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应用式教学的误区建议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37 浏览:18741

摘 要 :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良港,但由于传统的原因,现在我们的授课多靠教师讲授,如果一节课只依靠教师一人讲,就会显得枯燥无味,且无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远远不能达到新课标对学生能力训练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历史课堂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几点误区及建议.

关 键 词 :历史课堂;启发式教学;误区;建议

现行的教材,对初中学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把不连贯的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糅合到一起,无形中增加了对学生能力要求.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实际教学中多加上一些设问,也就是启发的方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对启发式教学还存在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

一、历史课堂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几点误区

误区一:教师问题的设置是否为启发式教学怎么写作.

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名为启发,实为“怎么发表”的“启发式教学”,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中应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有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已达到激励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为此,历史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的语言要有启发性.

误区二:分析问题时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热点.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启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再总结出正确答案,这种做法实际没有做到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达到总结历史问题、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的目的.正确的解决办法是:教师不要代学生回答,而应分析学生的回答,合理的地方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地方则帮助学生分析.分析问题的时候,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热点,最好是不断设疑,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使最后的结论水道渠成.启发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时应该很好地把握.

二、历史课堂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1.温故启发

这种启发方式常用于讲课前的复习提问,也是启发式应用较多的一项.这种教法的应用可以使教师在新课的重难点上下功夫,用较新颖的设问来完成教学.温故启发可以分前启发和后启发两种,前者如讲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讲课前先设问:中国历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如何?然后导入新课.后者在讲完八股取士后提出:明朝皇帝为什么要采取八股取士手段来选拔人才?这种方法利弊如何?后启发是学生有出乎意料的感觉,具有知识归类形成的知识结构化的功能,所以一般来说,后启发比前启发具有优越性.如上面用后启发式,就为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扫清了道路.温故启发式教学除用于复习旧课巩固知识外,还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更深的层次,通过温故知新,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概念.

2.比较启发

比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则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和联想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如在讲完隋朝的历史之后,我提出隋的历史与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历史非常相像?同学们都能回答出是秦朝.那么,秦朝与唐朝的历史异同点都有哪些呢?同学们便有讨论的过程中加以总结,在回答时都能较贴切地答出,遇到不对时再加以纠正,这样学生通过运用比较法,比较轻松的掌握了隋、秦以及唐三个朝代的历史.另外,比较法在高年级同学中应用时,还有助于帮助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理性启发

即从史实的教材里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的启发.它要求抓住历史知识的本质属性,属于高层次的启发.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应受到高度重视.理性启发具有突然性和新鲜性的特点,这特点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初三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按平时模式讲完莫斯科保卫战的历史意义,这个知识点就结束了,这时我却对学生提问:苏军为什么能创下在莫斯科城下打败不可战胜的德军的神话,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学生们经过思考后答出了两点:即物质条件方面有苏联经济建设成就,人的因素有苏联军民的英勇作战.这回答已较比较完美了,这时我又提出了“2013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引导学生从战争性质上分析,使学生感到苏联必胜、法西斯必败是由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决定的,并为以后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理顺了思路,起到了“一启”活全局的功效.

4.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如“张三兴奋的提着一串刀币上街写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币去写米,请问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情?”显然比直接问战国时期货币有几种形式?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有趣得多.实践证明,学生对此类问题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

5.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

如教师可提问“该人物是一名爱国将领,他早年生活在东北,人称少帅,”讲到这里教师鼓励学生猜测此人是谁,如没人回答,就继续引导“他在1936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解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从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等等,这种方法既引导出了学生的问题答案,又能起到鼓励学生继续质疑.这种挑战性的提问方式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法不仅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还要启发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这是启发式教学思想中互相联系,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唯有贯彻这些内容才能培养出21世纪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智能型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将来“能力社会”的要求.为此,我们历史教师应努力深入研究新课标,不做表面文章,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促进他们健康和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