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在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93 浏览:16552

摘 要 :风药于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是常用的辅药,可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升散风邪,以提高药效的作用.本次研究从风药于中医外科疾病中的辩证基础出发,阐述常见的几种中医外科疾病中风药的运用,最后总结几点用药注意事项.

关 键 词 :风药;中医外科疾病;应用研究

风药是传统中医药理论重要药类之一,特指具有疏风发散功能的一类药,其概念最早见李东垣《脾胃论》,作者认为风药于脾胃治疗中,具有生阳、行风、发散积热、行经活血等功效,以柴胡、防风、葛根、独活等为代表,是脾胃治疗方剂中常用药种[1].直至今日,风药其定义与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临床应用广泛,药品种类繁多,特别是针对中医外科疾病具有其独特的疗效,因此探讨风药于中医外科疾病诊疗特点,总结治疗经验,非常必要.

1风药中医外用辩证

风药于中医外科疾病诊疗是由风药特点、中医外科疾病特点决定的."风邪"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外界致病因素之一,为外感疾病的先导,故《素问》有云"风为百病之长"之说[2].风邪致病起病迅速、变化性强,多伴有疼痛且随风而走、遇风则重;风喜上行,多发端于上部.风邪反应于外多见宣浮肿,色红,痛行甚速,可伴有头痛、经痛等全身症状.风药可作用于气血,具有行气、益气、调气,活血、止血、补血等作用,驱寒止凉,如四物汤加升麻、栀子等可治下血有热,加炮干姜、升麻可治血虚有寒[3].风药可作用于经络,有温散经络的作用,而经络阻塞是中医外科疾病重要病因之一,可致气血瘀滞,肿痛化脓,毒邪扩散,而风药通过舒经活络可逆转病机,促病情转归.风药因生发宣散可调节脏腑,疏肝健脾、固肾助气,促脏器充实,改善预后;风药质轻味辛,药性浮行,可发散毒邪,解表祛毒,促血脉畅通,配合其它各类药物各有其效.


2风药于中医外科常见病治疗

2.1痔疮中医认为"热毒、火毒"是痔疮病因,故清热祛火以解毒成为首选治疗方案,但临床实际应用中,多不单独采用清热祛火之苦寒之物,为防治寒凝致致气血经络阻塞,因此多以"风药"发散祛除表证,逆转病机,排汗祛邪毒,促进患者自我转归,故临床常以"风药"治疗初发、多发痔疮[3].如倍受推崇的荆防败毒散、仙方活命饮等均有风药,以发散邪毒,逆转病机,提高治疗效果.

2.2皮肤病皮肤病是常见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复杂,多为内外失衡所致,中医于此具有极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应属于"风瘙痒"多因患者体虚,受风后,风入腠理,以致气血不调,风毒往来相搏于肌肤之间,邪气微而不致痛,遂成瘙痒.中医治疗以排风、祛湿、化瘀、补虚为主要治疗方法,如应用于尿毒症瘙痒止痒方剂加减(生黄芪、大黄、土茯苓、白鲜皮、当归、川芎、苦参、防风、蝉蜕、薄荷),其中防风、蝉蜕等具有祛风清热之效[4].过敏性紫癜其肿痛游走、瘙痒不止,多以清热凉血方剂治疗,添加蝉蜕、防风等可活血祛瘀,抑制炎症,提高药效.

2.3外周血管性疾病外周血管性疾病,包括静脉曲张、静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等,多为邪气致淤、气滞淤血之症,且多由内而外,发于表,而风药可全身作用,起到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作用.现代药动力学研究表明风药具有抗凝、抗血栓、扩张血管、减轻血液粘稠、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可有效提高血管通透性,抑制血管炎性因子[5].风药还可作用于脏腑,调节脏气,促进全身气机通畅,改善气血.

3应注意的问题

3.1用药时机风药多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其中又以抑制寒凝、发散药效为主,但并非任何情况下均适用,以病初之时伴有表证或湿浊者为宜,重症或溃烂后期慎用,稍有不慎者可致患处急暴,加重病情;此外,针对阴虚有热者应禁用以防虚上加虚.

3.2剂量与给药时间风药多作为佐药以提高疗效,因此用量不宜过大,剂量达到可治表证、促风邪发散即可.风药具有发汗、祛邪的功效,由里及表,不宜长时间使用,以防阴液丢失、体虚变证.

3.3配伍风药多具有温燥之性,因此配以苦寒药物以降燥,以防升散太剧.升散太剧会消耗大量的元气,甚至是灼伤肾阴,致肝胆郁结,一般辅以黄柏、知母等,以"降阴火、救肾火",或辅以人参、白术等益气补血药物以保留元气,或辅以当归、麻仁、五味等养阴润燥,以补津液[6].

4小结

风药于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是常用的辅药,可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升散风邪,以提高药效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中医外科疾病具有其独特的疗效,因此探讨风药于中医外科疾病诊疗特点,总结治疗经验非常必要.风药味辛质轻薄、药性升浮,因此具有活血化瘀、补气益气、温经活络等作用,可祛风解表,常应用于痔疮、外周血管疾病、皮肤病等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且多作为辅药,具有提高药效的独特作用.但使用时应熟悉使用适应证,掌握剂量与给药时间,科学配伍,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