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955 浏览:14517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战”等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课前准备:1.歌曲《为了谁》的磁带、解放军官兵抢险的录像.2.影片《大江保卫战》片段.

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歌曲导入.

媒体播放歌曲《为了谁》,声音渐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是为谁写的吗?那么为什么要歌颂他们?(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借助音乐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渲染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震撼,让他们迅速走进文本中,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大江保卫战主要写了哪几件事.⒉检查初读效果.分组出示词语朗读.指名读、齐读.请你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三)精读感悟,深入理解.

画面一:危急险情.播放影片《大江保卫战》片段.谁能说说你看到的情景?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能读懂些什么?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洪水的大、猛、灾情严重?你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交流.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理解“日夜兼程”.指导朗读.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等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画面二:抢险护堤.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子弟兵是怎样保住大堤的.用“——”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再读一读.学生默读,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用好课后练习题,让学生静静地读、默默地想,拿着笔批注式的阅读,是阅读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保障.这就加深了阅读理解的程度,学生思维也更加深刻.]


全班学生交流:

预设板块一:了解子弟兵救援神速.出示: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等出现了.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读句子思考后交流.练读、指名读.

预设板块二:体会官兵们奋不顾身.出示: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段鲜活的文字,你又能从中体会出些什么?学生思考后交流.[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抓住关 键 词语,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终于保住了,此时官兵们怎么样?联系上下文理解“鏖战”.出示战士受伤情况的一组数据.此时,你想对这些解放军官兵说些什么?播放抢险录像.你们面对可敬可亲的子弟兵,又想说些什么?出示: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预设板块三:感悟战士的乐观情怀.此时,子弟兵已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听,狂风更加呼啸;看,暴雨更加猛烈;望,巨浪更加翻腾.这时的战士们怎么样?让我们一起高喊——出示: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谁能简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读,学生评价.子弟兵面临的困难是狂风、暴雨、巨浪,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多么乐观的子弟兵呀!让我们一起高喊——(齐读)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学到这儿,我想大家都能读懂这句话.出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请联系上下文读读这句话,与同桌交流一下.指名回答.战士们用勇敢、乐观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深情朗读,读出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四)回顾歌曲,升华情感.

《为了谁》背景音乐起.同学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用自己顽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现在,你知道子弟兵到底是为了谁吗?[设计意图:课始,学生在音乐中走进文本,为学习本课铺垫情感.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后,在音乐中情感得到升华,更深入地理解了子弟兵全然不顾护住大堤到底为了谁?]

(五)指导写字,反馈评价.

出示生字:“兼、赛、崩、扛”.⒈分析字形.⒉教师范写.⒊学生调整写字姿势.⒋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⒌写字展示,及时反馈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识记字形,掌握汉字的结构,体会汉字的优美,进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六)课后作业.

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⒉搜集抗洪抢险中,让你感动的故事,跟同学们交流.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