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的短文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007 浏览:152658

建筑是一种力量

建筑是一种力量,并非仅仅意味着只是一件作品.

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扩建卢浮宫博物馆的时候,参观卢浮宫博物馆的年均人数已经低于100万人次了.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青年已经十分美国化,谈法国文化在所谓的时髦阶层的眼中是件可以大加嘲讽的事.

密特朗力排众议邀请没有法国文化背景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来主持设计的决定,深深刺痛了业已麻木的文化艺术界.并由此引发了涉及法国所有阶层的关于文化的大讨论.随着贝聿铭出乎意料的设计方案的出笼、建成并且获得巨大的成功,密特朗成功地让法国民众重新回到博物馆并不自觉地找回伟大法国文化的自信心,从而将走向美国化的轨道改变方向.

建成当年,参观卢浮宫博物馆的人数就达到了500万人次.2003年更达到了惊人的750万人次.当博物馆决定再次扩容,希望2010年可以达到900万人次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还记得当年报章上对密特朗把卢浮宫年参观人次定在每年500万人次这个目标的讥讽和嘲笑.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会形成如下的思维定式,即建筑活动意味着浪费的大兴土木.但是,经过精心筹划的建筑活动不仅给社会提供一个功能的载体,而且由于建筑本身涉及了社会学、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媒体等诸多方面,而具有了推动城市区域发展的能力.所谓GOODARCHITECTUREBRINGSGOODBUSINESS就是这种现象的注解.简单地把建筑看成功能的场所(居住)、某种象征(标志性建筑)、某种商品(房地产)、都是一种简单思维模式下的教条理解.

2006年以前去苏州玩的人有几个会了解苏州博物馆随着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建成,越来越多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参观,也带动了平时几乎不去博物馆的人去苏州博物馆.苏州在使用将近100年的明清遗产后,用新建筑找到了一个吸引人的新焦点.从选址到建成,围绕这个嵌在拙政园边上的新建筑的争议就没有停止.但这一切都掩盖不了她在文化影响力上的成功.

所以,建筑就是一种力量.

城市特色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这20多年的建设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在巨大成功之后,及时总结高速发展中忽略的东西和教训是有必要的,也是为下一步发展做铺垫.


空调、汽车和普遍意义的规范加上高速发展的经济,已经将城市之间的形象差距缩小.中国各地的城市面貌开始呈现出均质化的现象.均质化的城市形象削弱了城市的文化影响力,而将城市简单地变成社会活动的功能性的区域.

不管地域、人口结构、经济、气候、几乎所有的新区规划都呈现功能的相似性.而老城作为落后的象征被摧毁性地改建,许多历史名城徒有历史名称而面目全非.在消除城乡差别的同时也在消除城市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毁坏二次发展的机会.

从伦敦、纽约、、巴黎这类国际化大都市到所谓的浪漫的地中海小城,吸引人的是这些城市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开放但保持各自不同的城市特色.如果上海丧失了成型于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特色而成为所谓小纽约,小巴黎,又怎么能够吸引在上述大都市里生活的人呢在满足了功能性的普遍需求后,对文化的差异需求才是更大的经济动力.

苏州,东方威尼斯.重新获得了经济的巨大成功却丧失了城市特色.苏州,伟大的园林杂处在被割裂的城市语境中显得孤独,原来这些园子是多么谦逊地隐藏在市井中而现在,市井变成新城市,园林便尴尬地暴露出来.苏州的嘈杂和繁荣像个小型的上海,也让从其他地方过来的人怅然所失.20年前,苏州是向外国游客推荐仅次于北京的旅游城市.现在,对年轻的一代人而言,苏州是个经济奇迹但不是旅游必选地.现在,他们去丽江.丽江因为开始之初无意识保留的城市特色而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城成为中国最浪漫的城市.

改革20多年了,立足改善基本功能需求的经济发展总要转到能提高文化需求的发展上来.在这个大背景下,城市只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和形态特色,才能适应更高级的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所以,城市特色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观念也是经济的动力

卡塔尔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了阿拉伯世界光辉积极的一面.阿拉伯王子跃马点燃火炬的形象已经成2006经典镜头.联想到另外一个新兴城市,阿联酋的迪拜.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少部分人的观念变成社会共识时,观念可以是经济的动力.

30年前只有少部分的西方人有所谓的环保意识,他们出于理想而不停地与忽视环保的社会现状做斗争,并不厌其烦地向漠不关心的大众做宣传,在许多人眼中,他们就是现实的堂吉诃德,不会有结果的.现在,环保的理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成为指导社会生产和怎么写作的准则.当我国废气排放标准向欧洲标准靠齐的时候,我们才模糊地意识到与生活现状看上去有些脱离的观念居然也可以成为经济的动力.

20年前,阿联酋的国王开始实施迪拜计划的时候,国内外都认为这又是一个石油富翁的天方夜谭.一个人口100万人的城市居然要建年吞吐量为2000万人次的机场来配合一系列疯狂的建造(包括阿拉伯塔、七星级酒店).国王的观念可以强行执行成为社会共识.但现在,民众已经自觉地接受了这个观念.迪拜成为东西方航空路线上必停的一个枢纽.当石油越来越少时,阿联酋并不担心,他们把有石油时的财富变成了一个可以吸引所有目光的新财富.差不多同时,卡塔尔也走了相似的道路.当火炬被点燃的时候阿拉伯人看到伟大文化的复兴和可以期待的光辉未来.

我们的视野如果能够脱离单一的生存模式,更宏观地去思考,会有不同以往的观念出现.加上中国人固有的执着追求,一定能够形成推动经济的新动力.

伟大的建筑

建筑学的专业评价与其他行业对建筑的评价是有所不同的.一个有文献或文物价值的建筑在建筑学上的意义可能是普通的.上海的外滩是上海的象征,也为大众所喜欢作为城市记忆的图像表达,外滩的典型图景被反复运用出现在各种物品上而最后成为象征.但从建筑学的角度在世界的视角中,外滩的建筑只是那个时代普通的但施工精良的建筑.

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可以用来作为建筑在建筑学意义上好坏的判断标准.同样建筑学的普通意义也不能掩盖一个建筑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功.只不过我们在评判的时候不要将两个标准混淆起来.

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上海还算不上伟大的城市.因为能够载入建筑历史的建筑几乎没有.综述摩天楼的发展历史,金茂大厦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塔的造型元素升华成一个象征经济振兴的摩天楼新形式,也许可以进人建筑学课程教育.少数遗留下来的历史名园则只能作为苏州园林的补充而见之史料记载.北京,因为伟大的故宫,从建筑历史出发自然算得上伟大的城市,但同苏州一样由于太多粗制滥造的所谓新建筑破坏了城市面貌,那从建筑学角度看,还是平庸化了.如果上海和北京要在建筑学意义上像伦敦巴黎,纽约那样伟大,就需要在一个严格讨论过的规划基础上,尊重历史遗产,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新的建筑形态.把结台历史遗产和创新的观念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双核动力.

作为建筑师,我们经常被要求设计出像外滩那样有价值感的建筑,这是种自我束缚的要求.外滩代表了一种稳定的审美取向,这本身没有问题.但稳定的审美取向成为普遍观念后,容易限制有创新倾向的艺术探索,这才是问题.所以我们应当从习惯的审美取向中暂时脱离出来,宽容地尝试创新的东西.稳定不应该束缚我们的视野.也许这时候,伟大有价值的建筑就会悄悄诞生了.

建筑不仅仅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在建筑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是个陈词滥调.而这个陈词滥调反复使用说明非专业的大众对建筑的理解已经落伍.

如今的建筑不是几个泥瓦工,木工就可以完成的.越来越多的科技已经成为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建筑也从单纯的构筑空间走向了技术复合体.现在,建筑以从未有过的生动景象来丰富自己.

最简单的例证是灯光照明在建筑上的运用.发展到现在,灯光从在夜色中照亮建筑的这个功能性目的出发,已发展到将建筑变成灯光展示新的图像的背景.上海浦东的震旦大厦在夜景成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以相对普通的位置和高度与东方明珠分享在陆家嘴夜景中的荣耀.在灯光的变换当中,建筑仿佛脱离实体而具有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气质.

更专业的例子是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法国的阿拉伯研究中心.立面上类似与照相机镜头光圈开合原理的遮阳构件,可以根据阳光自动调节遮阳构件的孔径.一天中,这些构件按光感应原理通过自我调节形成了一个变化的立面,丰富而趣味十足.

就连建筑材料本身也有了变化的特征.如液晶玻璃,通上电流,可以变成不透明.视觉的透与不透完全在自己手中的开关上.在韩国电影《谁都有秘密》中可以看到李秉宪的居室玻璃就采用了这种材料,通过简单的开关来控制透与不透强化了故事的戏剧性.

现在,巴西已经出现了可以360度旋转的大楼,建筑也在用自己的模式语言谱写自己的乐章.

我们不知道将来的建筑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越来越生动活泼和不可思议.

文化和绿化

绿化被重视是件好事情,但矫枉过正就不好.

现在对绿地的使用是严格控制的,任何商业的侵入均被视为对公众利益的侵犯和不道德的.绿地的经营在这种思维下是几乎不存在的.但维护绿化需要费用,绿化区域本身又不产生效益,两者形成矛盾.因为有过商业规模的失控而毁绿的深刻教训,所以形成现在一刀切的规定.但越来越多的绿地大片大片纳入城市肌体,只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简单户外活动场所,更多的绿地还不能使用,同时道路越来越宽,绿化带也越来越宽.道路和绿化把街区分割成一块块独立的区域.到了晚上,绿地在白天的迷人景象变成城市管理的盲点,结果绿化变成隔离的景观而不是为人怎么写作.

在上海,公园的夜经济成为这个城市夜生活的特色之一.以静安公园为例,在静安公园深处有一个临水的两层建筑,是个餐厅和酒吧.静安公园的门口广场也成为中档品质的景观餐厅、休闲茶座的聚集地.在晚上,这里有音乐、灯光、美食、朋友,景观丰富了区域的夜生活;到了早晨,公园又还给了社区的老年人.中午是白领休憩的场所下午则又有游客享受城市的宁静,绿地的效用发挥到极至.绿地和城市文化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绿化变成一种让生活环境质量和文化质量都更好的文化现象.

在现在的规划中,将新的建筑通过绿化排除在历史遗迹和著名景观之外.历史遗迹和著名景观便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不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是文化的供品,供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当文化因为绿化的缘故退离著名的景观越来越远的时候,城市生活就缺乏完整性.

你们想想,伟大的文章和诗歌如《黄鹤楼》以及《岳阳楼记》都是在与景观紧紧联系的建筑上产生的文化精品.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绿化可以脱离单纯改善环境质量的角色而成为文化的重要元素.

节能不是万能

现在许多楼盘以节能作为销售卖点.并冠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名目来表明其选用技术的先进性,这是个误导.节能技术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目前没有所谓普遍采用的生态技术,由于水文、天气、地质和资源的差异性不同地域的节能技术会有不同方向和策略.所以说节能技术是一个特质化的技术而不是普遍技术.

比如,在德国,房屋的自然通风往往是通过24小时新风实现的,这需要连续供电.对大多数以火力发电并且电费不菲的中国城市而言,是在更大层面上的不节能.而中国人的居住习惯不喜欢封闭在一个密封的环境里,在中国,自然通风的节能技术选择就需要采用更符合中国居住习惯和能源现状的手段.又如流行于北欧的地源热泵技术,非常适合独立的别墅,但对大型的居住社区就不合适了.又在有的楼盘里,提倡节能技术的目标是恒温恒湿.但恒温恒湿在事实上割裂了人与环境的联系,降低了居住的舒适度,不利于人的适应能力和健康.节能技术的目标是在低能耗的基础上减少环境剧烈变化对人的恶劣影响.恒温恒湿的口号是虚检测的舒适指标.室内环境要与自然环境相联系,才能在微环境上作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点上,大多数的中国人秉承传统文化的智慧是能够理解的.而西方许多基于隔离人与自然,而立足建立新环境的节能技术是不适合中国的.

不过节能技术的提倡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我国迈向节约型、集约化社会的可喜一步.但我们不能神化现有的节能技术,现有的技术达到更好的为大众怎么写作还有很长的路好走.一定要有政策的大力支持,节能技术福利大众是不可能因为几句口号就完成的.

套用一句俗话,节能不是万能,但没有节能万万不能.

保护不是限制发展

上海新天地不是老建筑保护,而是老建筑的再开发,不足以作为保护建筑的范例来讨论.现在有许多地方,把建筑保护和建筑再开发两个概念混淆起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混乱.

建筑保护是保护有历史、文化、文献或建筑学意义的建筑物.保护是有等级的,对于有国家文物级别建筑的保护有专业的规范和手段以及国家资金.而次等的建筑保护成为空白,严格的规范、舆论、极端的保护学者对任何有现代色彩的技术和建筑物都加以排斥.可是空调、电灯、卫生设施这些不得不加入的设备与他们极端的观点形成讽刺,加上资金空缺让这些建筑成为鸡肋.保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可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这需要在观念上加以转变.通过功能的置换和再开发、精细的技术手段的介入和把经营权转到民间来复兴保护建筑.许多欧洲的保护建筑就是这样的,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精致型酒店就得益于这个政策.江南地区和北京有许多这样的资源,完全可以释放出一部分来丰富商业和文化资源.

至于老建筑的再开发,不只有新天地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文化背景,制定不同的商业和文化策略,可以把历史记忆作为老区复兴的人文前提从而达到资源的组合和再利用,维系了城市的发展历史,保持了特色,振兴了经济.欧洲的小城就是利用了老建筑,吸引新兴物业如酒店、设计产业(带来了房地产的新业态如LOFT)、旅游和其他无烟工业.

历史建筑设计的难题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包袱.如所谓风貌保护区严格的建筑风格的控制,在老建筑周围不得不形成大量的赝品,反而降低了风貌保护区的价值.苏州在拆除了大量的建筑后又建造了大量所谓符合风貌保护的建筑,反而不伦不类.那些新建筑在体量上已经破坏了城市面貌,却在建筑细部上装饰着不加推敲的所谓节点.比之拆除,是另一种对风貌保护的谋杀.我们在欧洲的街头,经常可以在历史年代大大早于我们城市的街区看到崭新的建筑与之和谐共存.认真的新不是破坏而是加强城市特色的戏剧化手段.你看《007――明日帝国》这部电影在片头007就是在古老的街头追击罪犯时,闪过FRANKGEHRY设计的解构主义杰作――像闪闪发光的鲸鱼那样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正是这个与历史名城文脉毫不相干的建筑把毕尔巴鄂变成旅游胜地.

所以保护不应该限制发展.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关键在你有什么样观念和态度.

作者:俞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