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19 浏览:3331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审视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受到制约,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讨论和研究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的参与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提问.符合教学实际、引人深思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其感情波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所提问题要提纲挈领.教学一篇课文,教师往往需要理出线头,突出重点.比如有教师在教学《过万重山漫想》时,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第十自然段中,作者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设想了四个问题.但是,作者认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你对此有何看法?难道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想吗?”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不太费劲就抓住了本文的重点,领悟了本文的主旨——讴歌在困难面前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人.

所提问题如果太浅显、索然无味,就提不起学生的兴致;如果太艰深,学生又回答不出,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例如,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思路,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全局.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问:“课文三次写见到父亲的背影,三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请你根据课文的描写,想想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线索、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又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可以问:“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题、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你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吗?对同学说一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就要明确是哪四个片段,怎样加以概括,并尽可能地把握四个片段中最动情的言、行和细节.

满堂问实际上等于没问,因为学生根本没时间思考.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精练、利落,要改掉“好不好”“对不对”这样毫无意义的“随口问”,避免学生养成不检测思索随口而答的不良习惯.一般来说,一个问题的提出,以能引起一段相对比较集中的时间的思考、探讨为宜.如在《桥之美》的教学中,有位教师从“学会审美”这个教学目标出发,设置了“作者是怎样具体表现桥之美的?”和“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欣赏桥之美的?”这两个问题,整节课就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学.


问题要有层次感.我认为理想的提问应该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层面,学生能够在一个个问题的引领下,步步深入地挖掘文本.如有位教师在教学《雨说》时,设置了四个问题:第一,看看雨说了什么?第二,能不能把每节诗浓缩成一行,组成一首新的诗?第三,将原文和压缩后的诗文进行比较,看看哪些地方更能打动你.第四,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想对雨说些什么?由这四个问题引出四个教学环节——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意、赏析语言、能力训练.四个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层层深入,教学过程简洁、清晰、有层次.

问题要有探究性.提问力求能引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失街亭》时,若问“为什么说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过错?”就显得机械刻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若改问“街亭失守是谁的过错?”学生灵感的火花就容易被点燃,见解就可能丰富多彩,更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我们应该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如教学《晏子使楚》,可以要求学生展开讨论:“楚王和臣下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对于不少课文后的练习,要求学生依靠大家的力量收集资料,拓展认知,质疑问难,增知益智.

教材所选的课文感人,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或要求学生展开联想,以调动自己的情感积淀;或引导学生玩味有关词句,细评其中的情感因素,等等.如在教学《背影》时就可以从文中抽取如下几句似乎极为寻常其实流露出无限真情的语句:

①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写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③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斗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④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要求学生阅读这几句话,“联系课文中有关的上下文,仔细体味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爱护之情”.完成这样的练习,不但有助于学生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启发学生领悟父母平日的言行中所蕴含的深情厚意.

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突出训练重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把好脉,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