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科学动力观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3 浏览:5303

摘 要 :科学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的高度,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来加以研究,认为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学术“争鸣”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构成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 键 词 :,科学发展,动力,科学技术,是由矛盾推动而发展

黑格尔曾指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①马克思、恩格斯在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过程中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②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同样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在其内外矛盾的同一和斗争化和发展.

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观的同时,又运用矛盾学说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两方面进一步探讨了科学发展的动力问题.他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但并不排除外因的作用,即“不废除外因,但内因是主导”.他认为,科学认识与生产实践,科学认识与科学实验的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内因.所以,科学发现、科学发明、科学创造和科学发展,只能在实践和科学实验的范围内进行、产生和得到.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研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之时就十分肯定地指出:书斋里不能发展理论,理论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随后,又在《实践论》中全面论述了社会实践对于科学理论的决定作用,形成科学理论同科学实践的矛盾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他说:人类的一切知识包括科学知识,都是来自人类的生产实践.但是,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的逐渐深化,人类的实践活动呈现出了多样性.所以,接着又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如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

建国后,又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科学实践的重大意义.他说:“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提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③的著名论断,无疑是对现代科技发展特征的准确把握和深刻分析的结果.对于科学预见、科学检测说这些猜测是否正确,认为不能由其自身来解决,而必须依靠科学实践来判断.他说:“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④并进一步强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回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⑤因此,科学实践不仅是促使科学检测说、科学预见上升为科学理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而且是检验其真理性的客观标准.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后,特别是在领导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广泛实践中,关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他指出:“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这就是说,在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中,只有两者之间一系列的斗争和斗争过程,才能使二者实现统一.接着又指出:“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科学实践随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它对客观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控制能力的不断提高,其认识也就不断地深入.

学术“争鸣”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多样性的,科学发展过程的内部矛盾也不单纯表现为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对立统一,其中较为基本的矛盾还有各种学派、理论和观点之间的竞争,它们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

指出:“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⑥这是由科学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首先,科学认识的对象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各个领域,由于客观事物的规律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就会使我们在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认识到本质的不同侧面,形成不同的学术观点,这是形成不同学派的客体基础.其次,由于人们的认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⑦具备不同科学认识条件的科学家,就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科学研究对象进行程度不一的科学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进而形成不同的理论、学派或观点.再次,“在思维的范围以内我们也不能避免矛盾.”⑧也不可能要求和达到所有的科学家对某个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思想认识领域的矛盾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和科学学派.

在科学研究中形成不同的学派,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科学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它恰恰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它表明,在科学研究中,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派的争论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十分必要.认为:”科学是不怕论战的,怕论战的不是科学.“⑨正因如此,在《在中国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科学的发展.”同时,还认为在争鸣中,在辩论和讨论中,科学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他说:“有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因此不会解决,在辩论中间,在斗争中间,我们就会明了这些事情,就会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种不同意见的辩论结果,就能使真理发展”,所以,“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⑩还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例证明这一观点,他说:”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因此,科学理论之间的斗争是科学发展的固有动力.

科学理论的竞争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有它自身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由实验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而所有这些在实验中难以克服的“缺陷”都要依靠理论之间的争鸣和斗争来弥补,才能使科学发展得以正常进行.所以,把争鸣的作用概括为在实践中“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并说“思想不交锋就缺乏明确性和彻底性.”不仅把”百家争鸣“作为发展新中国科技的方针政策,而且将它视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方法,即解决科学内部矛盾的手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强动力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构成,无疑会与其他社会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对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不能不受社会诸因素的制约.说:“许多人看到科学在社会生活上发生了能动的作用,不知道这种作用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所规定与限制,而做出科学是社会发动力的结论.”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的影响,首先直接表现为社会经济需要对科学的制约.恩格斯说过:“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往后越来越是自然和知识进展的主要动因”.他还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至今仍是关于科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至理名言.


完全接受这一观点,1949年9月21日,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庄严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即包含着艺术和科学,有科学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才有文化的樊荣,反之,文化的繁荣,必然包含了科学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因此,的上述论断实际上反映了如下思想:随着经济建设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科学发展的,这实际上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与恩格斯相同的观点,即社会的经济需要推动科学前进.

不但如此,还认识到社会政治因素对科学技术的显著影响.十分赞同陆定一关于社会制度影响和制约科技发展的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首先就是旧中国“社会制度腐败”,扼杀了科技发展的生机.由于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造成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发展科技的强烈需求,对此,分析道:“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使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丧失了最强大的推动力.因此,在殖民地不会有科学的顺利发展.正如朱德所说:“殖民地是科学的坟墓而不是温室.”因此,实现科技革命首先要进行社会革命,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社会制度.中国近现代历史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早在延安时期,在分析了边区的社会主义实验后,提出了“边区现在的社会制度是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优越的社会制度对科技的促进作用.他曾自豪地说:“在反动派统治下,中国的科学不发达,但我们一搞起来就相当快.例如全国解放时,我们的地质科学家只有一百多人,不到两百人,搞了六年,已经发展到几千人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初期的中国受到多方威胁,基于安全需要的考虑,把国防现代化建设提到极为重要的高度,更是直接推动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飞速发展.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211955年3月,指出:“我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确立了发展以原子能为核心的尖端技术的战略方针.并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原子能工业的工作,在他的关怀下,还先后组建了导弹研究院和原子能研究设计院,汇集了一批像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流科学家进行协同攻关.在《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确定以原子能、火箭、喷气技术、遥控技术等为研究重点,为国防尖端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在、周恩来等领导下,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60年11月5日,我国使用新的推进剂,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导弹.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爆炸成功.当爆炸成功后,指示:要有,氢弹也要快!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这同时,还关心人造地球卫星的研究和试制工作.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年后返回式卫星也成功发射,新中国成为世界上一个航天大国.此外,在制造核潜艇的外援遭到拒绝后毅然决定: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结果只用8年时间,我国就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核潜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政治推动因素在中国原子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了凸出的积极作用.(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2012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科学发展观之‘批判性’研究”(12YBB005)阶段性成果.

注解:

①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52页.

③《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9页.

④《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1―132页.

⑤《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1页.

⑥:《在中国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

⑦《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3页.

⑧《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4页.

⑨《建国以来文稿》(第11卷),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⑩:《在中国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1955年10月11日.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第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05页.

《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92页.

《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48页.

《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42―743页.

《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7页.

《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0页.

《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页.

《著作选读》(下册),第848―849页.

:《在中国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3月.

作者简介:刘四平(1966-),男,湖南芷江人,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汪怡冰(1989-),女,湖南石门人,长沙理工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