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对会计的影响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85 浏览:17600

作者简介: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系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

不敢断言我国是否已进入“税感时代”,但税收对会计的影响却是实际存在、深切感知的.正确认识税收对会计的影响,既可以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又可以提高会计实务处理水平,降低企业税收遵从成本和税务风险.

一、税收对会计的积极影响

税收对会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显而易见的、持续至今的.可以说,对会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税收法规.从企业筹建伊始至企业破产清算为止,均不能摆脱税收的影响.由于税法的普适性,其对会计的影响也是广泛的;但税收对会计的影响程度却有巨大差异,在英美等国表现得最小,而在德法等国则表现得很大.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推动会计方法采用,促进会计理论研究

事实证明,税法可以促进会计观念的发展(进步).通常,被税法承认是保证会计方法能够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而会计方法的取舍,又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其主要体现是:

(1)收益实现原则的确立.在早期的工商企业中,业主关注得是资产(财产)的保值和增值.期末,采用实地盘存的方法确认计量资产的存量,以资产期末存量减去其期初存量计算“收益”,没有收入、费用、利润等概念和确认计量原则、标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陆续完成,生产技术得到很大改进,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规模已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股份公司出现,企业合并浪潮也随之兴起,企业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促成了企业产权向社会化和分散化方向发展,少数产权所有者已无力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因此,投资者当然会非常关注企业的财务成果―利润.同期的税法不再以财产税为主而改以企业所得税为主.根据测算应税所得额的具体处理方法和法庭的判决,产生了收益实现必须发生在收益获得之前的思想,而且,既然以销售时间作为衡量实现的标准是最客观的,那么,这个时点也应该是收入确认的时间,从而澄清了计税收益的实质和所应包括的范围等.这就导致新的收益计算方法(收入减费用)的产生,其结果使会计的重心转向利润表,利润表成为企业对外公布的法定财务报表,并成为第一财务报表.


(2)存货计价方法.企业为了降低当前和后期应交所得税现值而采用后进先出法,还是为了避免短期内报告收益的减少而放弃后进先出法?这是令企业十分纠结的问题.

1934年,美国石油协会提出以后进先出法作为一种替代方法,这一提议在1936年得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认可,但财政部却进行游说,反对后进先出法.结果,国会批准使用后进先出法.作为对财政部的一个妥协,国会规定后进先出法只有在纳税人在财务报表中也加以使用的情况下才获准采用(穆尼兹,1934年).为了减少双重簿记成本,会计人员乐于在税收记录和财务报表中使用同样的会计程序.

由于存货的计价方法影响到所得税,公司管理人员在选用计价方法时必然会考虑该方法对税赋的影响(摩斯和理查森,1983年).无庸置疑,后进先出法在财务报表中的广泛使用,正是出于对税赋的考虑.因为风险很可能随着对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实质上是风险与报酬的抉择决策.①

由于后进先出法在税金计算上能产生巨大的动力,以至于可以不顾会计理论的合理性,仅为实现会计目的而广泛使用这种方法.它既为自己制造了理论依据,也修正了现有的会计概念.由于对后进先出法存在争论,有关赞成或反对后进先出法的文章就不断涌现,即会计研究的供给就会对需求做出反映.

(3)固定资产折旧.在铁路会计理论领域,对固定资产折旧早有研究,但在1878年以前,不允许企业在计税时从中扣减.1878年,英国对税法进行修改,允许合理地扣减厂房和设备由于磨损而减少的价值.由此可见,税法不但影响折旧的时间,还影响折旧方法和营利概念,在股利只能从利润中分派的法定前提下,折旧被视为一种计价程序.如果按照历史成本折旧,税法的执行成本就会降低.要求将税法中的计价程序和其他应计项目合理化,最终导致建立了配比和实现制基础上的盈利概念的产生.

(4)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尽管会计理论界对加速折旧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直到1954年,折旧方法仍然普遍采用直线法.1954年以后,因采用加速折旧而形成的税收节余(利益)成为产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并为发展中的企业创立了几乎完全是资助性的政府无息贷款,同时出于鼓励资本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等考虑,税法认可加速折旧方法.会计理论中据此修改了原有的、只根据有形损耗进行折旧的理念,寻找到折旧费用均衡、合理而系统的期间分摊方法.早期的会计仅限于记账方法和会计事项处理程序的研究,以所得税为代表的各国税制的不断健全促进了会计理论的研究.

企业选择的折旧方法不同,尽管不会影响其流量,但其报告的税前收益额不同.财务会计一般采用直线折旧法,是因为它既简单又方便;与加速折旧法相比,直线折旧法还能在早期报告更多的收益.管理者不希望因会计方法的选用而降低在长期资产使用早期的报告收益.同时,许多公司都选择后进先出存货计价方法,这样,它们便能降低企业在上涨期间的利润金额.企业这样做是因为它们被要求:如果在纳税申报表上使用后进先出法,就必须同时也在提供给股东的财务报告中使用该方法.当会计准则不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后,在企业税务会计中,自然也就不能再采用后进先出法了.但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税法并没有像存货计价方法这类一致性处理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在提供给股东的财务报告中使用直线折旧法,而在填写纳税申报表时采用加速折旧法.

各国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率的规定,很难用“积极与消极”概括,而且也更多是体现在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上,但它也为企业税务筹划提供了空间.

2.提高会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目前,各国政府都将简化税制作为其施政目标,但现实却是税制越来越复杂.企业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均需要通过会计,税法与会计实务并行发展,凸显会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税法坚持历史成本原则,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动,并且重视会计主体的分离,对会计的一贯性和公开性的强调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税收政策的影响.

据报道,英国海关与税务总署(HMRC)要求其税务人员要在2010年2月28日前,对英国2000万家中小企业的账簿进行调查.如果不按其要求设账、记账、计税,就要被罚款.但同时明确,只要中小企业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对会计账簿进行整改,这些企业将不会被处以罚款.调查结果发现,5万家中小企业的缴税记账存在问题,许多企业存在未缴纳税金的漏洞也都由此产生.HMRC就是想借此提高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水平,为英国经济复苏保驾护航,这对企业健康发展不无好处.

对纳税人来说,不论其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高低,只要发生应税行为,都要缴税,但计算缴纳税款的方法不同.我国税法规定,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较高,符合税法要求,可以采用“查账(核实,下同)征收”方式;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较低,不符合税法要求,就要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在“查账征收”方式下,以企业会计记录为基础计税,一般情况下,税负较低、风险较小;而在“核定征收”方式下,不以或不完全以企业会计记录为基础计税,一般情况下,税负较重、风险较大.纳税人为了降低税收负担和税务风险,就要建立健全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领用、开具、保管、设置和记录等环节的制度和要求,保证企业涉税会计实务处理的连贯性.对企业来说,不论是主动,还是被迫,税法有助于促进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2011年3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第25号公告《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财务会计已做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说明企业对资产损失进行会计记录是税前扣除的前提条件;若未进行会计处理,既使实际发生了损失,也不能在税前扣除.其目的是督促并引导企业将资产损失扣除年度与会计处理年度保持一致,以减少税会差异.同时,考虑到会计关于损失的确认需要分清责任.如果会计尚未将其确认为损失,税法当然不应确认损失.该规定可以促使企业对资产损失及时入账,加强管理.

2011年10月,在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财会[2011]20号)中,要求各级税务机关积极推进、引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账建制.对认真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可以将所得税的征收方式由核定征收改为核实(查账)征收,即在其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纳税调整,计征企业所得税.这就意味着,小企业如果亏损了,也可以与一般企业一样,可以在其后的5年内,在税前弥补其亏损额,从而可以实现税负公平;而且,还可以依法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低税率、应税所得额减按50%等税收优惠政策.

3.拓展会计执业范围,提高会计职业地位

税收不仅大大丰富了企业会计的内容,同时也使企业会计越来越复杂,从而促使会计人员由单一型的专业人才变为复合型专业人才,进而促进高等会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的税制,越来越“相关”的税收,也推动了专门从事税务写作技巧、税务咨询的会计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业蓬勃发展.可以说,税收导致会计更加复杂、更有难度,但也使会计更加多姿多彩;税收使会计职业的门槛提高,但也同时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税收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新的增长点.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人数的迅猛增长,第一次促使社会对税务会计师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公司管理层越来越关心其税收负担,这又刺激了社会对于税务会计怎么写作的需要.可见,对税务会计(包括税务筹划)实务的会计供给是一种“需求一回应”的演化路径.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取消简易纳税申报表,促使税务写作技巧这一全新职业悄然兴起,但从事税务工作的会计师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担心无限膨胀的税务写作技巧人员道德标准并努力促使美国国内税务局颁布了规则,规定非注册会计师只能以“登记写作技巧”名义执业;二是同律师行业在税务写作技巧问题上进行博弈,因为1956年律师行业指责注册会计师税务怎么写作是对法律业务的侵占.由此可见,税务会计牵涉众多利益集团,实际应用与理论创建都表明会计职业及代表会计职业利益的FASB在税务会计“租金”与“剩余价值”的分享问题上一直存在实用主义的“隐忧”.

正是越来越复杂的税收制度,催生了会计师、税务师、律师等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的市场供给和由此产生的怎么写作质量、法律责任、道德标准等问题.为了保持会计师对税务咨询业务的优势地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64年至1977年之间,先后发布了第1-10号《税务责任公告》及其有关解释.1999年10月19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批准指定税收执行委员会作为标准的制定机构,授权该委员会颁布税收实务标准,该执行委员会最终在《税务责任公告》的基础上形成《税务咨询标准公告》,当年年底通过的第1号公告于次年10月31日生效,至今已经发布了8号公告.《公告》既是会计师从事税务咨询的职业标准,也是会计师的道德标准.“税务会计师不仅对委托人负责,也要对税收制度负责.”“税务会计师不仅应该受法律条文约束,而且应受法律精神的约束.”②

二、税收对会计的消极影响

在承认税法对会计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企业要想长期保持其会计与税收的一致,最终只能形成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即会计要依附于、受制于税法,而不可能相反(因为各国都遵循“税法至上”的原则).法国、德国是这种模式,我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也曾经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企业会计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财务会计,它只是主要为包括税务机关在内的政府部门怎么写作的企业会计.对国家是非投资主体的广大企业来说,这样的会计信息对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对债权人的决策有用性是很小的.

税收与政府管制一样,会影响会计程序的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动机来源于会计主体减轻税负的目的,会计行为现象可从会计主体的动机中得到解释.(瓦茨、齐默尔曼)国家出于财政目的或者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一般会通过税收政策来体现.税法往往无视会计理论的要求,在税务处理中限制或者增加会计方法的选择机会.如早期的税法使会计年度的采用延迟了30多年;税法中有关利润、损失以及不允许按物价水平调整会计数据的规定,阻碍会计摆脱历史成本计价的束缚;而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方面又增加选择机会,与会计规范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各种税收政策差异(如增值税两类纳税人的划分、所得税的不同计征办法等)、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抵免、研发费用和购置环保、节能、节税设备的抵税等),又会背离一般会计原则.

站在会计的角度,希望会计收益概念与税法收益概念尽可能一致,而达到一致的主要方法就是跨期分配所得税费用,以消除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的影响,但会计的收益理论没能影响税收,也未能成为税收理论的基础.

税法出于其征税的必要和征管的方便,其规定往往不符合会计的基本前提,如纳税年度与会计年度不统一、与持续经营有矛盾,关注税基、重视会计主体的分离等;而且,不少国家的税收规定都是凌驾于合理的财务报告要求之上.

三、会计的应对之策

在税收与会计的关系中,两者通过互相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但也不能不正视,由于税收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体现,税收往往采用实用主义的原则.在两者关系中,税收总是处于强势,而会计则是处于弱势.(财务)会计要想保持自己独立的概念框架(结构)体系,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必须有自己的万全之策―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当分离,充分利用税法对会计的积极影响,尽可能避免税法对会计的消极影响.

注:① 当未来税金节约额按一个较高的、调整了风险因素的资本机会成本予以折现时,转向后进先出法可能无法形成正现值.

② [美]罗纳德杜斯卡、布伦达杜斯卡著.范宁、李朝霞译.会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152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