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43 浏览:31546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在国际社会也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发展战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目标和前景,是认识现阶段中国发展基本走向的钥匙.为此,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的主题,成为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热点话题,其中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国工业化的难点与前景、中国的城市化难点与对策、―地方财政关系与地区协调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年与对外开放等热点问题的论述引入关注.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金融改革中许多微观问题没解决

金融改革包括很多内容,很多人都强调从宏观经济方面来解决,但我想特别强调金融改革特别是银行业微观方面的改革.

1、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商业银行的运作是计划趋向还是市场趋向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已经非常过时的问题,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解决.大约十年前,就是十届三中全会的时候,确定了国有商业银行要全面向商业化转变,完全不承担政府存贷款.经过十年的改革,政策性的业务确实已经大幅度的减少,但是也并没有完全消失.在贷款的方面我们还有一些名词并不是非常市场化的,比如说扶贫贷款、再就业贷款等,但是总的来说这在银行资产方面占的比率是非常小的.但是除了政策性贷款,还有其他政策性业务还仍旧存在,比如说政策性担保、政策性收购兼并、政策性债转股.虽然看起来不是一项太复杂的工作,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

2、市场定价还是政府定价是最基本的微观因素.对金融产品来说主要涉及利率和税务,对工业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对产品的定价的权利要由市场定价这个基本的问题,在银行业也并没有真正做完.方面有非常明确的提法,叫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这项改革.形成正确的竞争环节就可以由竞争者来决定,但是在中国我们还要非常注意一点,就是在存款利率上往往有一些“高薪揽人”的现象,这是风险性很大的.因此,在放开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资本输出率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配合.

3、金融企业的基本的制度创新.这里涉及到竞争的关系和市场准入的关系.和一般工业企业有近似之处是,90年代初期工业企业搞了转换经营机制和自主权,但是金融业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差.金融企业在用人激励机制上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在市场准入方面有比较多的限制.当然这也是为了风险方面的考虑,但是我们现在的金融组织结构不太利于像农业和小企业的信贷怎么写作,这个方面也是和金融政策有关系的.

4、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改革.这是所有类型的企业都面临的问题,银行业在这方面也是比较突出的,这关系着股权结构的问题、大型商业银行的明确的目标、激励机制、外部审计机制、会计标准等基本的改革.二、中国工业化的难点与前景王春正(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难点、对策与前景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探索并将继续为之奋斗地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就提出了工业化的任务,至今已为之奋斗了半个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从总体上看,我们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工业化的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加快完成工业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去年底召开的中国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当然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与其传统工业化道路有一定的区别,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遵循工业化的客观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的特点,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要真正做到这些,难度是很大的.

1、所谓科技含量高,就是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过程中,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从世界的发展历史阶段看,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进程都是与时代紧密相关的,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了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成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化的出现,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不仅使传统产业迅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能,为我国加速工业化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只有把信息化和工业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业化.

2、所谓经济效益好,就是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中国在推进工业化初期,经济底子薄,总量小,快速的扩大经济总量,解决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是经济工作中的首要问题.但是,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不能只注重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世界范围经济贸易和资金技术流动日益加快,各国的经济和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国际竞争也是日趋的激烈.如果我们不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不注重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很难取得巨大的进步.

3、所谓资源消耗低,就是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一些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很大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但从中国的资源情况看,一些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高,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加快工业化和保护资源之间的矛盾自始至终都是存在的.如果我们继续采取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们的工业化就很难继续下去.因此我们要汲取世界上一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所谓环境污染少,就是在加快工业化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降低环境成本,推动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少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沉重的负担.中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关于正视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并做出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和工业化的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不少地方环境和生态情况恶化的情况没有解决,水土流失的面积也较大,如果我们延续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老路,不仅不符合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不利于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5、所谓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就是在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并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偏重于依靠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往往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目前,中国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当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巨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大量进入中国,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我们在工业化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地矛盾,这不仅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所以,根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我们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当中,需要努力做到“三个坚持”:第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第二,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三,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年与对外开放

吕福源(商务部部长):在扩大国际经济合作中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贸易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市场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在未来二十年里,仍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2002年,中国消耗钢材相当于全球产量的四分之一;用掉水泥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高速公路已增加到2.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用户超过4亿户,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5910万,居世界第二位.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达到10698亿美元.2002年,中国进口2952亿美元,增长21.2%,当年新增进口额517亿美元,其中从亚洲地区进口增长了29.3%.

近两年世界经济的发展陷入低迷,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据国外专家测算,2002年,中国经济的增量相当于全球经济总增量的17.5%,贡献率仅次于美国,中国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9%.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第一年.过去的一年,中国对外开放不断的推进,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稳步发展.2002年,中国实际吸收外资527亿美元,增长12.5%.

过去的一年,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2002年,世贸组织中影响最大的贸易争端是美国对进口钢材实施201保障措施引发的,这一争端牵涉到欧盟、日本、中国和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一个又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保障措施之后,中国作为一个新成员,也行使了应有的权利,实施了保障措施.但是我们并没有采取保护主义的做法,而是按照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公平、透明原则和市场经济的机制,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进口了2910万吨钢铁,增长14.1%,成为全球第一大钢铁产品进口国,为缓解这一全球贸易争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过去一年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预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必然选择.今后,中国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而不懈努力.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怎么写作贸易,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实现贸易双赢.今年1至2月,中国货物进口达548亿美元,增长57.1%,按此规模发展,未来3年中国的货物进口将达到一万亿美元,相当于过去5年的进口总额,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必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将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随着东西部地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为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提供更大的商机.

中国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怎么写作业.这些都将为外商来华投资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和支持更多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开展平等互利、形式多样的经济技术合作.截止2002年底,中国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达6960家,中方投资金额近100亿美元,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增加当地的就业和税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多种和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四、中国的城市化难点与对策

汪光焘(建设部部长):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

2001年我国城镇化比例已达37.7%,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城镇化中有如下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要正确认识流动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的流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劳务的需求和工作岗位的提供,为大量农民进城提供了机会,城市中仍然需要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的就业岗位.农民和其他流动务工者,是城市的纳税者,对城市政府和每一个城市户籍人口都有贡献.另一方面来看,目前进城人口已经在城镇生活,基本上已经享用了城市的设施,城市政府不能忽视这些群体的需求,如果不正确的引导,会导致类似有些国家出现的现象.我国的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了这类人群的聚集区,造成了城市生活各项设施的巨大压力,也使我们今后为消除和改造这些地区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它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全面发展.

2、城镇密集地区和大城市都市圈的问题.所谓的城镇密集地区就是指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密集发展的地区,我国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由于产业空间、基础设施乃至文化的相互联系形成了都市圈,都市圈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的问题,随着机动化,特别是高速公路,大量交通设施的建设,中心区人口向外迁移已经有苗头,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或多或少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这就是城市的郊区化倾向的问题.大城市周边,以居住为主的边缘集团的产生,就是城市中心经济扩散,或者称为中心带动的结果.从大范围来看,中心城市的大发展,也带动了一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在沿海发达地区,不受行政地域的限制,跨地域的都市圈的群体出现,这样的群体形成了城镇密集地区,既可以解决大城市中心区域所不能得到的生活环境,同时又顺应了大城市中心区域快速带动其周边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都市圈的发展,应当纳入统一规划,要着重考虑环境、交通、通讯等条件的建设,更多的为人们创造便利的条件.

3、土地问题.各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必然使用土地,从城市聚集的效应来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人均60-100平方米.随着地区性人口的不断增长,东部地区城市和镇的土地需求要比中西部地区更加集中.东部地区与部分中西部地区作为国家农业和农作物主产区,保护耕地和城镇发展用地存在着供需矛盾.当前,我国所谓的城中村,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我觉得,研究城镇化过程的土地流传问题,有三方面需要考虑,一是要充分考虑征用土地的占补平衡,按照人口的流入、流出以及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分类确定不同的占补措施,处理好城市和镇的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二是研究农民集体土地作为非农业的土地流传和征用土地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三是要从生态环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认识,城市的空间和布局,,既要重视经济的效益,也要重视环境的效益和社会效益.

4、关于适应小城镇发展的财政政策.我国人口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向乡镇企业和农村怎么写作业转移,从农民的支付能力和承受能力来讲,应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的发展,应当研究动力机制,应区别东中西部和小城镇自身的位置来确定.当前主要有县以上政府为主的财政单位,发展财政基础设施资金,由地方筹措.有利的一面是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但是同时存在着污染企业的转移、土地的随意使用等弊端,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行政机关决策、执行往往相互竞争和制约,发展混乱.大城市向外扩散的居住地区,如果不属于大城市的同一财政,规划布局难以实施.大城市的周边以居住为主的城镇,没有税收来源,也就没有财政来源,势必影响发展.因此小城市的发展动力机制,除了需要骨干企业或者大项目来打动以外,还必须由上级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发展.对于面向广大农村怎么写作的小城镇,发展教育、科技和面向农村怎么写作业,应当如同扶持农业一样,给予财政政策的支持,应当为农业产业调整的组成部分.总之,东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各有特点,是省一级政府应当研究的问题.

5、关于城镇化水平的计算方法.现在城镇化水平的统计计算方法是以户籍管理为依据的,结合考虑了人口流动有关因素确定的,具体讲是以城镇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为分子.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际上已经对城镇化水平统计方法提出了新的问题,对照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也明确的提出了城镇化不同于城市化的概念.我理解,一是明确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作为计算这一项,而不是以城镇居住地为对象,要联系我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同时,自己和家庭可以不放弃土地,另外一种情况,不少农家的耕地已经由外来人员所承包耕作.二是传统的农场、林场,长期以来具有城市户籍人口的待遇和生活供给方式.既拿工资、吃计划粮等,实际上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本不应该计算在城镇化水平中属于脱离一产的人口其中.对比我国有关省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时就会发现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我认为跟统计方法有关,城镇化水平应在一定的区域里评价.

五、―地方财政关系与地区协调发展

楼继伟(财政部副部长):公共财政只是弥补市场缺陷,不能替代市场力量

1、增长与均衡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对矛盾.均衡是相对的,而非均衡是常态的.经济增长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力、资金、技术和制度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在地域上是不均衡的,决定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经济增长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面上,这些地区通过有选择的吸收加速资本增长,资本运作也产生同样的影响,发达国家相对比较高的投资组合收益与安全性导致资本流向发达地区.从非经济因素来看,发达地区的公共怎么写作,创新优势也产生了效应.可以说经济发展不均衡,是世界各国经济成长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受历史、地理与文化众多因素的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的完善,市场机制的强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将持续.非均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利用有限的资源,迅速提升活力的一种社会选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的地区将优先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效,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看待和如何解决地区差异的问题.


首先,我的看法是生产要素容易产生有效组合的地区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资源配制结果也是不公平的.从自然属性上看,人力资本是生产要素当中最为积极活跃的、流动性最强的.那么不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向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不发达的地区呢,相对较少的人口结合,能够更有效的支持增长,当地的人均收入的水平也会获得额外的提高.事实上,一些市场经济国家实现了地区之间非竞争发展与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相对较小的动态布局.相反的,另外一些市场机制国家试图校正经济的非均衡地区分布.因此关键在于正确的政策,比如说日本,7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在其他的地区人口比较稀少.虽然他的经济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但是人均的收入相当的均衡.应该是比较成功的.

2、公共财政只是弥补市场缺陷,不能替代市场力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是在市场失效领域发挥作用,主要是行使公共职能,将可支配的能源用于对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建立法律基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投资于基础设施、保护弱势群体以及保护环境等等.当然,教育、卫生就不再多提了.

公共财政不应该也不可能改变市场,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通过财政赤字的方式对欠发地区增加投资,以保持经济的增长.否则就影响了财政的可持续性.结果只能增加税收或扩大政府的债务规模,当然其结果,要不然就是使得民间的资金减少,要不然使得利率提高.反过来,财政的不可持续性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论和经验都表明了制度创新与政府的投资对实现经济均衡可能更为有效.因此我觉得,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放宽对民营资本的准入领域的限制,对经济的均衡的作用可能会强一些.由于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与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怎么写作水平与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我认为,从财政角度来看,通过完善政府间的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基础教育、国民保健、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怎么写作的均等化,有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收入分配的公平.

3、国家财政在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方面的举措.94年以来,中国政府在财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了欠发达地区政府的公共怎么写作能力,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怎么写作状况.首先,94年实行了分配体制改革,建立了各级政府主要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其次,去年开始进行改革,实行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都是和地方分享的制度,这场改革的实施是长期的,财政从这个改革当中所集中的资金,本地政府全部用于支持地方的金融发展,这样有利于扩大财政的需求,有助于今后经济的发展.另外,近期实行了政府扩大投资,投资扩大了以后,大量的用于中西部地区.

(本刊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