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空心楼盖工程施工技术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02 浏览:155916

摘 要本文阐述了空心楼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介绍了空心楼盖施工关键工序,对空心楼盖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通病及误解进行了剖析,为空心楼盖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 键 词空心楼盖;薄板结构;空心模壳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171-03

空心楼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其应用技术日渐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优点有:跨度大,自重轻,能降低层高,空间开阔美观,材料用量省,节省成本,施工简易快捷等.以下以无梁空心楼盖对其主要施工技术要求作系统介绍.

1.首先了解空心楼盖基本知识

空心楼盖是由薄壁管芯模(筒模)、箱模现浇而成的具有密闭空腔的楼板,表面无有形框架梁(但有暗梁),俗称现浇浇空心大板,又称GBF空心楼盖.施工方法从造腔方法上分两大类:管芯法和方箱法.模壳制作专利有多种,主要有蜂巢芯模、叠合箱模、水泥薄壁芯模、薄壁箱模等.本文仅讨论应用广泛的水泥管薄壁芯模(下称筒模)、薄壁箱模两种.无梁空心楼盖属于薄板结构,是无梁楼盖的一种.空心楼盖多为双向网格现浇密肋传力体系(也有单向板体系).其设计计算方法有三种,直接计算法(经验系数法)、等待框架法、有限元分析法.其中以等待框架法最为通用.空心楼盖适用于办公楼宇、仓库厂房、地下车库、立交桥、大型商场、学校教学楼以及图书馆等大跨度的建筑,以及需灵活间隔或经常改变使用用途的建筑,如:宾馆、所、住宅、公寓等.

2.空心模壳质量控制

1)空心模壳为全封闭壳体,制作多为水泥砂浆,用玻纤网格做增强材料(即同GRC板材做法, 蜂巢芯模、叠合箱模除外).其厚度,不同型号模壳厚度不同,一般为10mm~20mm.外观要求,表面应光滑,无孔洞,厚度均匀,抗压承载力符合要求.

2)模壳相关质量指标

(1)筒体芯模(筒模)质量偏差

(2)薄壁箱模(箱模)质量要求:

3)目前薄壁箱体模壳较多采用手工制作(筒模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因此大批量箱模采购应提前写作,并选择质量有保证厂家.

模壳运输要求,模壳壁薄,搬运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严禁从车上直接倾倒.对产生开裂、局部破损模壳,可用外保温用抗裂砂浆与玻纤布修复后使用.

3.空心楼盖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安装板底模—在模板上放模壳定位线—绑扎暗梁钢筋和板底筋—暗梁及板底筋隐蔽验收—水电预埋定位安装并验收—安装底层钢筋垫铁、垫块及板顶钢筋马凳筋—安装模壳并作抗浮铺定—模壳安装隐蔽验收—安装板面层钢筋及板面预埋水、电管线—面层钢筋隐蔽验收、各专业会签—铺设架空马道,清除板底杂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模板工程

空心楼盖底模宜采用大块竹木胶合板,以提高支模效率,便于开孔用于空心模壳的固定.空心楼盖板跨多较大,一般多在7m~15m之间,应按规范或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2‰~3‰板跨.空心楼盖的暗梁一般较大,在暗梁部位应加强立杆顶撑,保证模架承载力满足规定.

3)钢筋工程

(1)空心楼盖钢筋绑扎与一般梁板结构不同,空心楼盖属无梁楼盖,其受力钢筋配置与无梁楼盖原理相同.因此板底钢筋必须连续配设,不得在暗梁处断开,板底部板筋宜从暗梁底部钢筋以上穿过,板顶配筋同一般现浇板.板筋接头宜错开最大受力点,板底钢筋宜在暗梁附近三分之一跨度内搭接接长,板顶通长钢筋接头位置同一般现浇板,宜在跨中接头.若相邻跨配筋大小不一致,配筋较大跨的钢筋应在小配筋跨内甩头,伸过暗梁中线一个锚固长度.大直径钢筋与小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位置则应选在小直径钢筋所在板跨内.


(2)钢筋的构造要求:空心楼盖的板肋作用类似于密肋楼盖的密肋,起到次梁的作用,要求肋中上下必须各有一根板主筋,施工时应根据模壳定位线实施板筋微调.板肋拉钩作用不仅起构造拉系作用,更起到肋梁抗剪作用,应按设计要求绑扎规整.端跨板板底钢筋锚固长度与普通板不同,锚固取值为边梁宽带的一半,且不小于150mm.暗梁在中间支座处两侧配筋不同或有较大弯折的,支座两侧梁主筋应分别伸过支座中线一个锚固长度.柱帽区的弯起钢筋,为倒扣式弯起钢筋,其弯起点应从柱边算起,不得以暗梁为准,如图1所示.

若暗梁主筋较密,可将弯起钢筋配置在暗梁主筋下排.暗梁一般比柱子尺寸宽,在柱中锚固时,钢筋可水平通过伸入对面板中满足锚固要求,对面无板时,多余钢筋应锚入边框梁内.空心楼盖一般梁板钢筋直径均较大,在钢筋绑扎时应做好板筋上下位置与暗梁主筋上下位置的协调,以避免梁或板筋因交叉而造成保护层过大.

4)模壳安装

(1)模壳的安装要求

模壳安装一般在板底钢筋、暗梁钢筋、板底水电预埋完成后进行.安装规则是靠暗梁安装标准尺寸模壳,将非标准小尺寸模壳安装在跨中附近(边角不规则的板除外).模壳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定位要准确,以保证模壳上下板厚及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模壳安装应固定要牢靠,以避免后继混凝土浇筑时发生位移、以及上浮等问题,如图2所示:

混凝土浇筑时,模壳发生移动、漂浮后,调整难度一般较大,甚至无法修复而导致严重返工事故.箱模一般采取四面绑扎固定于底模下的架体上,对箱模中间有孔洞的可在孔中穿铁丝加钢筋绊棍固定.对筒模则可在筒模两端用铁丝固定于模板架上即可.为保证模壳四周板肋尺寸,可在模壳左右可采用与板肋同宽的钢筋马凳做支撑,或采用专用定位支撑.强调:模壳固定铁丝必须与模板下部的模板架体相连,若仅固定在模板或板底筋上,则不能满足抗浮要求.模壳固定样式见施工图样(1-4)如图3所示.

(2)箱模固定目前有多次形式,以下介绍两种方式

直接采用铁丝(一般用8#、12#镀锌铁丝)捆扎在模板架横杆上.此做法须多人配合作业,即模板钻孔,模板上下各配人员协同捆扎.优点:固定牢靠,产生位移较小.不足:工作量大,效率稍低,模板穿孔多,影响模板周转次数. 另一种固定方法:首先用铁丝穿过板底模将板底筋固定模板脚手架上,固定间距以1m×1m 为宜(参见施工图样5);模壳则用铁丝捆绑在板底钢筋上.优点:效率高.不足之处是捆扎钢丝在钢筋上容易滑移,造成捆扎不牢.解决办法:将捆绑铁丝绑扎在底筋的交叉点部位,防止滑移.

(3)模壳的上下定位

对芯模下部可制作专用钢筋马凳做支撑.箱模下部可采用成品混凝土柱状垫块支撑,分布于箱模四角附近,在捆扎前支垫平整.模壳顶部与钢筋之间间距固定,可用普通砂浆保护层垫块、片石(如花岗岩薄板碎块等)与上部钢筋顶紧.

(4)模壳安装注意事项:运输模壳小车应搭设马道通行,模壳一般不允许踩踏,对行人通道可铺垫板处理.板的上层钢筋较重时不得直接压在模壳上,应支设马凳.模壳一旦发生破损应予修复或报废.

(5)模壳安装质量验收标准见表1:

5)混凝土施工

空心模壳虽具有一定抗压强度但不能承受频繁踩踏和冲击.混凝土浇筑时 ,应架设临时施工跳板,严禁将混凝土泵管直接压在模壳上.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壳进行浇水湿润(冬季施工除外).

空心楼盖为保证模壳薄板的填充密实,应加强振捣,同时加大混凝土配比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宜取160mm~200mm.骨料粒径不宜大于空心楼板肋宽的1/2和板底厚度的 1/2,且不得大于31.5mm.混凝土浇筑在板厚方向宜分两层进行,以便确认振捣质量,以防止漏振 ;同时也为了避免一次浇筑过厚,浮力过大造成模壳上浮.为防止震碎模壳,振捣棒应避免与模壳直接接触.

空心楼盖混凝土须采取加强养护措施,其规定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6)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空心楼盖常见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点:

(1)模壳移位、上浮.原因:固定方法不合理,固定铁丝强度不足、张拉不紧,固定点间距过大,或混凝土一次浇筑厚度过大;

(2)板肋内拉钩绑扎不到位,拉钩仅在板顶绑扎,下部悬空、不帮扎,在混凝土浇筑时严重跑位;或减少拉钩绑扎数量.原因:拉钩多在模壳安装后进行,施工难度大;对拉钩作用不理解;

(3)板底钢筋在暗梁内断开,未按规定连续配设.原因:对结构理解不透,技术交底不到位;

(4)施工缝清理不合格,原因:由于空心模壳脆弱,无法剔凿疏松混凝土,或板筋过密,导致槎面清理难度加大;

(5)拆模后,板底不密实,有空洞.原因:振捣不到位,漏振.

7)空心楼盖的建议改善做法

(1)空心楼盖后浇带处理是一施工难点,建议在后浇带模板附近适当调整模壳尺寸,以加大肋宽尺寸,保证混凝土槎面躲过与空心模壳的接触,并提高混凝土接槎质量.另外,空心楼盖一般厚度较大,配筋较密,施工缝清理不易,杂物难以剔凿干净.可采用密目钢丝网加竖向短钢筋做混凝土槎面模板,避免采用不易拆除的木方做模.另有一种可靠做法是将后浇带内的空心模壳省略,后浇带范围施工成实心板块(须经过设计同意);

(2)板肋内拉钩的绑扎方式建议.可在顶部钢筋绑扎前,将拉钩事先钩挂在底筋上,待绑扎顶部钢筋时将拉钩拉起与主筋绑扎.拉钩的顶部弯钩也可事先做成90度勾,待拉起钩住上层主筋后二次采用工具弯折成135度;

(3)空心楼盖一般无法做到自防水,对有防水要求的地下结构、屋面结构,宜做加强防水处理,并应加强防水质量控制.因为一旦发生漏水,由于楼盖内部空腔影响,整改维修难度及费用均较大;

(4)采用板肋拉钩、马凳与上下层钢筋的拉系作用,防止模壳上浮.首先应将板底钢筋绑固于模板架上,对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马凳、拉钩,要求与主筋可靠拉接固定,并将钢筋与模壳之间采用垫块垫紧,由于空心楼盖板筋一般直径较大,有一定刚度,可以起到防止空心模壳上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