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05 浏览:73593

摘 要 :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界定为公共事业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其自身运行进行的管理,因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设定为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其专业方向可以包括: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和公共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等.财经院校可通过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等途径来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52-0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设立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次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第一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至2009年已有47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但迄今为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较为统一和完善的教学规范仍没有确定,各高等院校对该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上的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对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比较模糊.

一、公共事业组织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界定

公共事业管理则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即公共事业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自身运行进行的管理.这一定义可概括如下基本内涵: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②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从社会产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包括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但主要是准公共产品.③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社会公众利益获得保证和发展,因此其工作绩效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作标准,而必须用怎么写作数量、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④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公共性,这不仅表现在其管理目标上,还表现在管理手段和过程中,它强调公众的参与.

二、财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以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公共事业部门等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下属学科,是教育部专业调整时出现的一个组合专业.由于人们对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不同理解,财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自然就会各式各样,大体上可归纳为如下两种:

1.第一种模式:清晰模式.所谓清晰模式,是指专业培养方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清晰而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托学校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突出优势,突出国际化物业设施经营管理的特色.其培养目标非常明确:本专业培养适应首都现代怎么写作业发展、国际化公共物业设施大规模增加以及城市现代化管理等的需要,能够掌握一门以上国际语言,熟悉国际规则,了解国际背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在城市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北京等大都市的国际物业场合从事物业设施的经营、策划、营销与管理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就业去向为政府机关、非政府组织、城市建设投融资机构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会展、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国际化物业设施经营管理部门.山东财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托学校工商管理、会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等管理类和经济类学科优势,确定了十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的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在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及企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第二种模式:模糊模式.所谓模糊模式,是指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和模糊不清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不了解,甚至有些迷茫.原因非常简单,就在于现有财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过于笼统,而且专业课程设置千篇一律.如某财经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有12门: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再如浙江财经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专业课程包括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经济学、法律基础与经济法、会计学、公共组织财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12门.经过直接对比不难发现,上述两所高等财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不仅过于笼统且模糊不清,而且专业课程设置也相差无几.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现途径

根据前述对公共事业管理内涵的界定,我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设定为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自身运行进行管理时,需要一定的资源保障,如人力资源、财政资本、物质资源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源等.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可以设定为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项目管理以及公共组织战略管理、公共组织营销管理和公共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根据专业方向设置培养目标.具体到某一院校,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来设定专业方向.比如,山东财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可以依托学校会计学和工商管理学科优势,将专业方向设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或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若专业方向设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其人才培养目标可确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财务管理实践技能,了解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实践规律,能够在公共部门从事财务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分析的应用型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