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25 浏览:4690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探索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关 键 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94-03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称“16号文件”),是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作为高校辅导员,认真按照“16号文件”的要求,探索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校或学校群体用合乎社会要求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大学生为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和措施使大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育人实践活动.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成果.

“手段”一词在百度百科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有以下几个意思:本领、技巧;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指待人处世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不论哪种解释都能体现“手段”是一种方法和措施.在这里,“手段”的含义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概括地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指,学校或学校群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方法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政治理想、价值目标和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采取的实践或者理论的方法和途径的总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多种多样,如,理论课程教育,社会实践,组建班级和党团组织,创建浓厚的校园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等.

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重要性

(一)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

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2].人不能没有信念,没有信念就会失去灵魂.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同志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3]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解决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为此,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建设,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实现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为目的,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而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有其重要价值,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质量的优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十二五”中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积极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的要求.

(三)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日益成为衡量该国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否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公民素质的高低,事关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的实施,事关着党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蔡元培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以助其为恶,无益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可不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教育的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促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目的[4].

(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迎接的国际思想挑战的必要条件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加上在中国社会处在转型的大变革之中,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淡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及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而未来国家竞争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青年的国家,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国家.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增强大学生拒腐防变的能力,才能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灵活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同时还要具有其自身工作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微时代”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充分挖掘“90后”的特点,充分利用他们网络技术较好的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怎么写作性于一体的主题红色教育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切合“90后”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网上主题性教育活动,如网上征文、网上摄影作品大赛、网上“微电影”大赛等;充分尊重“90后”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支以学生辅导员为骨干的专微博信息员队伍来加强对校园网、微博的运行和管理,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变化,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BBS、blog、,微博、飞信等各种网络交流形式,及时转变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观念,积极引导正确观念.

构建分年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通过调研分析,根据各个年级大学生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和主观需求,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构建分年级的思想政治体系,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在低年级开展适应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面对新生初入高校时的“迷惘”与“困惑”,开展新生生涯规划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新生特别是困难生建立信心,构建和谐的宿舍关系,培养新生对专业的兴趣爱好.以优良学风班级建设、完善评奖评优体系,开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实践教育.

在高年级中开展创新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诚信教育.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种专业性竞赛,培养大三学生创新能力;以导向性的教育方式开展大三学生考研就业选择、就业指导等课程,为他们以后人生发展做铺垫.

通过实习、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大四学生了解就业的相关政策以及社会规则,通过主题班会、文明离校活动等形式,培养毕业生感恩意识及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回报父母的优良品德.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高校党建工作思想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积极探索高校党员质量工程模式.开展党员质量工程是发展党员队伍的一项内容,是加强党员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载体.高校实施党员质量工程是坚持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现.高校实施党员质量工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优争先活动的重要手段.高校实施党员质量工程是落实《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党员质量工程包括党员理论学习制度、党员发展后再教育体系、入党答辩制、发展程序的监督机制等重要内容.

2.积极开展党支部特色申报工作,创新党支部活力.遵循“项目化申请、过程化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原则,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实效和具有可推广价值的党支部(小组)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相适应的生动活泼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3.创新设置“功能性”党小组,发挥党小组学生工作中的协同功能.根据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类型的“功能性”党小组等,根据不同类型的党小组,开展相关的读书、学术、学风、文体等活动,以此加强党员间交流、沟通、学习.加强党小组与学生社团的联系,协同参与学生工作管理.经常性的加强与学生会、团总支、科协以及志愿者社团的联系,通过与学生社团交流,参与学生工作来,增强党支部、党小组在学生工作的协同管理作用,让更多的党员参与学生工作管理中来.

(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科研活动与革命教育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利用寒暑检测三下乡调研、社会实习等方式主动了解社会、怎么写作社会,多做好事,关爱他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经常性的开展“文明礼仪进课堂”、争当“感动校园人物”、争创“优良班级”等各类群众性的创建活动,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校园文化等多种公民道德教育资源,进行国情校情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文体活动,积极创建文明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怎么写作他人的情怀,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党支部和小组主体意识培育中的协同管理作用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怎么写作的组织,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大学生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班(年)级事务管理,努力维护学校的稳定.支持、指导和帮助团支部、班委会及学生社团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这说明学生党支部是班级建设、学生发展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党支部或小组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功能型”小组的作用,积极开展具有特色、具有吸引力的德育活动,不断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完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