写出好的作品来吗?答案是否定的.仅仅丰富了学生的外在生活,只是让学生有了可写的基础,但是学生能否在占有的“物”中找到要写的东西呢?我们总是认为只要生活丰富(其实是指外在生活丰富)、材料丰富就有写的对象了,也就是说我们把学生作文内容的单调归因为“物”的缺乏,其实质是忽视了从“物”到“感”到“意”的“化”的过程.无“物”必然无“感”和“意”,但是,有“物”却未必有“感”和“意”.没有这个关键的“化”的环节,外在生活再丰富,认识也未必丰富.所以我们必须要认清作文“生活贫乏”的本质――学生缺少的不是外在生活经历,而是丰富的内心生活.

2.回归生活的生活化作文教学

2.1作文命题生活化

既然是为生活而写,所以作文训练不应是纯粹的应试,它承载的内容除了提高作文能力外,还兼有塑造人格、培养情趣等思想精神领域的东西.平常的作文训练题在设置上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力求朴素和“生活化”,附加给它的东西不能过泛,也不应过于顺应应试的框框条条.应试性的作文题目,往往生硬地添加了过多的成分.这样的题让初中生来写必然会滋生一些矫情造作的文风,实有拔高学生审美眼光之嫌.

2.2作文指导生活化

“生活化”作文,折射的是学生生活的过程,学生自我潜能发挥的过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努力使写作过程自然交融于生活,在有意无意间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唤醒沉睡的生活体验、生命感受.” [4]因此我会引导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只要我们认真思索,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让思维多方接触,把自然属性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会给我们的写作提供无限契机.

2.2.1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教给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方法,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观察是作文获取感性认识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就要求我们会用多种器官去观察,去体验.培养孩子有顺序地去观察生活.生活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有章可循的.观察也要有顺序,才能遵循规律把生活中要表现的有条理地展现出来.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会用多种器官去观察,去体验,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如有序观察法,定点、定时观察法等,让学生在多角度的观察过程中,培养孩子抓住特点去观察,逐步形成对周围事物保持一种敏锐的观察力.

2.2.2强化学生生活作文的意识

生活作文的基础在于积累生活素材,所以必须要让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素材与情感浪花的习惯.为了向学生强化生活化作文的意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2.1每周生活素材梳理.每周花二十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记录整理周的生活细节,包括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不求大不求全,只求真实.每一条只需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不少于三条.

2.2.2.2每周生活随笔讲评.教师对生活随笔的讲评比作文更要用心,生活随笔往往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田,批阅讲评的周期要快.让随笔真正成为学生写生活写自己的舞台,教师应有激励方式,对优秀的要张贴投稿等,养成习惯,形成氛围.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素材,从而养成有意识发掘写作素材的习惯.

2.3作文讲评生活化

作文讲评是每次或每阶段写作活动的总结,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它把学生写作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加以集中,对照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知识和课文范例进行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讲评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应该且必须参与的实际生活内容之一.写作之时学生已经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修改之时又吸纳了同学的高见,一定会感慨良多.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他们进行集体讲评,让他们在讲评中畅言得失.这样,作文的讲评才算落到实处.因为经过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复思考,认真写作和精心修改,学生们一定有太多的话要说.“给他们讲评的机会,小‘评论家’们会将自己在写作和修改中的惊奇发现与真实感受,很动情地向大伙全盘托出.这时候,作文讲评实际上已经是“佳作”[7].


2.4作文功能的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中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的界定,明确了写作是个体生命的精神现象,不应该异化为对学生外加的一种负担;写作是个体抒写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而不应该异化为应试教育的得分手段.我们应该努力从“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上做大胆尝试,通过各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后,先让学生说,尽情地表达他们的感受.当讨论、交流争先恐后之时,就是学生心中话语满溢之时,此时抓住时机让他们写,创设情境让他们写就似水到渠成了.这就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意识――写作,就是为了表达、为了交流,可以实现沟通互动,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想与快乐.学生这种面向生活需要的、为生活而写作的意识,正是我们“作文生活化”的最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