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一点感想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30 浏览:17212

作者简介:范如海(1963-),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中教一级,从事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1

在身边随处都可以感受很多学生想要表述自己的想法时,总是抓耳挠腮、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文字书写歪歪扭扭,语文素养很低.其实生活中无时不刻离不开语文,处处是学习语文的机会.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处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其实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本来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由于死板的教学模式,过于机械的教学程序,使学生学习情绪低落,甚至有的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困.如果在生活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产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需求就会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能够自觉自愿、情绪高涨、精神愉悦、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二)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利于教师润物细无声.

当学生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那你的教育是失败的.为了达到相同的教育目的和效果,换个角度,换个说法,换个做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生活中学习,学生有了需求,产生了兴趣,教师因势利导,教无痕迹,从而达到教师才情涌动,学生踊跃积极.

(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关注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若没有半生壮丽河山的漫游,就不可能写出奇情异彩的诗篇,杜甫若没有几十年颠沛流离的漂泊,也就不可能谱出感人心怀的“乐章”.走进生活,让语文教学有了生命和灵气,让语文回到真正的语文,让语文教学回到它真实的本身.语文教学扎根在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促进学生扩大视野,关注生活.


(四)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利于保障学习质量.

对语文的学习是出于满足自身对语文的需要,大脑就处于兴奋状态容易接受信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对语文的学习就会自主探究并有一种不畏困难的精神,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学习勇气.这样所得到的学习质量比那些对语文一点兴趣也没有,但逼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学习语文的学习质量高的多.学生在有兴趣的学习中能得到身心的愉悦,这样的学习质量能不好吗?

二、用什么方法捕捉生活中的机会,挖掘学习资源,我尝试了下列活动:

(一)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开展“一日班长”角色实践活动.一日班长要在早会说明今日班级学习生活计划,放学前总结班级一日情况.引导学生注意计划、总结的格式和语言的准确性.

(二)学科跨越:例如利用做数学题中的审题环节突出语文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挖掘字里行间隐含的条件,联系上下文梳理信息间的相互联系,最终用准确的语言将心中所想准确无误表述出来.

(三)联想训练:例如,落叶的联想.通过观察落叶,从自己不同的生活背景出发展开的联想,感情最是真挚,语言最是赋予感染.

(四)情景模拟:例如进行广告策划,为某种产品书写广告词.要求广告词既能突出产品的性能优势,又能打动消费者,短而内涵深厚.

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但是不能偏离语文学科特点,始终要贯穿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引领者.学习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开展的,是为了有效完成学习当前知识的任务.

(二)生活中“不经意”的学习机会,应是教师精心捕捉、费力设计的为有目的训练怎么写作的环节,变换的是形式,内涵始终没变.

(三)学习语文是个慢功夫,必须依靠语言积累和语感沉淀.

四、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要建立体系

学习任何知识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认识它,了解它,理解它,运用它,再认识它,掌握它,从感性到理性.这样就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使知识储存有秩序,并相互联系,易于知识的调用.

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悟的最后落脚点应该是什么?落脚点应该是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思想、表达方式、言语智慧.将知识体系作为理解和感悟的基础,这样才能够知道如何理解、如何感悟,才能知道理解和感悟什么.有了一定的语言和语感的积累,对知识系统的理解将会更深刻,运用更自然.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目的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语感能力,因此利于此目的的语文知识要多讲,以易懂好用为准则,做到大教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