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代讲,合作学习”的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290 浏览:142433

语文学习的特点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指导读上下功夫,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在读中感悟.

以读代讲合作学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02-01

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要注意对其进行情感的熏陶.如何实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注意读的目的

我认为,读的主要目的就是“悟”,到底让学生在读中悟什么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中华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让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悟法.然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正确的有效的引导.

例如,教学《猫》一课时,让学生反复地读第一段,学生就能感悟出“无忧无虑”的意思是“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尽职”一词的意思是“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同时学生也悟出了大花猫性格的古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通过学习学生在读中感悟字、词、句、段在文中地意思.这样做到达到了悟义效果.再如学习《猫》最后一段中“一玩起来,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就到院子里去玩了,从这个花盆跳到那个花盆,还抱着花枝打秋千.”在教学这两个句子时,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不哭”和“打秋千”进行读,并且进行比较读:把“不哭”换成“不叫”,“打秋千”换成“摇来摇去”,让学生读一读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读学生体会到在这里作者把小猫当成淘气、可爱的小孩来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小的猫的喜爱之情.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达到悟情.


2要注意读的内容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除对课文的初读、感知读以外,什么内容该读,什么内容不该读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2.1注意抓住重点句或含义深刻的句读.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抓住重点来读,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弄清其含义,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猫》中有一句话“等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句话意思含蓄,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要通过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比较句子读,使他们体会出作者的感情.

2.2抓住重点段读.《养花》最后一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等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是本文的重点段.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读,然后让学生质疑:为什么“忧”和“泪”也是乐趣呢?最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通过读理解作者所说乐趣的博大包容:赏心悦目是乐趣,多得知识是乐趣,付出辛劳是乐趣,分享成果是乐趣,为心爱的东西奉献真情自然也是乐趣.

3要注意读的方式

读有多种多样:范读、默读、引读、自由读、接读、分角色读、选择读、情境读、配音读、齐读、小组读、个别读等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及学生年龄的不同,教师可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读法.一般地说,低年级学生应选择情境读、配音读、分角色读、范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让学生边读边体会,边体会边读,然后熟读成诵.低年级应特别重视教师的范读.语言规范、音质优美、吐字清晰、感情真挚的范读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有效地激起他们的内心情感和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和依赖性强的特点,通过自己的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使他们知道重音、停顿、语气、速度、声调等在朗读中是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的,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的表现力,感受语言的音韵之美.高年级课文较长,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后,教师可以引读,还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欣赏的句段进行有感情朗读,在小组交互读,并交互评价,做到人人参与,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把读的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交叉使用.读的形式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应根据不同年段来进行.一般来说,轻声读、默读、自由读等,属于理解性的读,多适用于中高年级理解课文时;齐读、分组读等属于总结性的读,适用于复习巩固时;范读、分角色读、比较读等属于品味性的读,适用于体味感情时.

4要注意读的方法

朗读是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授之以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从朗读的要求来看,首先是准确地读,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把课文读通顺;其次是能理解的读,即读懂文章的层次结构、主要内容,把课文读流利;再次是指导学生有体会的读,即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读.从朗读的音调来看,要指导学生掌握好语言的轻与重、缓与急、长与短、抑与扬、高与低、刚与柔等等.其实,朗读指导的关键不是进行重读、轻读、快读、慢读、停顿等技术指导,而在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在读中把意思表达出来;在引导学生用“悟”的方法,读出情感;在借助想象的力量,读出意境.

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贯穿一个“读”,我先让学生尽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于课文的分析我抓住了这个单元的重点,让学生分清哪些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然后又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反复的朗读,体会这些联想的作用.学生们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中感受到不同的内容.他们也许开始对一段文字的理解是不完善的,可是通过一遍遍读,不断丰富对文本的理解,不仅能读进去,而且能读出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多想,学生的理解水平也会逐步提高的.我知道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要做的是怎样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