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因素探究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055 浏览:132660

【摘 要】“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就业形式大大强化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就业面的选择更加广泛和自由.同时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的就业选择中的困惑.在新形势下,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渴求日趋强烈.面对在校大学生就业选择时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从学校、学生内部的自身影响因素和社会、企业等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就业选择时的困惑,引导大学生树立明确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选择;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和再就业在此阶段也有明显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逐渐形成,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为大学毕业生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不能改变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根本现实.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除了市场机制外,其主导因素是目前大学生对于就业选择还缺乏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思考,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和难度.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进一步认知

1.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学生的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学生、家长和学校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高校大学生就业人数持续攀升.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每年都在调整新增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然而,高校毕业生的规模从2002年的145万到10年后的2012年毕业生人数一举突破则攀升至680万,比2011年增加20万.“十二五”期间大学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700万.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求职中职业选择的误区

第一,外部因素,由于应届大学生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动手能力弱,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选人学历化,过分关注文凭,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其次,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应届大学毕业生则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

第二,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的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就业的选择.

第三,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尤其是北京生源的学生更有依赖性,他们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成功率.

3.缺乏职业能力与求职技巧

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会投入时间去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且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意识不足,最终导致大学生普遍职业能力不足,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产生了各种摩擦与问题.此外,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由于过度紧张所表现出不够自信,由于回答含糊不清,不能像应聘单位更好地展现自己.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检测,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这样久而久之,部分用人单位也会因为觉得大学生缺乏诚信而丧失对大学生的信心.

4.就业渠道关注不够

目前大学生主要利用校园及社会招聘会,招聘网站,学校推荐,亲属推荐等就业渠道就业,还有一些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支援西部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对于急需就业信息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现阶段可获取资源的渠道众多,且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有所保证.但大学生缺少主动性,无法及时有效的从各途径中获取就业信息,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1.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既是个人价值观在社会属性中的一种具体化和方向化的体现方式,又是一个人对各类事物的一般性态度.人类价值观定型时期不定,但一般形成于就学期间,并基本定型于大学阶段,此阶段也是价值取向的形成阶段.每个人的价值取向都不相同,有的对于金钱物质有着较高的追求,在商务学院的学生调查中发现有20.1%的大学生就业时把得到良好的薪酬福利放在首位;有28.4%的人认为实现专业技能的应用才是自己就业的首选;还有13.7%的人认为社会评价是影响自己选择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思想,直接作用于职业定向与选择,进而影响了大学生就业选择.

2.自身能力

就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自我能力展示的过程.能力是实现某一目标所必需具备的本领域技能,其中包括具体做事方式以及所需的心理特征.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很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调查统计中认为学习能力是影响就业主要因素的人为9.4%;认为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证书,才能被企业认可,才能证明自己职业能力强的占28%;还有34.0%的人认为实践能力才是在就业中最具竞争力的,经历是保障自己成功就业的决定因素.这些表达了不同人群对于能力的选取,即在基本生活与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这些能力随着个人在大学阶段不断学习与工作的同时逐步提高,并在最后的职业选择中起到了应用,为大学生在众多的职业群中寻找合适岗位提供了标准和参考.


3.家庭影响

人在所处的环境,对于其生活、学习、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家庭首当其冲,对其个人的种种人生经历上都会留下深刻痕迹.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大部分融合了家庭意志.虽然大学生专业知识此时已较为丰富,职业意识愈加明晰,心理也日渐成熟,对家庭的心理依赖仍不可忽视.特别是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相当大,认为自己在就业选择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来自家庭父母的倾向占到被调查人数的30.3%;尤其在大学生对于以后职业生涯充满疑惑和犹豫时,家庭中父母的影响便逐渐体现出来,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