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导向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942 浏览:110341

摘 要 : 本文通过对国内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52-02

0 引言

每一次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都会带来财务管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环境和条件、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一系列新的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如复杂环境下的资产定价、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利用、跨国经营的财务管理、全球化趋势下的风险管理等应运而生.我国企业的理财环境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

1.我国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缺陷

1.1.1 重“财务”而轻“管理” 财务管理是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来组织企业财务活动以及处理财务关系,因此要求在掌握系统的财务知识的基础上拥有宏观思考的能力.然而现在很多高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之时过于强调财务会计类的知识和技能,轻视对于市场整体把握以及企业战略、项目运营方面技能的培养,加之忽视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等领域相关课程的设置,造成的直接结果即是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使得学生难以做到财务理论的跨学科运用,对于未来工作的适应性也会较差.

1.1.2 实践性课程较少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与应变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来自于现实案例的分析与实践.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教学过于强调经典理论模型,而忽略在时代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具体应用:既缺乏通过对企业、银行、财税局等单位实践调研而获取的“感性认识”,又在项目投资决策、流预测等“理性运用”方面的实验设置不足.因此,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做得不够,造成了教学内容与经济活动的脱节,再加上对于社会实习环节的轻视,使得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

1.1.3 计算机技术以及财务分析软件运用的短板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财务分析变得更加的快速与便捷,然而这在无形中也提高了财务管理人才对于计算机技术以及财务分析软件的运用要求.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逐渐被公众所接受之后,财务管理也跨入到了网络财务时代.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仍然将中心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于在企事业单位所用到的SPSS、用友、金蝶等财务分析软件教学课程以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等课程设置较少,实验资源以及师资的缺乏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实际操作财务软件的机会,这也造成了高校所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在实际操作方面有所短板.

1.1.4忽视双语课程的设置 国外教材的有效使用以及双语教学不仅可以避免不适当翻译带来的晦涩难懂与错误理解,更可以锻炼学生阅读国外文献的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的设置比例较低,学生缺乏阅读和使用国外教材和文献的锻炼机会,使得未来在外企等单位工作时较难适应.

1.1.5 职业道德教育不足 近些年财务报告查重、审计舞弊等现象的不断出现使得人们日益加大对于严格监管的呼声,然而外部监管所起到的作用只是一方面,最根本的仍然是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在当下灰色交易层出不穷的社会中,高校对于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才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却鲜有作为.只有少数高校专门设置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多数高校对此仍未做到足够重视.

1.2 教学内容难以与时俱进 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为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学科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问题与挑战,然而现实却是:教材在不断修订,内容却鲜有实质性的变化与更新,更多的是内容顺序的调整,而近几年发生的经典案例以及最新杂志期刊等方面的内容却甚少引用.加之有些教师年复一年的使用同样的案例讲授同样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我们都知道,宏观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为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带来许多新问题,然而高校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难以了解财务管理新的动态与进展,因而也无法对于新问题进行分析和锻炼.

1.3 缺乏灵活的教学方式 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强调知识的获得而甚少考虑个人能力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是在被动且消极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只注重应知、应会特别是“应考”,而很少去主动思考和探索书本以外的知识.特别是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大班型的授课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和必要的信息交流,环境的限制使得教师不得不使用类似“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结果是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要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应做如下改革:

2.1 建立“厚基础”、“宽口径”与“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在财务管理专业体系构建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就是目标定位、价值定位与市场定位,这决定着现代高校的财务管理教育是否能够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发展以及能否培养出适合的人才.因此在课程构建方面需要遵从厚基础、宽口径以及活模块的相关要求,使设置的课程合力为培养目标怎么写作.

①在厚基础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数学、外语以及经济管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更要拓展到在写作、计量模型设计、社会科学、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只有掌握广阔和宽泛的知识才能够为将来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在企业投资决策、利益相关者制衡以及资源配置最优化等方面的全面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②在宽口径方面,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要突出学术特色与执业特色,具体来说,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金融、会计财政以及管理学等多方面内容,因此需要设置以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会计学为商业语言,以管理学为工具或手段①的课程体系,即专业课程不仅仅要包括财务分析、公司理财等方面的内容,更需要开展投资学、金融市场学、财政与税务规划、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以及会计等相关课程,以满足未来执业的需要. ③在活模块方面,高校不仅要考虑财务管理学科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更需要在选修模块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在资源和师资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设置在数量以及质量方面都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即考虑“学科本位”特点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能力本位”的需求.


2.2 加强实践教学的“质”和“量”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设置适合的实践教学对于加强学生对于财务管理学科的感性认识以及理性运用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在引进相关设备、完善师资力量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在具体实践教学课程的选择方面,有实力的高校可以选择建设ERP实验室或者与银行、证券公司、会计事务所以及企业等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其他院校可以定期邀请企业财务人员、银行高管等专家举办学术讲座,或者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探讨当前实际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财务状况、运营情况等进行分析.总之,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以达到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2.3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财务管理的教学目的应在于强化学生的职业判断意识,以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以及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教授经典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即适当引入一些商业材料、期刊、新闻等内容作为现有教学课本内容的补充,在扩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可以令学生了解企业在筹融资、海外并购以及经营决策等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财务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研究当前的时事热点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特别的,当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课堂报告或演讲、小组协作、专题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的时候,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更加出众.

注释: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