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原理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048 浏览:104194

摘 要 :该文初步探索了循环经济的界定与设计原则.其中以3K原则为指导的清洁生产是关键环节.循环经济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循环经济;3R原则;清洁生产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管理调控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体讲,就是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以物质流管理方法为基础,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控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动方式和效率,将“资源-产品-废物”这一传统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二、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工艺技术控制.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就是要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节省自然消耗成本.

以延长产品和怎么写作的时间强度为目的的“再利用”原则.即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与后工业社会一次性产品推广相反,循环经济强调在保证怎么写作的前提下,产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利用而不废弃.

以实行清洁生产、谋求高资源废弃物回收率为目的的“再循环”原则.即从输出端在材料选材、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并力争排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以提高废弃物回收率.如回收1吨废纸可以造800千克纸,节约3立方米木材、300千克烧碱和300度电,还可以少排放大量造纸污水.目前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已超过3000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我国再生资源的回收远远低于我国占世界GDP的相应比例.

循环经济3R原则的排列顺序,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思想进步走过的三个历程:首先,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理念终于被抛弃,人们的思想从排放废物进到了要求净化废物(通过末端治理方式);随后,由于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浪费,因此要求进一步从净化废物升华到利用废物(通过再使用和再循环);最后,人们认识到利用废物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实现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导致形成三种不同的资源使用方式,一是线性经济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传统“用完就扔”方式;二是仅仅让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起作用的资源恢复方式;三是包括整个3R原则且强调避免废物优先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方式.显然,只有第三种资源利用方式才是循环经济所推崇的经济方式.循环经济的目的,不是仅仅减少待处理的废弃物的体积和重量,使得诸如填埋场等可以用得时间长一些.相反,它是要从根本上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减少由线性经济引起的环境退化.当然,循环经济也不排斥通过末端治理等方式,而是一种兼容、包容的更高级的经济方式.

三、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其范式要求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体制,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出发,面对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探索新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方法,建立满足需要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区域和循环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方式.这种全新的方式与传统工业经济方式有本质的区别,从强调人力生产率的提高转向从重视自然资本,强调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财富翻一番,资源使用少一半”.决不能将传统工业经济思维方式简单地套用到循环经济上来,循环经济不是对旧模式进行细枝末节的修改、补充和调整,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升华和改造.我相信,在越来越多人将为循环经济呐喊,循环经济必定会在中国扎根发芽,发展壮大,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编辑: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