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被XX”看“被”字的语法化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97 浏览:17971

摘 要: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常用句式,本文从时间的角度分析了“被”字的语法化过程,从“被”字的词性和功能方面揭示了被动句的形成过程,同时展示了“被XX”格式的形成和不同于以往被字句的特点,也重新审视了这一新颖格式产生的原因.

关 键 词 :被;被动标记;语法化;形成原因

作者简介:郭昊丰,男,生于1989年5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级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社会语言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3--01

一、引言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句式,它是由“被”字引出施事来表达被动意义的一种常用句式.其形式一般是:

主语+被+(宾语)+动语+补语

自2008年以来,一种新型的“被XX”格式的短语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比如常见的有 “被幸福”、“被”、“被捐款”.这种新出现的“被”字格式的短语不同于以往的形式,但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它们往往有下面几点与以往的被动句不同的格式特征:

(1)、作为一个动词,没有处置意义.动词一般是不及物动词,而且都是双音节以上的动词或者词组.

(2)、“被”字之后没有表示施事的宾语,而是直接跟着动词.

(3)、这种被动格式表达一种被强加的动作和状态,但是事情往往并没有发生.

二、“被”字的语法化过程

每种语言都有语法化的现象.最先使用语法化这一术语的是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他认为的语法化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并且为研究其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作用的演变.狭义的语法化可称作实词虚化.“被”字在汉语发展中是语法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被”字的语法化程度非常高,它在现代汉语中的的功能性很强.“被”字从造字之初到现代汉语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下面我将在词性和语能上分析被字句中“被”字的演变.

“被”字在最初是作为名词来使用的.《说文解字》 :“寝衣也,长一身有半.从衣, 皮声.”这是它最初的用法,最早指的是睡觉时的小被子或者覆盖物,这个义项现在依然存在.如: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记·货殖列传·序》)

后来逐渐演变为动词用法的“被”字.名词转化为动词的用法在上古很常见,作为动词,做“覆盖、遮盖”类似的意义来使用.如: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由覆盖的意义还可以引申出施加施及的意义,如: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书·尧典》)

再引申为动词的“蒙受、遭受”义,如: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分析如下.在战国以前,“被”字在作动词用的时候,后面一般接着名词使用,即“被+NP”,战国末期出现了“被”字后面直接加动词的用法,“被+V”的出现有了被动的萌芽.当V是及物动词时,则表示为“被+V +NP”,此时可以做两种分析,一种是“被”字用在及物动词之前表遭受的意义,另一种就是用“被”字表示被动的意义.被与后面的动词连用,在语言发展历史过程中,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被”字后面的动词,所以语义重心发生了后移,短语的主要意义由“被”字之后的动词承载,“被”字逐渐减弱其意义,减少至只作为表示被动的意义的标志.有学者称之为焦点后移.“被”字与动词连用,有了表被动的可能性,“被”字本身的动词性慢慢减弱,表示被动的意义逐渐增强.如:

国一日被攻, 虽欲事秦, 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到了汉代这样的用法就更加普遍,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汉末出现了由“被”字引出动作施事的被动句,即“被+NP+V+NP”,南北朝之后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唐朝时成为被字句的主流形式.如:

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到了现代汉语中,关于“被”字的词性,各家说法不一致,近年来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我认为“被”字有两种词性,如果“被”字后直接跟着施事成分时,“被”字作为介词用;如果“被”字直接跟着动词存在,把它看作助词,表示一种被动的意义更合适.无论“被”字后是否有宾语出现,之后的动词一般都有处置的意义,而近几年出现的“被XX”格式中,“幸福”、“巨款”、“就业”、“”并没有处置的意义,说明“被”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标志,只要表示不是主语资源或自动发出的动作,也同样在慢慢适用,表达一种受外力强加给的动作和状态.


总的来说,“被”字的语法化经历了从名词到动词,再到向介词,助词虚词一类的词转化的过程,渐渐地实现了被动句式格式的固定化和被动句式的形成和继续发展.

三、“被XX”的兴起和分析

“被XX”自2008年以来成为一种新的被动格式,它比以往的被动句格式有更新的表达效果和不同以往的用法,因而在近几年来普遍应用开来.最先出现的是“被”一词.“被”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在纯作为一种被动的标志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一种非自愿,被强迫的意味,乍一看,原本作为受事的主语现在变成了动作的主动发出者,似乎不适合被字句原本的结构,但是“被”却很好地体现出主语的不情愿,不主动,被逼迫的意思和情况.从表达表达效果上有这样的特点:首先,“被XX”带有讽刺和幽默调侃的意思,从语体上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一般的被动句没有这样的用法.其次,在“被XX”格式中,“被”字后面的宾语省略,也就是说省略了施事,也同样体现出动作并非是主语真正发出的,只是主语被强迫或者并非真正意愿下发生的动作.这样就有了一种奇妙的讽刺.

“被XX”格式的出现有一定的原因的:

首先,“被XX”的格式通常表示形式的新颖,一般情况下的被动句形式中一般都需要用到有处置意义的及物动词,但“被XX”的格式中大量无处置意义的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这些非常规的词语赋予了“被”字结构一种新鲜感.

其次,语言作为表达工具,如果出现了某一表达的需要,语言会找出合适的部分来予以记录,“被XX”的结构体现了语言的精炼、经济、简要、内涵丰富、表达意义精准的要求,为其流行提供了可能.

最后,“被XX”结构具有很强的同化作用,若一旦此适应了符合了“被XX”结构的要求,在社会中也同样有表达诉求,这种格式会在不同的词语中继续套用,在网络乃至社会中继续流行开来.

四、结语

从“被”字的演变历程可以折射整个愈发的发展动态,在语言发展中,语法化仍然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被”字从最初的被子的意义逐渐发展到表示被动的标记,再到近几年“被XX”格式的出现,反映了语言在历史中的发展和进化.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不断完善的.社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与其发展相适应的语言来提供表达材料,来满足表达着的要求.从“被XX”的各种词语中也看出了社会中发展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也会同时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