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文化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40 浏览:90494

摘 要 :现代科技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环境,我们的生活尤其是都市化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一样可以离开“设计”,设计活动在被称为消费的时代已经与我们无法分离.在这个名之为泛设计时代,大量快餐式设计和作品的出现,使普通大众在无奈中不得不接受因这些设计而物质化了的产品.文章试图从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的本质需求为原点来探讨以此为核心的设计思路与手法,并从本土文化的角度解析两个由本人参与完成的设计案例,试图梳理出一种有别于当前部分设计师所习惯的设计思路与手法,以供同行思考与指正.

关 键 词 :设计:;自然:回归:可持续生存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65-04

1 文化趋同下的设计选择

网络时代信息分享的便利,让我们能迅速地感受到国际时尚潮流的瞬息万变,如万花筒般精彩纷呈:一方面大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另一方面却又让我们面对太多的选择而无所适从.全球化的号角让我们恍惚中听到了世界大同的呼唤.全球化究竟带给我们什么当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和物欲的满足的同时,我们的心灵感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幸福吗当我们沉醉于因经济的迅速成长而步人世界经济大国行列的欣喜之余,我们惊奇的看到我们生存的记忆,那些构成我们血脉的民族传统正在迅速地消失.网络时代文化的趋同性让我们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逐渐地瓦解,伴之而来的建设潮又让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千城一面.城市化的浪潮让我们风景如画的乡村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景象,迅速制造的人造环境与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让我们祖先崇尚的“天人合一”的胜景难再.人的自然呼吸与脉搏跳动的生命节奏在机械与电子化的快速变化的节奏之中被破坏,人格的异化、精神的分裂、心灵的变异是现代化更新的进程中给人们带来的身心病变.随之而来的个性湮灭、地域文化的消融让现代社会的人们身心分离.焦虑和忧郁成了我们都市人常态的面部表情.

设计行为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个时代表现出一味的求新、求奇、求特的追求取向.太多太快的变化,导致了环境混乱的局面.当变化成了常态也就消解变化而走向麻木.太多的变化和一用即弃的物质观,让人们失去了耐心,人们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在追逐外在感观刺激的不断变化中迷失了自己.

如何才能在资讯泛滥之时,做出我们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并找到我们生命的真实需求.创造出一种鲜明活泼、具有独特的生命气息、充满灵性的设计,是酷爱设计的人们苦心求索的东西,如何摆脱一味依赖于轻易获取的外在资讯,拒绝重复与抄袭,坚持原创,让设计者与欣赏者能够体验到作品中所蕴含的真实生命的冲动,让设计作品不再是简单的资讯拼图与繁杂材料的无序堆砌,不再是苍白无力的浮躁情绪的宣泄,从而致力于生命之本源的探寻,让设计沉淀生命的价值.让我们因这些设计而物质化的人造物,具有恒久的魅力和可持续性的关怀我们的生命,是现代设计的根本.

2 返本溯源中的设计探寻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传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宝藏,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曾一度几乎割断了我们的传承.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文化的断层所产生的空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被迅速填满.因为不再以我们曾经自豪的传统为荣,导致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否定,进而导致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在迷茫中,我们的目光发生了偏转,视传统文化为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否定传统必然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精神的创伤和自信心的缺失.设计是无形文化的有形载体,设计者倘若不能认同自身的文化传统便找不到自我的根本,断根离土的状态下所产生的设计作品只能流于平庸与浅薄,设计师也在追求和制造新奇刺激的状态中迷失了本性.传承我们的本土文明,发掘民族的优秀传统,恢复我们几近失落的文化自信,是我们当代的设计师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也将是我们寻求设计突破的最佳途径.设计与文化是源与流的关系,设计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离开了内在的文化表,达,设计便成了无源之水.

在我所从事环境空间的设计过程中,也曾经历过一个目光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从唯洋是举,唯欧美时尚是崇,一切依西方标准来评估设计的阶段到回归本土与自我认同的心路历程.

3 回归本土后的设计实践

设计案例(一)长沙窑园林

2004年我接受委托,代表长沙城参加第五届国际园林博览会,设计一处有长沙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作为自然、家园、美好未来为创作主题的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参赛作品.在寻求与园林博览会主题相契合的长沙窑构思方案时,我的目光便锁定了曾经在长沙城的历史上有着辉煌一页的大唐民窑长沙窑.

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让后世引以自豪的光辉年代,大唐文明的灿烂让后人惊艳.有着绚丽色彩的唐三彩是大唐盛世的明证.由于安史之乱引发了国家的动荡,那批制造唐三彩的洛阳工匠,大举南迁,当他们流落到长沙的石渚河畔,这里的山形水势,泥土与森林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南迁的中原文化与湘楚文化一经结合,便开创了陶瓷史上新的篇章――长沙窑.

大量制作的生活陶瓷,借水利之便远销欧亚非,成为当时中国陶瓷出口的最大基地,对传播大唐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其开创的陶瓷釉下彩绘将诗、书、画与日常器物的结合,实现了日用器物与文明的直接对话,其丰富的器物造型,和绚丽的釉下彩,生动、率真、质朴、豪放,传达出先民的创造.

以龙窑及其劳作工场为基本的园林构景要素,依湖湘之地常见的乡村景观为模式,组织了一幅田园牧歌的乡村风景.以片段重组的概念,建筑此园林.以绵延生长的植物,将窑体与道路掩映.游走其间,在刻意消融了人造痕迹的园林之间进行人与自然的对话.长沙的古老街道在城市建筑中迅速地消失,拆剩的砖瓦及构件成为将抛弃的建筑垃圾,我希望这些建筑垃圾能够重生而成为我们造园的主要材料.这些以古老的街面搬来的麻石和老房拆下的青瓦构成的游园步道,草木杂生其间,于苍凉之中,自然之态与人造之物的融和,显得格外生动,以未加雕琢的天然块石和陶制器物的随意组合,让园林呈现出散淡随性的意境.将这些来表达出设置在入口处以长沙窑器物上所书的唐诗“鸟飞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的陶板浮墙的园林意境.空间规划上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以龙窑的一段当成入口,将园林的人口限定在一个半封闭的窑体空间如走廊似的空间中,借用窑的观火口,让园中的景致偶尔显露,并在窑壁上插入一些按古长沙窑烧制工艺制成的带有长沙窑纹饰典型造型的陶砖,窑体变得富有情趣,引游人曲折前行.数十米后,豁然开朗,一泓开阔水面,清波荡漾,周边丘壑起伏,跌水奔腾,傍水曲桥婉延穿过,与园中主:翳一古窑遗址相映成趣.走过用几块老麻石按汉代工艺搭制的临水石桥到制陶工棚,先人制陶程序依次展开,让人们对长沙窑的烧制技术及工艺流程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将长沙窑窑址出土的原本是窑工信手拈来给儿童玩耍的小鸟玩哨被放大了上百倍,搁置在园中各处,或草丛道侧或石上溪间,欢腾雀跃.随着长,沙窑陶制小鸟的导引沿路而行,可见窑口对面茅亭之中的绿釉陶熏散发出阵阵檀木烟香.从长沙窑遗址搬来一处废弃的龙窑残件,被复原成一个窑口,在窑口周边是一个个插满鲜花的古长沙窑常见器物,以展示长沙窑的器物之美.在主景龙窑的一侧以一组陶罐构成水源的源头,涓涓细流,在园中形成多级跌水滚滚向前流入一泓开阔湖面颇有众流归海之意.在水中架起一座贴近水面的九曲木桥,走过九曲木桥,尽端便是出口广场,这里成为长沙窑烧造物的成品展示地.长沙窑独有纹饰的拼花地面和长沙窑的雀乌摆设,天真浪漫之态,率真之情毕现.出口结尾处的后记以玻璃蚀刻手法将文学名家何立伟所书的长沙窑记安放在一条小船之上成为出口小广场的标识,以表现长沙窑曾经作为文明使者从水路远走他方,传播大唐文明.所造之园是乡野小景,是借劳作之场――窑体,为治园之依托,于平常之中见灵性,散淡之中见机锋.人的劳作给自然带来改变,人在自己的建造物或制造物形成的场景之中生活,将自然改变得适合于自己的生存模式,是对自然的一种改变.在与自然的互动之中,在长沙窑址形成以来千年的岁月演变之中,我们看到人与自然的一种共融与转化.古窑遗址建造栖息或劳作的场所表现的是相对自然而言是一种人为的改变,而绿色的自然又在以生长的形式,溶解和同化人们的建造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古窑遗址与园林景观的巧妙结合正是试图表达出人与自然紧紧相依的关系,两者之间在相互的对抗或谦让之中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和谐.提示人类只有永远和自然保持亲密的伙伴关系,尊重自然,爱惜环境,人们才能够获得一个舒适的家园,惟其如此,才有人类真正美好的未来.在园林的营造中,再现昔日的艺术追求与灵性的表达,借此昭示湖湘文化的鲜明个性:质朴、率真、不羁、灵动与奇幻成为设计的目的.所有园中植物均为湖南本土植物,不论贵贱一视同仁,其生机勃勃野趣顽强地构造了乡野小景的质朴.所有的构园材料尽可能采用的是城市老街拆除后的建筑垃圾,以表达对自然的、历史的爱惜与尊重.

以长沙窑为主题的园林设计,正是因为契合本届园的“自然、家园、美好未来”的主题思想,并成功地展示了长沙本土地域文化的特征,而获得本届园的最高奖项,遂引起了园林设计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

设计作品二――长沙窑餐厅

长沙窑的元素运用在现代园林空间环境设计中的成功,给另一位酷爱本土文化的企业家兼古陶瓷家罗磊光先生以鼓舞,当他在筹划投资一家希望打造成为长沙城市名片的高档餐厅之际找到我.他希望人们在这家餐厅享用餐时,不再只是解决口腹之欲而能够同时享受到独特的文化与美好的情境.几经探讨,我们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大唐民窑长沙窑.同一元素再次运用如何才能别出心裁,是我们在探讨中多次反复的重点,不同于打造长沙窑园林那样只是从长沙窑的外部去审视,而是从长沙窑的内部,从窑体的各种材料、烧制品以及窑的劳作者们那看穿越千年窑火的目光中,找寻元素.

因为我对古长沙窑的古物有着多年的与喜爱,又有着运用到园林设计中的经验,似乎是轻车熟路.但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将一个本土的元素在现代餐厅设计中向国际化的时尚气息上引,还不敢造次.为此我决心求教高人,努力说服业主延请了国际设计大师登琨艳先生来到长沙.我们先后十余次造访长沙窑遗址,历时半载,搜集资料与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历时半年配合登琨艳先生完成了长沙窑餐厅的设计.

长沙窑餐厅所在的空间是一个极普通的购物超市大楼的第四层,餐厅的入口幸好还有一个200m2的位于一层的临街的挑高5m的空间,通过两电梯将客人带到四楼.

我们将餐厅人口紧临超市入口的左侧设立了一堵以金属与透光石构筑的挡墙屏蔽超市的喧闹,右侧以用长沙域周边所产的巨型麻石构成一堵高墙再筑一方型小水池,以化解对面马路形成的风水学上所称的煞气.入口是高达5m的透明玻璃自动门,一层接待厅除一楼接待台以外再无多余物件,墙面全是由土砖、匣钵、原石构成的单纯视觉空间.

四楼的原始空间是方形,在此框架之中采用完全自由分隔的形式,首先以一条斜线的水景打破整个长方形的格局,让斜线两边的空间产生疏密的变化,空间顿时变得活泼起来.因为要让每个包厢都带上洗手间,不得已将地面一律抬高45cm,于是在电梯的前室,设置了一个弯向电梯人口的弧形台阶,这条弧线与斜线相切,斜线便是一条小河,河面以两座平板木桥连接两边,将长沙窑遗址所在地石渚河的意向再现,并以石渚河畔的丁字镇采集的麻石拼成一段石岩墙体,墙体上端有水瀑,自上而入小河,河中清水游鱼欢畅.沿桥前行,右畔是一排顶天立地的玻璃条柜,内放中草药材,因为异于常态的展示方式,中革药形成了一道美丽肌理的墙面.餐厅四周的墙面以长沙窑的方形匣碎,作为主材,窑砖、土砖、圆形匣钵及窑砖,内凹的匣碎内,放上一些无烟蜡烛,宛若点点窑火闪烁,形成长长的如龙窑内部的形态,将窑的意向表达出来.

餐厅的中部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可容纳一百五十人同时进餐的大厅,左右两面均是长沙窑匣叠加而成,原建筑的结构方柱以窑砖砌成圆形与匣碎墙一道,让空间浑厚起来.大厅正面墙上是满墙的翠绿色琉璃瓦,直立排列,宛如一道竹墙,大厅均为连廊,形式上颇似长沙窑龙窑的内景,连廊的另一侧为大大小小的包厢,均以石渚河边村镇的名字命名,隔墙均采用窑砖、土砖及各种建筑陶瓷材料.地面公共部分采用的是青灰色火烧面石材,嵌以透光石材作盖面的长方形地灯,形如窑内的观火口.主入口是一道长弧形的土墙,以匣钵砂为表面粉饰材料,其中内凹式的方形壁龛里,是长沙窑原物的展示窗.在电梯入口处,将原建筑的一根大柱子处理成一段矮墙,并依墙搭建一个表演民乐的戏台,成为以长沙窑古物展示的主要空间.

千年古物在制造他们的材料作为背景的空间里随意摆放,让人们一下子恍人千年之前古窑镇的风情之中,鼻中嗅到的是中草药天然香韵,耳中传来的是背景音响播放的乡村音乐,或是由女子现场表演的丝弦.餐桌上均是在长沙窑写作的各种器皿,以及摆放的关于长沙窑的介绍小册子或是唐代诗词.所有的使用器皿均采用长沙窑所在地迄今还保留的传统制造方式的写作品.怎么写作员身着专门设计的有时尚意味的黑色服装.枝形的青铜吊灯,喷塑的钢材与玻璃相结合的玻璃隔断,现代的材料与工艺与原始的材料相互映衬,将时尚与乡土关联起来.前厅是一个将近600m2的长沙窑展示厅,一个砖砌的灯笼般的圆形收银台与用螺纹钢与弧形的清玻构筑的红酒架,将窑的意向一虚一实,呈现出来,占掉四分之一的公共大厅,展示着唐代的长沙窑器物和清代的绿釉大缸,让空间充满了奇特的视觉印象.一切与现代感有关的设备管线均隐身于质朴厚重的长沙窑的各种窑品材料之中,构筑了以各种长沙窑相关材料所形成的空间情境,让人仿佛回到大唐民窑长沙窑的远古印象,这些来自于古窑遗址与周边乡村传统的建材或器物,在现代的空间环境中通过现代的构筑技术以及和现代灯光所营造的空间环境中.有着异于原始形态的时尚气息.

将具有独特品质的地域文化的有形载体长沙窑器物及相关的器物及制造材料,以现代时尚的审美方式重新建构,并借助虚实、阴阳、五行、风水的理念,融入空间环境的营造之中,在现代的餐饮空间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视觉印象.

长沙窑餐厅在建成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成为了当地政府接待外来客人的指定场所,还真的扮演了城市文化推广的角色.这是一次将长沙窑博物馆概念渗入到现代商业空间中的设计尝试,打破了文物仅限博物馆展示的正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而借用一种更为便利与亲切的方式让人们在用餐之余体验到传统的文化魅力而达到传播远古的文明.

我们的祖先曾经智慧地生存在我们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如何接续这一宝贵的传统,让符合现代的生活审美情趣的需求来重新建构我们的优秀文明.

如何将古老的文明植入现代生活的土壤,在现代的环境空间的营造中自如运用古老的元素,是我们这些热爱传统文化的设计者硬座的扎扎实实的功课.

设计一旦与文化结合,便有了超乎设计作品之上的张力.设计作品借文化的深沉魅力,才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不依傍外缘根除相互抄袭的弊端,才能够从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设计出与内心深度契合的对应环境,让人们找回久以失落的自己的信心.这便是咨询发达的今天,一个泛设计时代,一个设计决定我们生存环境的社会中设计师的应明确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