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地质通报》之路(上)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61 浏览:19414

《地质通报》创刊于2002年.在创刊后的第三个年头(2004年),据权威部门统计,其期刊影响因子从初创的0.185迅疾攀升至1.328,位居160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第37位,百余种地学类期刊的前10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地质通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科技期刊界创造了奇迹.

本刊特邀《地质通报》执行主编刘志刚谈《地质通报》办刊理念和思路.尽管各方对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定位尚难获得统一的认识,但这本身并不重要,在实践中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才是至关重要的.发展决定存在,选择决定出路.《地质通报》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商业思维”、“市场和怎么写作理念”以及“主动参与”的策划模式.在青藏高原专题的策划中,刘志刚同志曾与承担青藏高原1:25万区调100多个图幅的负责人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该刊几乎“垄断”了青藏高原第一手的调查研究信息.这只是《地质通报》成功之路的一个缩影,更多的我们将从作者对《地质通报》发展历程的解读中去体会和受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知识结构、公众认知方式、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的本质特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从“资源驱动型”逐渐向“需求驱动型”方向演进.同时媒体扮演的社会角色、行为理念、运作模式等也在不断紧跟形势发展的需求,并给科技(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术期刊向何处去?其能否走向市场?已成为学术界及业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纷争,尽管争论还在继续,但争论的焦点与实质均不外乎围绕学术期刊究竟姓“公(益)”抑或姓“商(业)”这一基本问题而展开.按传统观念理解,如果单纯从期刊的商品(经济)属性看,学术期刊的确很难成为市场的宠儿,更不易从中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且旨在强调其社会效益的认识前提下,当属姓“公”已是不争的事实(代表学术界、业界的主流观点).但是倘若以广义的市场眼光看待学术期刊,则不难发现其组织行为特征特别是运营方式中的某些环节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商业(市场)元素.换句话说,以读者为核心的怎么写作理念和日益依赖市场机制推动的运作模式,恰恰又忠实地体现了“商业思维(BusinessThink)”的原则.其本质内涵可概括为:审视自我、好奇求知、抛弃常规、挖掘证据、估量影响、纵观全局、审慎行事、溯本求源.尽管“文化机构、企业行为”的行业定位还不能完全适应于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但这并不妨碍在管理和操作的层面上借助某些商业手段或思维方式实现学术期刊“品质第一、创新求索”的原本初衷和终极目标.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范例,从一个方面证明了科技期刊(广义的)一旦取得市场边界的突破,超越“知识型”期刊(以《地理知识》为原型)范式的束缚,终可融入文化经济、产业经济乃至知识经济的范畴,营造出为市场所能接受的、营销意义上的文化品牌.这里“文化品牌+商业模式”塑造了科学媒体的崭新形象,代表了其发展走向的主流势态.

那么,纯学术(科技)期刊是否可以此为鉴,另辟蹊径,寻找切实可行的新出路呢?回答是肯定的.纵观《地质通报》的发展历程,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地质通报》作为有影响的地学类学术期刊,在探究实践中坚持“开门办刊,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第一要务”的方针,同样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之道,乃至被业界誉为《地质通报》现象而为同行们所关注.我们的认识和做法是:

(1)期刊作为知识产出的载体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即价值交换、流通和被使用的特质,在这个意义上,其应当遵循商业运作的基本规律,尤其宜在市场定位上需要借助“商业思维”的理念对期刊工程的建设做出正确的估价并选择适宜的方式.

1论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