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的社会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55 浏览:155828

摘 要:家庭教育的结果关系到孩子社会化的成败,因此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学家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学视角通过分析家庭教育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对于培养孩子个性、情感、人格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来反思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的误区.

关 键 词:家庭教育孩子社会化问题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按照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家庭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个体初始的教育,奠定了个体一生社会化的基础.孩子进入学校,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一、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个体个性、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体从儿童到成人的成长过程,即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由婴儿时期的“自然人”转变为成年时期的“社会人”的过程.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它培养个人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角色规范.而家庭教育无疑又是个体的社会化教育的第一步,家庭对孩子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传授生活技能、树立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等.

首先,家庭教育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在婴幼儿时期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家长注意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并能够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就会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养成独立的性格.


其次,家庭教育对个体情感与爱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社会化的各种社会主体中,家庭给予个人感情的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人一出生就接受母亲的哺乳,接受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搂抱、亲吻、爱抚、逗乐和安慰,这一切活动都伴随有丰富的感情交流,让儿童体验到亲人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儿童情感的正常发展有助于儿童正确感知爱,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

最后,家庭教育有助于个体正确扮演社会角色.儿童对社会的认知及判断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教育.家长通过言语及行为上对孩子正确引导,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学会如何去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这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误区的反思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正处于急剧的转型之中,人们在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不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但同时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也出现了几个严重的误区,值得我们反思.

1.家庭教育侧重智力培养,忽视道德教育

智力和道德对于个体的社会化起着同样的作用.儿童能否从家庭教育中得到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儿童社会化的成败.然而当今许多家庭实际上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力培养的问题,并且将培养儿童的智力看作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对孩子行为塑造、品德教育等道德方面的培养,这种家庭教育的后果不利于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

2.家庭教育侧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

随着高校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家长期望通过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来提高子女的就业机会,从子女上幼儿园就开始存在的择校观,使得家长忙于帮助孩子应付各种升学考试,对考试分数赋予了很大的权重,将孩子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孩子能力高低、预测其未来成就的唯一标尺.于是很多家长通过限制孩子外出活动的时间和代替孩子完成其他简单家务来尽可能增加他们的学习时间.在这种家庭教育的模式下,许多孩子成为了不择不扣的应考“机器”,而缺乏独立生活与团队协作的能力,无法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和正确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

3.家庭教育侧重物质需求,忽视心灵沟通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现阶段许多家庭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使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家长也会千方百计、紧衣缩食的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家庭教育将许多孩子禁锢在了物质的“牢笼”中.至于心理和精神层面,大多数的父母则缺乏对子女的必要呵护和关爱,主要表现在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关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重视不够.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和心灵交流,此外很多家长并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当孩子出现情绪障碍时未能及时疏导并加以正确的教育.

4、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我国家庭中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急切,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上对孩子也愈来愈严格,家长不惜“重金”来培养孩子各种各样的特长,所以出现了“学校+特长班”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学习压力加重,但孩子完全是在强制性的约束下学习,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容易形成“事倍功半”的效果,不利于孩子的长远的发展.

三、结论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个性、情感、人格,促进孩子的社会化,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学校教育和社会.但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方式上出现的误区势必会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我们需要通过多渠道的努力,整合社会有效的资源来扭转和完善目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模式,使其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正功能真正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