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学法指导

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748 浏览:156887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关 键 词 】学法指导;学习能力;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改错

学法指导,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不仅学到知识,也学到正确方法,不仅发展其智力,也有效培养他们的能力.今天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的人根本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就无法生存.因此,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时代的呼唤.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加·富欠所说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可通过开展学法指导来实现.开展学法指导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习不得法,不了解认识规律和学习方法.但如果从长远看,这还是浅层次的目标,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解决“会学”的问题,最终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学法指导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预习是准备

所谓预习,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己先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是学习方法中的重要环节,是学好功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课前预习有利于消除听课中的障碍,提高听课的效率,培养思维能力,掌握学习上的主动权.教师应根据实际,教育学生认真预习,并逐步提高预习要求.低年级的预习,一般在课内,中、高年级则可放在课外进行,怎样指导预习呢?

(1)教师在上新课前布置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以便抓住重点,明确要学习的内容.

(2)查补旧知识,要求学生预习时如果发现与新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没有掌握好,应及时复习这些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3)试做一些练习题,学生预习后,试做一些相关的基本练习题,既可以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又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新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不能过高过多,欲速则不达,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千篇一律,流于形式,使学生产生厌倦,而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预习的重点和要求.

2.听课是关键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听的效果,课堂上学生的接受与消化能力.听懂的多,接受消化能力强,相对的就减少了课后复习和作业的时间与困难,就能学得更主动,节约出时间把各门功课学得更深更广,还利于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所以,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和捷径.听课质量的高低是关键到学生学习成效好坏的关键因素,怎样提高听课效率呢?

首先, 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如:要求学生准备好各种有关的用具,调整学生进入课堂氛围的心理状态, 注意新课的切入方法等.其次,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听讲,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课堂上“分心”,思想上“跑马”是学习的大敌.第三,要使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教师按照教材的系统,依据认识规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会听课的学生一方面学知识,一方面学思维方法,学处理问题的能力.第四,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牢牢抓住概念, 同时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作透彻的理解.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概念的表述方法,弄清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进行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搞懂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只有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才会合乎逻辑.第五,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和质疑.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问题常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上,通过提问弄明白,学生就能牢固的掌握知识.小学生举手提问的积极性很高,教师要重视学生善于质疑的学习积极性.第六,要记好笔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逐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如先抄写老师板书提纲,然后逐步记要点,最后整理成课堂笔记.教师指导要有规范,事后要检查落实,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复习是提高

复习可以“温故而知新”,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今天的功课,往往与昨天的功课有联系,通过复习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在脑子里逐渐形成一个知识的网.只有经过多次复习,仔细琢磨旧知识,使之掌握牢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才会增强,新旧知识才能联成一体.因此,对教材理解越深,掌握的知识就会更牢.怎样指导学生复习呢?总结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是这样做的:

(1)指导学生围绕教材复习.目的是让学生把教材上的知识学懂、记住.步骤是通读, 查缺补漏;精读,攻克难点;练习,巩固新知识;记忆,储存新知识.同时,要养成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识记后的第一天到第三、四天遗忘最多,听课当天进行复习效果最佳.为此,要每天复习,在做家庭作业时,要先将刚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这样,可以提高作业的准确度.

(2)一个单元教学完,要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

(3)注意因材施教. 复习中对那些学习优秀、富有精力的学生,为他们准备一些深度、广度大的题目练习,或给他们任务搜集某些资料,分类编成题目;或中他们当小老师,辅导后进生.对个别突出的后进生,不要厌恶,要经常诚恳地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进行具体辅导,热情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能学好”的信心.

(4)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可增加过重的学习负担.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要得到适当调节,尽量使学生感到有乐趣、有收获,而不是枯燥乏味.通过复习阶段的解题和作业,继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教学方法时就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还可以通过教育活动来加强,通过学生交流学习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组织学生总结和交流学习方法,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示范性的.在组织交流之前,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普遍存在的问题,哪方面需要着重解决,根据需要选择有关学生并帮助他们总结某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学习方法运用得较好的典型,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经验.例如“预习好,大收益”、“怎样听好课”、“怎样练习速算”、“加强验算,防止出错”、“做作业时怎样才能又快又好”等,同学之间互相学习,这样做受益非浅.

总之, 学生 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