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中的社会排斥与社会接纳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412 浏览:132865

摘 要:农民工群体伴随着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发展、壮大,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城市对农民工群体实际上是“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从消除社会排斥和促进社会接纳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 键 词 :农民工;城市;社会排斥;社会接纳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26-02

农民工群体作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为城市经济繁荣、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进城务工,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希望得到城市社会的接纳与认同.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工群体始终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不能平等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

一、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

1.社会地位.农民工进城,由于地域跨度范围大,受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缺乏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支持.此外,受农民工的工作性质以及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资源获取和发展机会方面,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存有较大差距,在城市中社会地位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2.经济地位.农民工进城务工,其经济收入较之以前是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报酬却相对低廉.与在农村相比,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成本提高,再加上沉重的家庭负担,因此,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消费水平低,导致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边缘化.

3.工作境遇.农民工一般通过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就业渠道的非正规化,加之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薄弱,农民工与用工单位之间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农民工权益无法得到法律保护.此外,农民工的现实工作境遇还包括:劳动环境差、工作时间长、收入低、不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被拖欠和克扣工资等.

4.社会心理.由于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民工自尊水平、自信水平普遍偏低.事实上,农民工群体普遍存有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尽管迫于现实,面对诸多的社会歧视农民工只能选择忍耐和包容,但其心理上会因此而产生失落感和孤立感,进而对城市缺乏认同感、归属感.

二、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来自各方面的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群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多维的特点,并表现为被排斥者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诸方面的长期匮乏[1].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排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一)制度排斥

户籍制度方面: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作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性排斥的基础,直接造就了农民工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性排斥,使农民工不能在城市中得到应有的接纳,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


在劳动就业方面:目前,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使得进城农民工只能通过次属劳动力市场渠道就业,绝大部分单位对持有农业户口的就业者与持有城镇户口的就业者在工种分配、工资发放、劳动管理、技术培训、职务升迁等方面还在实行不同的制度.农民工的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和怎么写作业,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报酬低、缺乏稳定性.

在社会保障方面:现行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较为健全,但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下,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框架之外,在遇到贫困、疾病、意外伤害等问题时,处境更加困难.

(二)教育排斥

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城市生活,不能享受在城市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因为地方政府在配置教育资源、制订教学计划方面,主要是依据本地户籍居民的情况,没有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列入规划.城市公办中小学原则上不接收农民子女,即使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但外地生源在当地就学一般都需要交纳高额的借读费,农民工难以负担.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资金短缺,在办学质量、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风建设等诸多方面差强人意.因此,很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由于不能接受公平、稳定的教育,只能选择辍学或返乡就读.这种教育排斥,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

(三)文化排斥

农民工融入城市进程中的文化排斥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适应.农民工长期生活于农村,形成了农民特有的且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城市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全过程.文化影响的持久性和稳固性使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一般都会对城市文化产生较大的不适应.

第二,城市居民对待农民工群体呈既接纳又排斥的双重矛盾心理.一方面是歧视、排斥的心理.长期的城乡二元制社会制度,使城市居民形成了城市中心主义的心理优越感,在潜意识中排斥外来农民工.此外,农民工进城加剧了城市竞争的压力,而个别农民工的扰民、违法犯罪、不遵守社会公德等行为,也使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群体持抵制态度.另一方面是接纳的心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的贡献持认可态度,认为农民工分担了城市居民很多不愿意做、而社会又急需的工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可以接纳作为劳动力意义上的农民工,但排斥同样是作为社会成员的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

(四)组织排斥

工会方面:农民工参加工会的比例还很低,而工会组织作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力量,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表达农民工利益诉求上的作用,很多工会组织只是在做一些表面性、形式上的工作.

社区方面:由于制度上的排斥和管理上的歧视,大部分农民工不能参加社区选举、群防等社区管理活动.而作为弱势群体,农民工本应当是困难最多、最需要社区关注的群体,但是受户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不能享受社区怎么写作,远离社区怎么写作网络和社区救助体系.

三、消除社会排斥、实现农民工社会接纳的对策分析

(一)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构建农民工的社会接纳机制

1.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城市,制度改革是根本.实现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平等,就需要对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然而,单纯的户籍制度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地位,相关的各项制度的改革必须协调推进,因为农民工的制度排斥是一个制度体系,原有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一系列制度应该陆续与户籍制度相脱离,建立城乡居民平等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户籍制度.

2.改革城乡二元劳动力制度.实行城乡劳动力平等的就业政策,建立无差别的城乡居民就业制度,为农民工就业创造宽松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工种的限制,保障企业合法使用农民工的自主权,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规范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对农民工就业的乱收费项目;健全劳动用工机制,加强劳动监察,保障农民工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3.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针对农民工群体收入低、流动性强、自愿参保率低、退保率高、各类保险转移及接续难等问题,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现实.因此,应分类有序地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最终建立一个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内的适应农民工群体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城市公办义务教育机构应逐步取消因户籍制度对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限制,在城市公共教育资源可容纳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额外收费.

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在政府作为出资主体的前提下,应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或注资支持农民工子弟学校,借以弥补政府财政的不足,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规范其教学环境.

政府应当通过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城市民办基础教育机构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在入学费用方面通过设立助学基金和开发慈善基金的方式对农民工子女予以援助.

(三)进行积极而正确的舆论引导,实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文化接纳

通过集中培训、媒体宣传、社区怎么写作等方式,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帮助农民工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逐步树立体现城市文明的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媒体和公共舆论应该积极宣传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选择正面的健康的农民工形象树立典型, 引导城市居民客观公正的评价农民工,从心理上接纳并尊重农民工,从而营造有利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舆论氛围.同时,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搭建各种有利于双方互动交流的平台,促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有效沟通、消除隔阂、和谐共处,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双方的心理排斥,构架起双方交往的社会关系网络,实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文化接纳.

(四)提高社会组织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怎么写作水平

1.工会方面:广泛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积极吸纳农民工加入组织;明确工会作为农民工代言人的法律地位及相关权利义务,并赋予农民工工会组织实质性的权力,强化工会在农民工维权方面的作用;工会组织作为劳方代表,应与政府、企业建立一种三方协商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2.社区方面:应提高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程度,提升为农民工怎么写作的意识,营造一种平等和互助氛围.通过各种方式,促使本社区居民转变观念,认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增强农民工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对于农民工自身来说,也应该积极主动的融入社区生活,在原有的初级社会关系基础上扩大城市社会的交往的范围,弥补自己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