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和终身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30 浏览:44385

摘 要:本文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应融入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本文分析了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关系,并提出了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优秀事迹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认识水平.

关 键 词:体育习惯,小学体育教学,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3.9]

小学阶段是学生体育思想和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应融入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积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持久地参加体育锻炼,使他们逐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一、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目的是培养终身健身者.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学校体育教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和核心,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助于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效的衔接起来.目前的体育教育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这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以优秀事迹激励学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多,当前小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体育课的大运动量的训练存在惧怕心理,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以病作为借口不愿意.在教学中重视以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先进典型事例来教育引导学生.体育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很多,如林丹,体操王子李宁,孙杨,乒坛名将邓亚萍多次勇夺世界冠军的事迹,以这些事例来教育学生:他们的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告诉学生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终身持之以恒,坚持科学的锻炼.他们有一颗为国争光的炽热的心,是他们顽强拼搏、勇于献身的结晶.他们不是神, 同样是一个人,具有血肉之躯,磨练出意志,训练出成绩.作为小学生,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为国争光.要向他们学习就必须有强壮体魄.

(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点,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热爱体育,其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力才会提高,体育教学要新颖,要有趣味性,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1.激发学生体育的热情

教学中结合体育影片,看电视、体育录像、VCD等方法,介绍、讲解古今中外的体育趣闻、体育的起源和发展,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另外,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本校田径队和小足球队在各级比赛中获得的荣誉,并展示比赛时的照片和获得的奖杯、锦旗、奖状.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了体育的热情.

2.丰富课的组织形式.

老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跳远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也是竞技性很强的项目,它贯穿于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各册教材.在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组织一次小型的跳远比赛,评出当堂课的“跳远王”,并不定期地组织“跳远王争霸战”,在学期结束时决出“跳远总霸主”.同时告知学生每年都有这样的活动,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持久、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又如:在上肢力量练习时,单纯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我将学生分组,进行“立卧撑”、“俯卧撑”对抗赛,累计各组完成次数的总和来评定胜负;还能把跳绳、掷实心球等项目同体育达标结合起来,使学生练习有目的,进一步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

3,利用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的各项活动项目本身含有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利用竞争心理的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游戏和竞赛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青少年求知欲旺盛,求胜心切,喜欢鼓励和表扬,按照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可设计带有趣味性和竞赛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

体育习惯是一种自发的、能使人从中获得快乐的行为.所以,老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是围绕踢足球的教学,若一味让学生乱踢,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中小学生因踢足球造成骨折等伤害事故也是很多的.所以,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和体育锻炼是怎样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和为什么做和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老师应按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和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1所以,体育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按照教和学的需要和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老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若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四),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认识水平

体育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一种认知过程.逐步提高学生对身体锻炼的认识水平.自觉的体育意识可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按照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主动地调整运动手段、方法、时间等.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保证自己体育爱好,锻炼习惯的连续性.做到终身参加体育活动.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对学牛身体方面的锻炼,而忽视对学牛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缺乏终身体育的意识.认识不到体育锻炼是终身有益的事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应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白参加体育运动的霞要性.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一般都非常相信老师给他们讲的道理.所以.老师只要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加以引导.比如能向学生讲解经常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能塑造优美的形体,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体闲方式等,并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和益处.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长期以往就会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动作技能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在自我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就为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和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和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还要教给小学生一些体育锻炼的常识.1.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2.要给孩子说明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3.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之,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要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以适应体育改革对体育老师的新要求.在体育课上,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学会自学、自练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最终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