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10 浏览:14348

习兴趣的培养

拉 珍

(西藏拉萨市曲水县中学 850600)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基于实践教育所得到的体会和总结,提出按照三步走来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课前引导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扬学科之长来稳定学生兴趣,寓情于教来提升学生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成倍增加.

[关 键 词 ]:学习兴趣 课前引导 寓情于教

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重大的推动和支持作用.如何利用客观条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要从做好课前引导、扬学科之长和寓情于教三个方面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做好课前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正如“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般”所说,课前引导作为一节课中开场的内容,对于一节课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简单而无味的导语不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有些时候还可能会起到抑制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设计开场白,尽量做到开场白符合学科的特色,并且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每次上课前,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引导语,对于课程内容也就会有强烈地好奇感,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例如:对《鸿门宴》的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考虑引导“如果历史重演,在鸿门宴上,项羽杀死了刘邦,历史又将怎样的发展?”,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检测设,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有丰富的联想,考虑到人物的性格对整个历史后续的影响,这个时候教师再引入对刘邦、项羽、范增、项庄等人的性格分析就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际的课前导入中,可以使用诗词、问题、故事、实验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导入,一个好的导入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让课堂的整体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愿意思考,使得内容有凝聚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教学效果也就自然显现了.

二、扬学科之长 稳定学生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长处所在,语文美于语言生动、词语优美、传递思想,数学美于推理严密,证明严谨、环环相扣等.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读课文、分段、归纳中心,总结文章大意是教学的重点,每天如此,反反复复,味同嚼蜡,学习过程中就难免会对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产生厌烦情绪,同时语文学科的优势和优美的地方就很难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久而有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情绪.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最大的长处就是语言可以很生动、优美,景物也可以五彩缤纷,充满诗情画意.这些美丽的景色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吸引,但是仅仅依靠想象是很难让学生产生向往之情,所以教师就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工具,诸如幻灯片、录像等来展现课程的美丽.例如:在教《春》这篇文章的时候,现在播放一段和春天有关的美丽画面的视频,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大概的感官认识,体会到春暖花开的美丽.当春景一幅幅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借助之前的意境引导视频,学生就会非常容易得联想到文章中所描绘的意境.

扬学科之长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努力创造教学情境,多花功夫在活跃课堂这一环节上.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联想到学科的特点,多多展现此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这就是扬学科之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这种不同,就很容易对其着迷,进而就会产生稳定而长久的学习兴趣.

三、寓情于教,提升学生兴趣

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这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下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在兴趣推动下自发学习,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必要环节.对于教师而言,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做到寓情于教,以身作则,强调用情来理解学生,让学生理解自己,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喜欢上这个老师,喜欢上这个学科.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寓情于教的重点就是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情绪,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一位情绪振作、精神饱满的教师能够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精神一震,还有时候的注意力集中,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自信,对自己学好此门学科也有一定的底气.上课时候,教师说话千万不能一个腔调,不要拖拖拉拉,要多变换音调,不要过于死板.在提问时候,也要主要方式,不要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快速地点一名学生回答.课堂的主体不是教师,学生应当充当整个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注意将时间归还给学生,做引导方向标,让学生借助自己的发现来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兴奋.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感染,学生对于教师一般是充满信赖和尊敬的.因此在教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缩小与学生的差距,尽量与学生保持一个较近的距离,重视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及时地了解和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他们每一个学生对于教师而言都是特别的、特殊的.学生在此过程总虽然是处于被动地位,但是一旦接受了某位教师,就很愿意同这位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就很容易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并改变教学策略了.对于学生的尊重是体现在细节上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细节上的把握,不能让学生感觉教师不爱护他们,不尊重他们.


2.课下交友

初中生不想小学生那样具有强烈地“向师性”,处于心理快速发展阶段的他们是有一定“择师性”的,他们不仅仅学习,还会在听讲的过程中对教师进行评价并且选择师生感情.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就要做到积极主动,多抽时间同学生接触,培养感情,只要教师主动,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很容易建立的.当学生认可了学科教师之后就会对此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达到了提升兴趣的教学目的.

四、小 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出要三步培养兴趣,首先利用课前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寓情于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自信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到了提升,同时在此过程中发扬学科的长处,让学生认识到学科的个性,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就会稳定,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一个习惯,也就达到了终生学习的教育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