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学院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12 浏览:17948

一、课程名称

野生动物研究技术(B09070501)

Techniques for wildlife research

二,学分,学时

博士研究生学位课,2学分,40学时,讲授40学时(包括8学时的讨论课,作业讲评和实验观摩)

三,预修课程

野生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动物遗传学,普通生物化学.

四,适用专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五,课程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该门课程主要包含宏观研究技术和微观研究技术二方面.宏观研究技术包括:1.研究与实验设计,2.野外研究野生动物的护理与使用,3.动物的捕捉技术,4.野生动物的标记技术,5.年龄与性别鉴定技术,6.鸟类野外生态学研究技术,7.野生动物的生境与食物测定,8.无线电跟踪技术等.

微观研究技术包括:1.核酸分析技术,2.蛋白质分析技术,3.PCR技术,4.免疫学技术.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均在于了解,掌握野生动物生境测量,动物处理,野外生态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物种鉴定等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研究有关的宏观与微观技术.

宏观与微观研究技术各讲授20学时,总计40学时.包括8学时的讨论课,作业讲评和实验观摩

六,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1颜子颖,王海林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9

翟礼嘉等.现代生物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 Theodore A. Bookhout.Research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ildlife and Habitats The Wildlife Society,1996

4.徐宏发等.野生动物保护原理及管理技术.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

5.ECOLOGY

6.Journal of WildlifeManagement

7.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8.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9.Conservation Biology

10.动物学报

11.生态学报

一,课程名称

保护生物学进展(B09070502)

Progress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二,学分,学时

该门课程为博士生学位课,2学分,授课40学时(包括10学时讨论课和论文报告)

三,预修课程

野生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研究与管理技术, 野生动物与生境的关系,保护生物学原理,专业外语.

四,适用专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生态学专业,森林资源保护等专业博士生选修.

五,课程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该门课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保护生物学原理,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危机及其根源,遗传多样性的起源,表现层次和检测方法,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制,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动态及其监测,物种形成与物种灭绝机制,迁地保护环境中的行为发育机制等. 2.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基因工程与物种保护,GMO潜在的风险和生物安全的措施等. 3.国内外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拯救的理论实践,包括野马,虎,大熊猫,麝,金丝猴,朱环,扬子鳄,黑足鼬,鹤等物种的保护措施的介绍.

课程的重点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形成与灭绝机制和生物安全.其难点在于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基础,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制,生境破碎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GMO潜在的风险等.

预计保护生物学原理需授课 8学时,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授课 6学时,国内外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拯救的理论实践需授课26学时,总计40学时,其中包括10学时讨论课和论文报告.

六,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中国科出版社,1994,

薛达元着.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马敬能,孟沙等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

汪松等编.全球生物多样性策略.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薛达元着.保护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马克平等主编.保护生物学.浙江科技出版社,1997

Richard B. Primack 着.保护生物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胡志昂着.中国野生动植物遗传多样性.浙江科技出版社,1997

陈灵芝 马克平主编.生物多样性科学原理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ECOLOGY

Journal of WildlifeManagement

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Biology

动物学报

生态学报

兽类学报

一,课程名称

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进展(B09070503)

Progress for Wildlife Ecology and Management

二,学分,学时

该门课程为博士选修课,2学分,授课40学时(包括10学时讨论课和论文报告)

三,预修课程

野生动物研究与管理技术,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野生动物生态学,专业外语.


四,适用专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生态学专业,森林资源保护等专业博士生选修.

五,课程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野生动物生态学和管理学是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的重要的科研领域,本门课程旨在通过最新的中外文献阅读来及时捕捉研究热点并跟踪这一领域的最新前沿.

该门课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野生动物个体生态学研究进展,包括野生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发展趋势和野生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与发展趋势等. 2.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包括种群的预测与评估的数学模型,小种群的群体遗传与进化,野生动物,植物协同进化和生境变化对野生动物群落的影响等.3.野生动物管理研究进展,包括就地保护研究进展,迁地保护研究进展和野生动物资源综合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课程的重点是野生动物生理生态学,营养生态学研究的最新前沿,:野生动物种群的预测,增长机制和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途径等. 其难点在于上述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的行为,检测设和参数的估算.

预计野生动物个体生态学研究进展需授课12学时,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需授课16学时,野生动物管理研究进展需授课 12学时,总计40学时,其中包括10学时讨论课和论文报告.

六,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Theodore A. Bookhout.Research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ildlife and Habitats The Wildlife Society,1996

Bailey.Principles of Wildlife Management,1994

Wildlife Population,2001

徐宏发等.野生动物保护原理及管理技术.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

ECOLOGY

Journal of WildlifeManagement

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Biology

动物学报

生态学报

兽类学报

一,课程名称

野生动物营养与饲养学进展(B09070504)

二,学时,学分

该门课程为必修课,2学分,授课30学时,实验10学时.

三,预选课程

野生动物解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四,适用专业

该课程适合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在保护好野生动物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人工驯养繁殖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然而,要驯养好野生动物,首要考虑的是满足他们的饲料及营养需要.因而,在本专业中开设了野生动物饲养与营养这门重要课程.作为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除需要掌握本科阶段所学习的营养与饲养知识外,还应学习和了解该领域前沿性的新成果,新技术.该课程主要有以下内容:

饲料Aa及多肽营养原理及研究进展(4学时,重点内容)

饲料中必须脂肪酸的营养及研究进展(3学时)

饲料能量在反刍动物及非反刍动物机体内的转化(3学时)

动物必须微量元素营养机理及研究进展(4学时)

营养与动物应激(4学时)

营养与动物免疫(4学时,重点内容)

饲料研究进展(4学时)

酶在野生动物养殖中应用研究进展(4学时)

实验室样品Aa分析(仪器分析)(10学时)

六,主要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野生动物营养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

邹兴淮主译,(美)罗宾斯着《野生动物饲养与营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孙吉宏主编.野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方法指南.哈尔滨出版社.1997

杨嘉实译,(日)有吉修之郎着.氨基酸饲料学.农业出版社,1989

赵义斌等译,(英)P.麦克唐纳等着.动物营养学.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

中国林业科学分析中心编.现代实用仪器分析方法.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动物营养学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

营养学报.(中国营养学会主办)

经济动物学报.(吉林农业大学主办)

兽类学报.(中国动物学会主办)

中国畜牧学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

一,课程名称

野生动物繁殖育种学进展(B09070505)

Development of wildlife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二,学分,学时

2学分,40学时

三,预修课程

遗传学,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等.

四,适用专业

该门课程适合于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等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选修课.

五,课程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课程介绍及主要内容:21世纪的野生动物产业正在日益蓬勃发展和壮大,野生动物繁殖与育种是野生动物产业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因为野生动物繁殖与育种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提高直接关系到野生动物群体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野生动物繁殖育种学进展是一门针对拓宽博士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面,了解现代动物繁殖育种技术和方法以及追踪现代研究动态与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该门课程以专题的形式授课,具有针对性强,知识新颖,理论面广,技术与方法先进可行等特点,其主要课程内容包括:(一)野生动物繁殖育种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回顾与展望:该专题针对野生动物繁殖育种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理论发展,技术进步,方法革新的角度进行讲述,(二)野生动物繁殖生物技术:针对野生动物繁殖生物学特性,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阐明繁殖生物技术的发展,(三)野生动物育种新技术的应用:以选择,基因突变,迁移,遗传漂变等与群体遗传变异有关的因素为出发点,阐明其对群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在野生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四)胚胎生物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从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理论来阐明胚胎生物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该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五)野生动物的遗传改良:从常规的遗传改良技术到现代的分子标记,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生物反应器,细胞克隆,基因定位等来阐明其在野生动物遗传改良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该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六):QTL及在野生动物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从分子数量遗传学的角度阐明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的概念及QTL在野生动物育种中应用的意义,理论基础和未来,该部分是本课程的难点,(七)优势的理论及其在野生动物产业中的应用:阐明优势的遗传与繁殖学理论及其应用和实践,(八)计算机技术及其在野生动物繁殖育种中的应用:野生动物的繁殖育种中有大量的信息,而信息的利用,管理等离不开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本部分主要阐明计算机技术与野生动物繁殖育种的科学结合.

该门课程的学时安排:除(五),(六)两专题各8学时外,其余各专题均4学时.

六,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林业科学》

《中国畜牧兽医学报》

《兽类学报》

《野生动物》

《生态学报》

《遗传学报》

《生物化学》

《生物进化》

一,课程名称

动物分子遗传学技术与基因工程(B09070506)

Techniques of animal molecular geics and geic engineering

二,学分,学时

2学分,40学时

三,预修课程

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物化学.

四,适用专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五,课程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学科.而分子遗传学又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或者是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是依据物理,化学,的原理来解释遗传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对对代谢过程的调控.基因工程或DNA重组技术,它实际上包括了一系列实验技术,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转入另一个生物体.本门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基因工程的相关理论和相关技术有一个初步和较为系统的了解.

主要内容:

基因与基因工程(4学时)

基因操作的主要技术原理(10学时)

基因克隆的酶学基础(8学时)

基因克隆的载体(8学时)

基因分离与鉴定(10学时)

六,主要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吴乃虎编着.基因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1999

颜子颖,王海林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9

梁国栋主编.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科学出版社,2001

李振刚.编着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1

孙乃恩等.编着分子生物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一,课程名称

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B09070507)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sease in wild animals

二,学分,学时

2学分,40学时

三,预修课程

野生动物疾病学,野生动物流行病学,动物免疫学,动物微生物学.

四,适用专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五,课程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疾病与动物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二)野生动物研究工作中的特殊问题(三)疾病的认证和确定(四)种群数据收集(五)环境因素的确定(六)检测设的形成和检测(七)样品的采集与收集(八)报告与报告保存(九)关于疾病大爆发,慢性和不明显疾病的调查(十)疾病管理的一般原则(十一)病因和载体的管理(十二)通过宿主管理控制疾病(十三)通过治疗和免疫管理疾病(十四)改善环境管理疾病(十五)控制人类活动管理疾病(十六)紧急和整体管理计划(十七)疾病管理计划有效性的评估

重点:了解野生动物疾病与发生的普遍特点和野生动物疾病调查的意义,了解野生动物疾病调查研究的困难性,了解掌握如何进行疾病确定和病因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即从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种群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方法,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价,检测设的形成和检测的基本方法,正确进行样品采集和数据收集的重要性,了解掌握信息收集与保存的方法, 了解疾病调查方法,疾病管理基本原则:预防,控制,消除,掌握疾病管理的有效方法,疾病控制的宿主管理方法,野生动物防制工作的困难性和问题,可能采取的办法和措施,改善环境管理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和措施,控制人类活动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紧急和整体管理计划,疾病管理计划有效性的评估方法

学时分配:每一部分2-3学时.

六,主要参考书目及学术期刊

1Gary A. Wobeser 1994.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sease in wild animals Plenum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2华育平等.野生动物传染病检疫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3赵广英等.野生动物流行病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

4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s

5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