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英语看中国英语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16 浏览:10246

摘 要:回顾审视了印度和中国英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目前中国英语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几点想法和建议.

关 键 词:印度;中国;英语教育

作者简介:俞晓红(1971-),女,浙江杭州人,浙江传媒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49-02

日前,一部名叫《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印度电影在网络上大受好评.影片以三个年青人找寻失踪多年的大学好友为线索,追述了当年在以治学严厉出名的帝国大学求学时的桩桩往事,批判了大学教育不近人情、压抑个性、固守成规的种种弊端.切中时弊而又发人同感的主题,轻松幽默的表现形式,不时穿插其中的搞笑片段,配上与情节浑然一体的美丽风光和动人音乐,使该片既赚了票房又赚了人气,成为继《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之后又一部让人难忘的印度电影.而笔者在被影片打动之余,更是对片中普通印度人——邮递员、出租车司机、保安等随口就能蹦出英语单词大为震惊.显然,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英语的使用就像印度人使用自己的母语一样自然而又理所当然.想到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苦攻英语,校外还补习剑桥英语、新概念英语等,四、六级证书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雅思、托福考高分的也大有人在,可要说大街上、生活中说英语,这在中国可以说是绝无可能的事.震惊之余,笔者查阅资料,搜索信息,力图找出印度英语教学的成功之处,以反思中国这些年来费时费力却又收效甚微的英语教学.

一、印度英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追溯印度的英语教育要从17世纪末说起.印度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治国无力,各个士邦剑拔弩张,国家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英国政府乘虚而入,在印度这个南亚大国建立了殖民统治.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渗透加强自己的势力,同时在本土选拔人才为自己怎么写作,英国殖民者大力推广西方教育,采用英语为教学语言,全面引进英国教育体制,之后又实行英语成绩优秀者优先录用的文官考试制度,这样,英语与个人有了直接密切的关系,成为印度人参政议政、加官晋爵的手段.[1]这些举措对印度社会的各个方面起到了撼天动地的作用,而英语也逐渐成为整个次大陆行政管理和教育新闻方面的语言.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新政府制定宪法,拟废除英语的垄断地位代之以印度本民族语言——印地语作为唯一的语言,这一本合情合理的决定却意想不到的遭到了南方民众的强烈反对:因为讲印地语的人口在北方占96.7%,而在南方这一数字仅为0.1%,若这一宪法成立,南方各邦无疑将被边缘化.为此,南方民众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罢市等,两位者,个别省邦以独立自治加以威胁.时任总理夏斯特里权衡再三后,在全印度电台宣布了政府的5项决定,这些决定包括政府机构继续使用英语;非印地语邦可以用英语与政府传递信息;邦与邦之间的交流可以用英语或附上英语译文;全国文官考试使用英语等,这可以说是英语的胜利,使得它此后和印地语一起,共同成为印度的语言.[2]

今天的印度已经建立了成熟而又卓有成效的英语教育体系:从小学到中学的12年间,大力推广英语教育,全部的私立学校和一半的政府学校采用全方位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广博的英语词汇量和听说读写四会的坚实基础.印度高等院校的学生约70%来自私立学校,理科全部用英语讲授,文科除了个别科目(地方语言)采用印地语(或地方语)讲授外均用英语讲授.印度的大学课堂和英美国家等西方教育一样,教师用英语上课,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学生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的阅读任务,学生自行到图书馆借阅或书店购写.这些指定的专业阅读材料大都是英文原版的,阅读量大,内容新,需要学生大量时间的研读、分析和摘记.期末考试时没有ABCD的选择题,只有五到十个问题,综合了学生平时阅读的参考书目的内容,强调学生对该学科的深入理解、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这样的考试既考查了学生是否踏踏实实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对学生英语的词汇量、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而中小学扎实深厚的英语基础保证了大学生们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英语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动向,为走向欧美就业市场做好了全面的准备.近些年来印度的软件外包业、怎么写作业和宝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异军突起,带动了印度整体经济的崛起,英语,或者说是印度式英语,就是印度进入国际市场的金名片.摩根斯坦利全球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就曾断言,印度经济发展的三大优势即高学历劳动力、信息技术专长和流利的英语.[3]


二、中国英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当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大力推广英语的时候,中国大陆也正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虽然这场运动最终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告终,但此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学习西方语言和技术,对后世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等思想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的清政府正式颁文提倡西学,开设了京师大学堂和京师译学堂.中华民国时期,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颁布“壬子学制”,规定在条件允许的地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主要是英语和日语),每周三课时,中学的外语为必修课.这一阶段是中西文化强烈碰撞、冲突和交流的时期,是中国人自我意识和思想自由程度觉醒的时期,[4]也造就了一大批无论学识和思想都堪称大师的人才.建国前三十年,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直接用英文上课,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完成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大学里数理化学科的教材很多采用英文原版的,英文报刊也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因为政治原因,英语课程时间遭到了极大地压缩,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国际大企业纷纷入驻中国大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迅猛发展需要有大量的外语人才.1978年,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提出了英语教育从小学开始的“一条龙”计划.从此,经历了一百二十多年曲折历史的英语教育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再次走上了正轨.198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了理工科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自此,“大学英语”开始逐步替代“公共英语”这个名称.1986年又通过了文理科本科通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7年,国家教委公布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和样题,并首次举行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995年7月和1996年7月,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先后发布了英译汉、听写填空(spotdictation)、简短回答问题和复合式听写等新题型.1999年,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