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本经验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中的导向作用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439 浏览:24164

摘 要:文章通过对日本政府在推进环境会计实施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结合我国在开展环境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政府在构建环境会计体系过程中应努力的方向.

关 键 词 :日本;政府;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

1.引言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政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单一增长的模式,已经给社会生态资源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在饱受环境污染,灾害连连,资源匮乏的痛苦之后,人们对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深刻关系的认识也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推崇,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也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从20世纪70年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引入了环境会计的理论,并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广泛实践,取得了较大成就.日本环境会计的研究是从90年始的,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相对较迟,却十分迅速,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 环境会计在日本的发展

2.1 日本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的动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经济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上世纪70年代,骇人听闻的熊本县水俣有机水银中毒事件、神东川骨痛病以及四日市哮喘病等污染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得政府不得不开始重视环境治理,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惨痛代价.8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提出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的战略规划,后又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循环经济等规划,目的就是要实现生产消费节能减排,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于此同时,日本社会、民众和企业也逐步开始关心自身生存的环境,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消费者愿意使用可循环的商品,多数上市企业都要公布环境会计报告,社会从整体上对环境的识别能力增强.除此之外,日本还积极学习欧美等西方国家先进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会计报告制度等,为其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2.2 日本政府在促进环境会计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在推进企业环境会计研究、实施的过程中,日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学术理论界与行业协会分工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力量并有机融为一体,在宣传和指引、实践和奖励以及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具体措施,有效促进了环境会计的推广和实践,提升了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使企业的环境信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政府积极的导向功能无疑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2.2.1 日本政府积极立法,引导企业与民众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政府的政策法规理念先进,环境管理效果明显.20世纪末,日本政府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构想,颁布了一系列的购写和使用物品相关的循环法,立法中明确了国家、地方政府、公众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确立了企业和公众的“排放者责任”原则和“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规范了政府、产业、民众在建立循环型社会方面的社会行为.完备的立法体系使得建设循环型社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并不排斥企业的逐利本性,而是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重视利用市场力量,鼓励民众和企业的自愿行动,让他们在逐利的过程中兼顾控制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日本政府立法和执法的这些特点对于自愿性环境报告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2.2 环境省逐步细化环境会计准则,指导和规范企业披露环境报告书

在日本,环境会计的原则和指南的制定有多个部门,其中最为主要的力量是环境省(MOE)和经济产业省(METI).环境省制定的规定侧重于对外披露,而经济产业省则更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方面的功能.

1997年,环境省(当时称为环境厅)开始着手计划实施与环境会计的有关项目,组成环境会计委员会,专门为开展环境会计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1999年3月,其发布了“环境成本的控制与公开指南的征求意见稿”,随即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因此1999年被称为日本“环境会计的开端”.在整理反馈意见和进行更细致深入地研究后,环境省于2000年6月发布了《环境会计指南2000》,该文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环境会计的标准定义及提供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格式,涉及环境会计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报告,特别强调对外报告的功能.随后的十余年,环境省对《环境会计指南》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使之内容更加详尽具体,更具指导意义.这一系列环境会计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效地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起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同时政府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职能,为环境会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2.3 经济产业省加强理论研究,推动企业注重内部环境管理会计

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当时称通商产业省)也是积极参与环境会计的政府部门.经济产业省于1999年成立了环境会计委员会,该委员会旨在发展适合日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会计工具.这是一个三年的研究项目,每年委员会都公布一次中期报告,并于2002年发布《环境管理会计工作手册》.环境会计委员会在成立的当年研究了欧美等国家的环境管理会计实践及其政府行动,成立工作小组,成功提出了适合日本的环境管理会计方法.

3 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我国政府在90年代中前期年就制定了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和环境白皮书》,为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确定下了基本战略,即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由于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一套企业关于环境会计披露的法规,导致使企业和相关会计人员在核算相关环境成本投入和效益的时候,茫然摸不到头脑,找不到可以参照的标准,致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全面、口径不一.因而,我国的环境会计总体还处在较低级的水平,不论是研究水平还是现实状况都还存在很多问题.而纵观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历程,除了日本企业借助本身较高的管理水平可以不用花费太大力气地引进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之外,无论在发展循环经济立法,还是在制定环境会计披露制度方面,或是增强社会、民众环保意识舆论宣传等方面,政府积极的导向作用均渗透在每个环节之中.我国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其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由此可见政府的决心.由此笔者借鉴日本政府在推进环境会计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在实施环境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3.1 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自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已颁布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法律、行政法规数十部.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号召下,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但由2010年紫金矿业深陷“环保门”等事件来看,我国社会整体环保参与度还不高.企业往往将本应该自身承担的环保义务推卸给社会,大多不会为了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而自觉增加支出,即使迫于各界强制压力之下增加了相关环保投入,但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不会主动、详细地向社会披露有关这方面的信息,这就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为缩水,政府和公众难以了解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和收益的真实状况.

因此,政府在建立健全环保法律体系时,首先应明确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各方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的社会行为.其次要重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来保护环境,并形成有效且广泛的监督机制.在政府部门自身牵头发挥环保模范作用下,同时加强对公民环保基础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广大公民的环保意识,引导社会正确评价环境保护活动,以此给予动力.随着公众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关注,投资者、金融机构、商品市场上的有关各方面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关心企业污染和治理情况,使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成为社会的共同要求,促进环境会计的实施,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监督环境.这样,企业为了提高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信誉度,会自觉担当起环保责任,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加强自身环境会计建设,自愿披露环境会计报告.

3.2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加快制定环境会计披露制度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起步晚,发展缓慢.目前我国企业披露的形式一般只是以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媒体等不同方式对环境支出等信息加以说明,而像日本企业一样单独提供环境报告书的企业还少之甚少.这与我国开始着手环境会计的研究较迟,在环境信息的披露上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对环境成本收益难以科学地考核计量以及缺乏独立第三方对披露信息发表鉴证意见等不无关系.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和标准,没有统一的环境会计核算披露的形式,大部分企业不会积极主动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或者就算披露了部分信息,也没有相关标准去衡量其信息质量,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影响披露效果.鉴于以上问题,政府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3.2.1 鼓励大型企业自行探讨其环保的方法和实践,并使其标准化

实践先行.鉴于制定一套明确的环境会计标准和准则难度很大,因此,政府可以让在环境经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先自行探索适合自身的环境会计方案,相关部门和行业可参考这些案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准则,也可考虑先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或特殊行业开展示范项目.

3.2.2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专题研究,突破实务操作障碍

环境会计实务操作的普及要以学术理论方面的日益完善为基础.由于环境会计研究开展是依赖跨学科知识关联,其核算的内容和对象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在计量这一环节难以攻克,是目前环境会计研究与实务相结合的瓶颈.因此,要突破环境会计的实务操作障碍,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借鉴日本及美欧经验;另一方面,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制度.如果政府或者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在这方面的研究投入和支持力度,成立专题小组专项研究,那么环境会计和实务相结合将指日可待.

3.2.3 制定环境会计准则,逐步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会计制度,很多环节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没有相关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会计人员和管理者无从下手,导致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即使有的企业披露了部分内容,也是零散和不系统的,缺乏可靠性.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写更为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务指南,使环境会计核算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便于相关人员掌握并实施,这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从理想走向现实的法律保障.

3.3 以上市公司和环境问题突出的行业为重点展开环境会计的试点工作

鉴于我国社会整体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相关规范和准则尚不完善,实务操作具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报告主体的范围上应该先以上市公司和一些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为重点开展试点工作,在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上,应该采取逐步规范方式,即在报告原有信息量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相关信息内容的披露,逐步向出具独立的环境报告靠拢.同时也可以仿效国外政府或相关机构为鼓励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而设置一些奖励措施,奖励在年度或中期报告中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司,旨在促使没有披露其环境信息的公司进行效仿,形成激励机制,使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得以全面推广和执行.

3.4 引导企业重视环境管理会计工作

企业会计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负责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二是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的主体是企业,其对自身的情况最为了解,出于管理者的需要而进行有关环境成本和收益的核算,符合企业自身的需要.所以政府可着手加强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短时间内尚未出台统一的规范之前,这也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引导企业重视对环境问题的内部管理.目前,西方学者在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上,将环境问题视作环境管理会计考虑的重点内容,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的决策与控制.良好的环境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环境信息,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只注重披露环节而忽视内部管理.

上文指出政府应该着重从四方面着手开展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建设,充分说明政府在这个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是推进环境会计实施的引导者,但这并不是说企业自身不需要努力.相反,环境会计在日本之所以发展迅速,正是在政府有利的引导之下,通过企业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及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下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王琳,肖序.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实困惑与前景展望[J].财会月刊,2010,(1).

[2] 龚蕾.中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借鉴[J].财会通讯,2010,(2).

[3] 张惠忠,穆敏丽.日本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的原因和主要做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8).

[4] 梁小红.促进我国环境会计实施的宏观机制探讨[J].商业会计,2010, (13).

[5] 大野木升司.环境会计在日本[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7).

[6] 高筠燕,卢锐.会计准则制定:政府导向与程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