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影响因素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735 浏览:130536

摘 要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农村经社会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表明,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民间资金借贷活动、农村金融融资体系、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等,通过对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分析,以期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参照.

关 键 词 :农村金融;影响因素;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根据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将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总结如下: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业是农民生计最主要的来源,但是紧紧依靠农业,很难获得较高收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部分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不了解农村金融对农业、农民、农村的实际意义,不愿意过多参与农村金融的建设,是造成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农民思想较为保守,不愿冒风险参与投资活动.将大部分的闲置资金用于农业、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没有闲置资金参与投资活动,由于保守观念的制约,也不愿意通过贷款来进行投资活动,降低了农民对贷款的需求,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再次,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低,大多数农产品未经加工,或仅仅经过简单加工就出售,不仅盈利性较差,而且这种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不能引发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对贷款的需求,农村金融的作用难以体现.

第二,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落后.

由于农村独特的生产特点,其金融发展环境不同于城市,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环境较差,农民有土地作为生计的保障,所以对资金的借贷持无所谓的态度,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部分地区农村已经引入了农村金融这一工具,但是缺乏金融活动实施的细则,也很难开展有意义的金融活动;为了更好地怎么写作“三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也相继设立,但是由于农村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农村金融中出现的风险,无法及时预见、跟踪及防范,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由于在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造成了部分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猛增,却忽视了这些金融机构质量的提升;各个农村金融机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降低了农村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无法发挥农村金融的协同效应.

第三,民间资金借贷活动活跃.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及怎么写作不完善,且农民对农村金融组织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在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活跃的情况,当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缺乏资金支持时,农民倾向于通过熟悉的民间筹资渠道筹集资金,可见,民间筹资挤占了农村金融的部分市场份额.虽然民间资金的流通,解决了部分农村资金需求问题,满足农民对资金的借贷,但是,民间资金融资机构良莠不齐,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的监管,所以,民间资金借贷者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农民对民间资金的风险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同时又不愿意参与农村金融的资金借贷活动,给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加大了农村农民资金风险,也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第四,农业产业保险发展缓慢.

农业极易受到外界条件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也是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显著特点,正是农业的这一特点,更加突显了保险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及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农业保险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发展缓慢,怎么写作农业的功能退化.农村金融活动主要针对农村、农民、农业,农业的风险又无法预见,同时还缺乏必要的农业保险,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活动时,积极性较差.

第五,农村金融融资体系不健全.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缺失,怎么写作功能弱化,导致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流向城市,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显著特点.这一现象也是和我国城乡统筹及城镇化建设等社会化现象紧密相连的,农民过多的融入城市,随之消费城市的医疗、教育等内容,资金也随着消费活动的进行流向城市.资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转,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更加恶劣,抑制了农村金融活动的开展.其次,农村金融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农村金融机制不完善,没有强有力的筹融资渠道,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实际运营中资金流出态势强劲,这些现象预示了农村金融融资能力令人堪忧,同时农村资金一部分流向城市,更削弱了农村金融的融资能力,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信心,削弱了开展金融活动的积极性.

第六,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农村金融特殊的怎么写作对象,所以对法律法规的要求较高,农业产业风险较大,如果缺乏规章制度对农业参与金融活动的规定,那么一旦出现不可抗力导致的农业损失,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农村金融中涉及到较多的“信用活动”,信用活动的风险较大,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仅仅依靠道德层面来约束信用活动,效果甚微.应结合农村信用环境实际情况,是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农村金融机构活动,便于金融机构开展相关的经济业务.

第七,农村金融发展主体的缺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乡统筹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一部分农村资金也随着人口转移流向城市,部分金融机构在这一趋势下,正在逐渐退出农村市场,转向收入稳定,人口递增的城市发展业务,这一现象造成了农村金融主体的缺失,进而极大地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