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之最系列之八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768 浏览:67228

拥有新中国最早商业的省份

黑龙江的商业是新中国最早的商业.从1946年春,黑龙江地区相继解放以后,地方政府为了支援解放战争,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在没收敌伪财产的基础上,相继组建了国营贸易公司,收购农副产品,销售布匹、棉花、食盐等主要商品,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平抑市场物价.

1947年,黑龙江地区原各省的各级贸易公司改为贸易管理局.1948年至1949年,原黑龙江、松江两省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商业厅,各市县设立工商科,先后将贸易公司细化并组建了粮食、百货、土产、企业四个公司,还下设各类商场、粮栈以及商办工业等,80%以上的城镇设立国营商店,初步形成了由系统和地方双重领导的公营商业体制,从而改变了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壮大了国营商业阵地.

1948年,黑龙江地区各省根据东北局的指示精神,从省到县乡陆续建立了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建立后,农民在生产活动中,逐渐摆脱了对不法商人的依赖,使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到1949年底,黑龙江、松江的供销合作社已达3 348个,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黑龙江地区商业的恢复和发展,不仅支援了东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并为全国解放后制定新主义经济建设路线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国内最早开展中俄(苏)边境贸易的地区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黑龙江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跨国经贸合作的口岸和地缘优势,这里有一百多年的边境贸易历史.在354千米的边境线上,有黑河、逊克、孙吴三个国家级一类口岸.1983年国家正式恢复黑河口岸,1987年黑河第一个开通了中断了近20年的中俄边境贸易,成为国内最早开展中俄(苏)边境贸易的地区.之后,黑河与俄罗斯在边境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劳务合作、三来一补以及交通通讯、国际旅游、金融结算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1990年开始与俄罗斯开展经济技术合作;1991年第一个开通了边民互市贸易;1992年建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往来,密切了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双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创了黑河历史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最佳时期.

现在黑河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中俄贸易大通道;全国最大的横贯欧亚大陆旅游大通道;全国功能最完善的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2012年,黑河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7.43亿美元.边境贸易已由最初的以货易货发展到易货贸易、现汇贸易、民间贸易、旅游贸易、转口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并存的国际贸易格局.

国内第一架出口国外的民用飞机

198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按照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532即FAR-135附录,在运11基础上自行设计研制了运12多用途飞机,并很快成为了中国航空工业界一个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机型.运12型多用途飞机具有客货运输、空投空降、地质勘探、旅游和农林作业等多方面用途,还可改装成电子情报、海洋监测、空中游览和行政专机等.

1985年,运12飞机取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第一个民用飞机型号合格证,翌年又取得该局颁发的第一个生产许可证.1986年11月14日6架运12飞机成功外销斯里兰卡,开创我国民用飞机出口的先例.1987年,运12飞机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优秀项目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运12飞机开始申请英国CAA(英国民用航局)适航证.英国民用航局对运12飞机进行了两年的审查和试飞试验,于1990年6月20日向运12颁发了CAA型号合格证.这是我国民用飞机第一次得到国际权威适航机构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说明了运12飞机的适航已达到了当前的国际标准.1995年3月26日“运12”Ⅳ型飞机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型号合格证.这使得运12成为目前中国唯一获得英、美适航认可的机种,为运12的外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运12还取得了新西兰、印尼的适航证书.


仅1989年,运12就向国外出口6架,截至2000年6月,共有102架运12飞机外销非洲、澳洲、美洲、亚洲、北美洲的18个国家.

国内最早的啤酒品牌

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制造商,其生产的哈尔滨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至今仍畅销于中国各地.

1900年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并正式生产“哈尔滨啤酒”.1908年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改名为“古罗里亚啤酒厂”,转由俄国人乌瓦特夫经营.1932年“古罗里亚啤酒厂”改名为“哈尔滨啤酒厂”,转由捷克人加夫列克和中国人李竹臣共营.1937年“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社长高桥真男等创建了“哈尔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香坊分厂”.1946年苏联红军将“哈尔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香坊分厂”更名为“秋林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啤酒厂”,经理为俄国人马力且夫,当时生产的商标为“红星牌”.1950年苏联红军将工厂交中国政府,企业归属哈尔滨实业总公司,改名为“哈尔滨啤酒厂”.1956年不同时代组建的“哈尔滨啤酒厂”合并后,仍用厂名“哈尔滨啤酒厂”.1959年工厂第一次用玉米代替大米生产250吨啤酒,此举为中国首创.1996年“哈尔滨啤酒厂”与香港新中港集团公司合资组建“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

目前,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五大啤酒酿造企业,共拥有13家啤酒酿造厂.哈啤集团的市场份额在哈尔滨约为66%,在全国为5%左右.目前,哈尔滨啤酒销往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其他各省区,并远销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指导处供稿)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