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在澳洲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974 浏览:152658

应英国救助儿童会的邀请并受全额资助,笔者随中国特殊教育考察团于5月中旬对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悉尼两地的特殊教育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和学习.

一、关于教育改革和双语教学

教育在澳大利亚被视为经济增长的生命线.为进一步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加快教育发展,10年前,澳大利亚进行了一场旨在实现“校本管理”的教育改革.主要内容是:学校自治,教材自选,教法自主.联邦教育部只在宏观上制定有关法律和政策,放权、还权给学校.这在客观上为尚处于争议阶段的“双语教学”和“双语双文化(聋人聋文化)”等理念的存在、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双语教学是我们此行考察的主要方向.通过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门官员介绍及我们对维多利亚聋哑学院(Victorian College for the Deaf,简称VCD)等8所特殊学校以及墨尔本大学聋人研究中心等参观访问,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令人印象深刻.一般而言,经过语言或双语教学训练的孩子,70%能够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其要义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 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根据州教育法规要求,家长在“校本管理”的决策机构“学校管理委员会”中,必须占有半数以上席位.联邦和州政府对于公私立学校的财政支持主要是通过向家长发行“教育券”来实现的,就是说,家长和学生愈是认可的学校,可能得到更多的经费资助.因此,家长和学生的“学校评价”就变得举足轻重.“聋儿学习口语还是手语或是二者兼顾,取决于家长和孩子而不是我们校方,当然,我们会积极地给出我们的建议.”VCD校长Therese Pierce博士说.大部分学校专设家长宿舍,免费提供给陪读的家长使用.

2. 注重突出孩子的地位.不论在悉尼皇家盲聋哑学校还是在墨尔本的聋儿学前训练中心,所有到访的学校,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里的孩子处于主体地位、中心地位.试举一例.在悉尼贝克特教学校,我们观摩了12年级的英语双语课.教室里严格地说,没有讲台,师生在一种“圆桌环境”中进行教学.由口语和手语老师念过一段课文后,包括6位聋生在内的20名同学自愿分成4个小组展开讨论,此时老师在一边巡视,偶尔也被邀请参加学生的活动.问题的答案最终由学生自己得出而不是老师.有一名女生,黑头发黄皮肤,无论听课还是讨论,始终文静地坐在位子上,一了解,果然是刚从大陆来留学的.

3. 注重营造儿童的氛围.这里的校园和教室,处处布置得充满了童趣.在悉尼皇家盲聋哑学校,见操场上大树下集了一堆堆树叶,考察组好奇地问这做什么用?老师告诉我们,可供孩子们课外嬉戏.教室里,地上的玩具杂乱无章,墙上贴得琳琅满目,如果用大人们“干净整洁、置物定位”的标准来看,结论必然是不讲规矩无序荒唐.但我们从孩子们活泼灿烂的脸上能够读出这样的环境才真正是他们的王国、他们的乐园、他们的世界,他们陶醉其中,纵情其中.入学第一年,学校都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来安排教学内容,真正体现“寓教于乐”.

4. 注重聋儿的早期干预.澳大利亚发达便捷的医疗体系和普及全民的健康意识,是聋儿听障检测、听力鉴定以及助听器、人工耳蜗装配等早期干预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新南威尔士的吉姆帕蒂森聋儿早期鉴定中心,我们考察组一行详细地询问了聋儿早期干预的全过程.科学与实践已经证明,聋儿语言康复,必须遵循人类习得语言最佳时效的自身规律,逾期则劳而无功.智障、精神疾患和肢残的康复可能也可以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但针对听障的语言康复,则绝对是愈早愈佳的抢救性工程.


5. 注重培养生存技能.在悉尼罗伯特养护中心,我们见到了聋儿自己编织的小钱包,自己绘制的美术作品,并且明码标价,客人可以购写.在托马斯帕蒂森初级特殊学校,有专训智障孩子日常起居能力的模拟家庭环境,几名学生正在认真地学习打扫卫生和洗菜做饭.

6. 注意培训手语教师.墨尔本大学特殊教育中心不仅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耳蜗,而且常年面向特殊教育老师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并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我们参观的学校中,大部分都具有承担培训进修教师的任务.手语教师与健听教师一样,也必须持证上岗,而且定期轮训.许多特教学校还面向家长进行手语培训,或者是上门指导,或者通过网络实施远程教育和交流,其费用由政府承担.同时注重对手语的规范性研究,不断丰富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语言词汇.

另外,这里特别注重对孩子融入主流社会的鼓励和引导,诸如帮助他们识别社会标志,在公众场合与健听人大胆交流等等.还注重吸纳社会资本.在私立托马斯帕蒂森初级特殊学校,我们和校长Maree Madden女士算了一笔账:该校一年总支出在160万澳元,其中25%来自政府,收取学杂费5%,其余70%依靠学校基金会向社会募集.去年,他们举办了一场类似我们大陆的“慈善晚宴”,募集了10万澳元,相当成功.今年将继续筹备.

二、澳洲之行的启示

1. 应坚定不移地支持双语教学.依据听力损失程度的不同实施双语教学,从方法论角度上说,即是因材施教.宜口则口,宜手则手,这本来不需要争论.单一的口语教学,只适应于有残存听力的孩子,比例一般在20%左右,国内外水平大致相当.70%以上的孩子,在没有显著语训成效之后再进入聋校开始学习手语,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代价巨大的弯路.

2. 应加强双语教学研究.澳大利亚关于聋人教育研究早在1928年就已经开始.目前有关残疾人教育方面的研究型期刊就多达百种,出版的各类书籍更是琳琅满目.在国内,不论研究意识还是研究水平,都亟待强化和提高.目前我国的手语语言学地位尚未得以确立,除了世俗偏见之外,手语自身词汇不够丰富、语法不够规范以及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不相统一等则是主要问题.

3. 应该坚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比较而言,我们的师生之间有点像领导与群众的上下级关系.老师准备了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孩子只有按老师意图回答问题的权利而没有“试错”、“提问”甚至“反问”的自由.看到异域的孩子那么自信,那么舒心,那么大胆,我几次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我们的老师热爱孩子,这一点不容置疑.但为什么孩子胆怯自卑甚至还怕我们呢?在过于严肃过于压抑过于早熟的环境之下,恐怕培养其自尊都属奢望,更不要谈什么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了.当然这不仅仅是特教的困惑.希望我们的学习环境能够宽松自由一些,能够多姿多彩一些,家长要“藏起一半母爱”,老师要少一分严厉.

4. 应善于发动和接纳社会力量来发展我们的事业.我们不但要做人道主义的实践者,还要善于团结和联络社会力量.特别是今天,有许多企业正试图在公司与公益之间寻求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我们可以大有作为.

5. 应加大对特殊教育的财力投入.要坚持两点论.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财政对特殊教育的更大份额的预算,另一方面,也要寻求社会力量的关心和支持.缺少教育,既是残疾人贫穷和受歧视的原因,又是残疾人贫穷和受歧视的结果.朴方同志曾经说过,今天的残疾儿童如果不能接受较好的文化教育,那么,20年后,他们仍然无法摆脱贫苦.因此,重视特殊教育才是最根本的扶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