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转移需因地制宜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477 浏览:69154

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高度,对钢铁材料的需求在总量上的增幅已经不明显,反而对钢铁材料的品种以及结构上的要求越来越多.东部钢材市场需求由过去的以基本建设为主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而中西部地区的钢铁产业虽然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但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需要适当地加大钢铁的生产能力.


随着经济发展,东部的钢材消耗和增量是逐步减弱的,需求将转向钢材的品种和结构方面.这一变化势必会使得一批钢铁企业从东部退出,退出的生产能力会随着中西部的发展被转移过去,因此东西部之间存在钢铁产业转移的问题.

由组织制定的《转移目录》,对于钢铁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转移过程中,首先是经济发展的转移.钢铁材料是用来满足项目发展需要的,然后才有对钢铁生产能力转移的需要.这种产业转移实际上是顺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钢铁行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把东部退出的生产力搬迁到中西部的发展中地区去,而是需要在技术、节能环保以及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等方面有一个统筹指导.

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还与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系.钢铁行业目前产能过剩、竞争比较大、企业效益不好,要解决这些问题,钢铁产业自身也需要在布局上作出调整.钢铁产业在转移过程中,要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个地区今后的发展.相对来讲,有些企业在中西部发展所面临的要求比在东部发展时的起点水平还要高.在产品生产方面,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要达到国家对这些钢铁产品升级换代、质量性能方面的要求.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钢铁产业才能跟进,形成一定的产业布局.经过这番产业转移,钢铁产业能够基本上适应各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钢铁材料消费需求.只是现在很难将各地钢铁产业转移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数据统计,因此很难说出变化后各个地区钢铁产业的比例关系,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集中.

目前的《转移目录》定位于指导性政策,并不与项目审批挂钩.不排除投资者只是把它用作参考,因此在具体落实方面需要加大政策的协调力度.另外,需要多少产能、建设多大工厂才能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是这个《转移目录》能够解决的,但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转移目录》只是一个宏观政策,不能对其中的数量和时间安排做出具体规定,各地在落实工作中,还需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

(作者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首席分析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