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监管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05 浏览:56872

【摘 要 】供应链金融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随着金融产业不断电子化以及供应链上企业信息化,线上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实现了企业融资、支付结算和信息怎么写作在内的全面在线解决方案;然而当前我国征信系统现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监管依然存在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解决其信用监管问题就成为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关键.

【关 键 词 】线上供应链金融 风险 信用监管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供应链中,形成了合作生产经营的模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生存的压力,企业与企业的竞争逐步演变为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竞争.然而,供应链上经常存在资金流容易断裂的风险,进而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性,供应链金融正是解决了这个种难题.同时随着金融产业不断的电子化,供应链金融线上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我国的征信系统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的信用监管显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问题已经成为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的瓶颈之一.

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直到20世纪末才逐渐被企业家和学者们发现其现实意义,并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Dan Seanlan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与资金流进行了区分,提出需要在全面彻底掌握供应链过程和特征的前提下,通过集成物流与资金流,借助电子支付手段来实现供应链金融管理;胡越飞,黄少卿在金融概念的基础上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怎么写作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陈哲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物流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供应链金融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全面彻底掌握供应链上信息和特征的前提下,通过物流和金融的结合,借助电子支付的手段,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怎么写作,来解决供应链上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缺陷的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

(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兴起

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供应链上信息共享的企业平稳的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机,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忽略了资金流这个关键因素.深圳发展银行是全国最早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根据深发展的理念,通过银行怎么写作平台与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仓储管理平台无缝衔接,提供在线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怎么写作,实现供应链怎么写作和管理的整体电子化.也就是说线上供应链金融是把物化的资金流转化为在线的数据,无缝地接入电子商务平台,将供应链企业之间交易所引发的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展现在多方共用的网络平台之上,接入平台的参与主体可以实时授权共享到这些信息,从而实现了对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商业银行可以据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融资怎么写作.

(三)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1)融资线上化.线上供应链金融使得融资、赎货和还款等行为全部通过网银,线上实现.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的在线怎么写作平台可以实现自主在线融资申请、在线还款、在线结算、在线转保证金、在线质押申请等等.

(2)信息怎么写作实时共享.线上供应链金融实现供应链融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授权共享、实时操控.融资、还款等活动都可以在线实现,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全程共享.

(3)业务规范线上化.线上供应链融资最大的优点是能减少实际的融资活动中的人为因素以及运营活动的不规范.目前,对于企业客户身份的认证和识别是采用数字签名技术,该技术也大大地促进了业务规范线上化.

三、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问题

(一)信用风险的来源

线上供应链的信用风险不但来源于供应链本身,也有来源线上平台及整个融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自身的风险的扩散.供应链自身对风险的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银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融资企业本身的信用评价而对某笔交易授信,并尽量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随着融资工具不断的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是会成倍的扩散.

(2)道德风险的难以控制.中小企业有可能从事那些与贷款项目不符合的投资,这些活动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利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意愿,损害了商业银行对核心企业的信任关系.

(3)局部协同有序.深发展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确达到了多方协同管理的机制,但是对于整个供应链金融产业,这种协同只是封闭的、局部有效的,风险管理还处于封闭协同的模式下,信息没有实现全面共享.


(二)信用监管难点

根据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点,针对其信用监管的难点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用体系的构成复杂:不但包括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供应链企业财务信息,还有物流企业动产抵押的信息;同时为满足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需求,工商、海关、财政、税务、、银行等政府主管部门的信用信息要作为企业信用考察的重要历史依据,复杂的信用信息构成给监管带了难度.

(2)信用记录信息化压力:线上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身份确认、贸易往来和支付结算都实现了实时电子化协同,由此产生的各种信息都变成了具有实体经济背景的数据,但是这些庞大的在线数据的管理、查询的难度的为信用记录的信息化管理带了压力.

(3)信用监管法律建设滞后:尽管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了很多政策上倾斜,然而法律层面上中小企业信用法律体系中核心性的法律还没有制定,关于中小企业担保配套的法律规范只有《担保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

(三)征信系统在信用监管缺陷

央行征信数据库已经形成了以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类型最为复杂、受益面最广的信用数据库,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再次凸显了信用评级及其监管的重要性.然而,面对线上供应链金融对信用的新的需求,现行的征信体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征信系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阻碍了民间潜在市场的进入.目前的征信体系建设的主体依然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然而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工商、海关、财政、税务、、银行等政府主管部门,人民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是否具备协调这些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在《征信条例》中并没有规定.

(2)征信记录依然脱离实体经济背景,单纯的考虑资金流.除了基本的业务信息的外,对于融资信息的记录只包括银行信用信息,而对于应收款质押登记和融资租赁登记业务,征信中心并不对登记内容做实质性审查,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都由登记当事人负责.

(3)缺乏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产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当前的征信体系的建设主体为各商业银行,然而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的估值不具有优势,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之间并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依然存在诸多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对于供应链金融中涉及的企业的真实背景的考察也存在盲区.

四、结论及建议

针对我国信用体系在处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上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完善我国征信怎么写作体系.

首先,坚持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建立供应链金融相似度检测信用的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其次、适当降低征信准入标准,接受符合标准的民间信用机构,从而加强同第三方物流及其他信用机构的合作,通过这些信用机构完成对应收账款、仓单等动产的信息管理,对当前的征信系统在动产信息真实性上的空白做出有效的补充.

最后,加快技术创新,发挥“线上”优势,把信用监管渗透到供应链企业中.供应链产业中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及其它相关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是缺乏协同监管的.通过无线射频技术的使用、ERP系统的嵌入,建立起了银企协作的信息管理平台,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实现了实时监控.

总的来说,如果我们可以审慎的研究当前征信系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在信用监管上存在的不足,抓住我国经济转型的机遇,大胆的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来弥补信用监管上的空白,一定可以建设起符合线上供应链金融特点的信用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