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27 浏览:23498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操作中的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又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总之,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在生物实验中让学生熟悉基本功,培养动手能力

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亲自去做每一个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动手,如显微镜的使用,装片的制作等是生物实验的基本功,尤其是显微镜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例如: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得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这几个复杂过程,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显微镜不能正确熟练使用,装片做的再好,也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使实验前功尽弃,所以实验前,单独拿出两节课进行基本功训练,使每位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达到熟练程度,从镜头的安装,视野的调节,装片的安放到观察方法都能熟练准确进行.通过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在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能很快在低倍镜下看到植物细胞中紫色大液泡,换用高倍物镜调节也较清楚.装片制作基本功也很重要,如在实验中训练学生怎样盖盖玻片,才能使装片不出现气泡等.


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范性、熟练性和创造性.在实验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分工制:4人一组的实验,2人操作,1人观察现象,1人记录,然后对调,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注意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先安排学生观看电视录像,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然后让课前培训的骨干学生,在每个小组里示范,其它学生观看,最后让每个学生分别操作,并由骨干学生对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实验技能的考核,通过检查滤纸条色素分离的清晰度给予评分,这样一分工,激发了同学们的操作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大大提高了每个同学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在实验前教师首先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有目的去思考,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和认真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葱?②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的浓度实验结果会怎样?③质壁分离的条件是什么?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中,可提出这样问题?1.为什么要选用刚培养出来的新鲜根尖?2.为什么要设计去浮色这一步骤,并选用蒸馏水冲洗?3.为什么要设计对比实验?如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样教师在实验前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学生将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四、在实验中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的改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即可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又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分析问题的习惯及思维方法,分享体验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快乐.否则,很多学生在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常常是马虎应付;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如:硬把无现象说成有现象,或是把错误现象说成正确现象;这样的教和学要达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的,那是不可能的,学生对上实验课也就没有了信心,不感兴趣.如《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实验的难点是如何画又细又齐的滤液细线,很多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四条色素带比较模糊,不清晰.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学生分析总结出了一些不错的方法,如:直接用尺子为界,用毛笔沿尺子画几次即可,又有人提出用两片的载玻片为界来画线,效果都不错.

再如: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有的细胞重叠在一起,看不清每个细胞的形态,让学生分析可能是哪一步骤出现错误,通过分析,学生得出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解离时间短,二是制片过程压片没压好.在同一实验中细胞有时会出现颜色过浅,学生会分析出可能是漂洗和染色时间短所致,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今后的实验中,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步骤,主动提出问题,如某一步骤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不这样会怎样,对实验的某一部进行改革,增强了学生实验的兴趣,也培养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划滤液细线是难题,用书本说的毛细吸管划,往往一次很难成功,但学生有的用废油笔去划,有的用盖玻片边缘去划,得到的效果更好.在植物细胞壁分离和原实验中,用1摩尔KNO3溶液代替30%蔗糖溶液,质量分离速度较快,而且便于实验后的清洗,还有的同学在实验中加入红墨水,通过染色,效果更好.所以我鼓励学生敢于对实验进行改革,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进行创造和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调整实验内容、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的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想象中获得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如: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除按教材要求做完实验外,我还设计用水绵作材料,重复质壁分离实验,还让学生用萝卜作材料来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既能吸水也能失水,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及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探索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达到培养其创造能力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实验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以及注重实验结果,分析和改进,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和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物实验,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