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粮食经济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74 浏览:117694

粮食行业发展到今天,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即从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拼产值的旧的发展模式上解放出来,走上集约型发展道路.笔者认为,今后粮食工作的着眼点要放在实现“市场化运作、创新型驱动、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上.这就是转型升级的实质和目标,在新形势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有新高度,行动要有新步伐,工作要有新成效,争取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全国现有的2800多个县区,县域粮食经济是全国粮食行业的基石,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行业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历经下岗分流、改制重组,县域粮食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全国大约有30%的县区粮食经济搞得较好,有很大发展,其实力、规模、辐射力远远超过计划经济时期;大约有30%-40%处于散涣状态,资产基本流失,骨干基本走光,机构名存实亡,粮食流通、粮食管理处于无序的状态;其余地区处于中间状态,勉强维持现状.当前正是粮食系统的转折时期,我们必须以转型升级为切入点,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在工作落后的县区上.坚持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县域粮食经济发展的新路.

根据一些先进县区的经验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调查了解,各地区粮食行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

第一,从清理资产入手,盘活现有资产.要搞好资产重组和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焕发生机活力.在上一轮粮改过程中,不少地方粮食局并没有简单地卖掉资产,而是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把优质资产优化组合,从而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使粮食经济不仅没有萎缩,而且得到良性发展.当前各地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不少粮食设施正在退城进郊,应当把握这个机遇,坚持“增量升级”的原则,使原有的粮食仓库、经营场地迁到新址后得到改造,水平提升,增加效益.盘活资产,前程光辉;资产分光,陷入绝境.这条经验教训,一定要记取.第二,从抓地方粮食储备着手,改造和兴建以县中心粮库为核心的仓储收购系统.要充实应有的地方储备粮并制订粮食应急保障制度,增强地方粮食调控能力,增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粮食的调动和保障能力.在紧急时期做到“有库可调粮、有厂可加工、有中心可发货、有店可销售”,保证供应,使领导满意、群众放心、社会安定.这样也能使粮食行业得到发展壮大.第三,以放心粮油工程、主食产业化工程为突破口,搞好“一链两网(产业链、采购网、销售网)”建设.要逐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和四通八达的购销网络,从而走上产业链一产业园区一产业集群带的良性发展之路.同时使粮食的产业链建设和粮食安全可追溯监管体系结合起来.许多县区粮食局采取这一办法后,都重振雄风,得到更好发展.第四,以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搞好“内联外引”,扩大联合.如黑龙江虎林县与上海良友集团紧密合作,使虎林大米成为上海市畅销的名牌,发挥了虎林粮食行业的资源优势和上海良友集团资金、技术、销售网的优势,形成合力,从而打开了新局面,实现了互利共赢.第五,以名牌工程为重点,组织科技协作与攻关.要把科技创新成果落实到创名牌、出名品上,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的优势,从而大幅度地提升效益,开拓新的市场.如五常大米、国宝桥米、射阳大米、鲁花花生油、西王与三星玉米油等都是典型.第六,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创业的班子和高素质的队伍.特别是县局领导核心如果抱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想法,没有转型的决心和创业的责任感就肯定搞不起来.领导班子要“遵法、厚德、尚智、为民”.领导核心一定要发扬粮食系统的优良传统,并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成为有理想、有智慧的干干净净的人.有了一个转型的创业班子,才能带出创新型人才,办好创新型企业,开辟出广阔的新天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