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的实施与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41 浏览:21127

摘 要 :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法及教学的思考和体会等.

关 键 词 :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思考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23-02

《化学基础》是化工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基础课程.而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及辩证、全面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从内因到外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以上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

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已接触溶解平衡,在单元之后有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可见,化学平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化学化工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溶解平衡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学习奠定基础,又为今后《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技术》等专业课的学习、化工生产中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的掌握:一是掌握三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二是各因素影响的具体结果,也就是移动的方向判断;三是各因素如何影响,即导致移动的本质内因.对移动的方向判断和导致移动的本质内因的理解、剖析进而加以掌握运用是本单元课的难点.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掌握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依据直观性教学原则,通过“情景+过程”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探究式教学,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不可视为可视,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有了更直观、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来设置情景,展示激疑-引思-观察-分析-推断-总结等一系列心智过程和分析探究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思路如下图:

一、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知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以展开直观教学;且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想性.因此,教学程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注重教学直观性;②讲授要有论证性;③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思想方法;④理论联系实际,学做一体.结合以上原则,将单元教学设计如下:

1. 明确目标.展示题目,呈现知识点、能力要素,指明学习方法.

2. 激起回忆.设置思考题,复习前课内容,运用知识迁移导入新课内容.

3. 引导学习.①创境设疑.动态演示平衡建立过程,体会动态特点,引出概念,推测可能影响因素;②观察感知.宏观实验模拟演示,反复观察现象;③实验探究.宏观现象分析,从平衡体系颜色变化得出结论;④归纳对比.对三个实验结论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总结移动原理;⑤实质分析.动画演示微观速率变化情况,微观本质内因剖析;⑥精讲总结.强调平衡及移动本质、导致平衡移动外因和内因等.


4. 理解巩固——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后,要联系实际,给出反馈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并由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以加深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做反馈练习的目的是检查本单元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制定弥补的措施,在辅导时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

二、教学思考与体会

复习导入环节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及化学平衡的特征,运用知识迁移来完成,并指导学生进行本单元的学习.这样,可以克服传统复习枯燥乏味的缺点,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将不可用肉眼观察到的平衡建立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充分建立起化学平衡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动态平衡的观念后,很自然地导出概念.

讲授新课时精心设疑,实验探究,适时地创设、提出相关问题,随时激发起学生对新问题的求知兴趣.例如,“哪些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变化,怎么变?”、“为什么当外界条件改变时上述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呢?这些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在创境设疑的情境和氛围中,展示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条件改变时,平衡变还是不变的问题,然后讨论如何变,为什么这样变?通过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切身体会知识掌握和认识提高的过程,从直观到抽象,借助宏观实验现象,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且能使他们的认识过程遵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并能提高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互活动时时刻刻在进行着,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交互的过程,也是师生的创造性活动,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在师生交互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请学生回答问题或展开讨论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适当的思维点拨等应是基本的出发点.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比较集中,在难点突破方法上采取分散难点、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按逐步分化的原则向学生呈现学习资料,分三个层次掌握的办法:首先运用知识迁移,以旧促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影响的三因素;其次采用在教学前及早孕伏、提示说明、分层掌握的方法,通过直观演示(模拟实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由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从宏观让学生了解移动方向如何判断,突破移动方向判断的难点;在移动内因剖析时,选择了一个因素的一种情况(增加反应物浓度)重点精讲,采用对微观速率变化的动态模拟演示,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让学生充分理解导致平衡移动的本质内因.

本单元教学中要做到: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掌握规律,善于比较、概括和归纳;注意结合工业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重视通过实训及演示实验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用“发现和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教学活动过程中,力求把教师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例如,通过对化学平衡建立过程的分析探讨和化学平衡移动概念的导入等,使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确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演示实验的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导致移动内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板书设计上,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做到“电脑展示窗口”、“黑板板书内容”、“教师的情感表达、讲授”,“三位一体”相互结合,体现启发探究教学的特点.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以工业合成氨生产为例说明化学平衡移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的内容,通过对该项内容的讨论和学习,可以较全面地复习和巩固本单元的学习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和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探究和学习化学平衡及移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着有利于化工产品生产的方向移动,加深学生对学习本单元内容实际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