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之北:榆林(附录)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126 浏览:92982

简史

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宋以后,分属北宋、西夏及金.明朝设榆林卫,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为地区建制,2000年7月撤地设市.

古遗址

榆林古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据有关资料称,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据报载北京明城墙墙体高11.6米.榆林为九边重镇之首,出于军事之需要,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城墙上建砖垛口1700多个,有逻城72个,并在此置火炮.

红石峡位于榆林城北5公里处、明长城口红山脚下的榆溪河谷.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堪称壮观.

镇北台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设在附近长城边上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在红山之顶修筑成明长城上最大的军事望台,号称长城第一台,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榆林戴兴寺位于榆林古城内东驼峰山间.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创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戴兴寺经五六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不失当年榆林八景之一“驼峰拥翠”之风貌,是榆林古城现存著名寺庙之一.

流域历史人物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榆林人.1905年留学日本,其间加入同盟会,主编会刊《夏声》,走上“言论报国、新闻救国”的道路.1911年归国,应于右任邀请赴上海主编《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经于右任推荐,任孙中山的秘书,起草了《临时大总统宣言》等重要文献.从1915年起创办《民信日报》、北京《中华新报》.从1926年起担任《大公报》总编辑,主持笔政长达15年之久.1941年《大公报》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新闻奖.同年9月6日,因长期积劳成疾,在重庆逝世.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公葬.、周恩来、董必武等给予他极高评价,称其“功在国家”,是“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方言

陕北方言也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风俗

年节灯俗在除夕、春节、元宵节,形形色色的灯成为驱邪祈福、欢乐祥和的象征.榆林年节灯的种类繁多,从功用说主要有:门灯、手提灯、灯谜灯、秧歌灯、灯会、庙会灯等.

腊八节腊月初八过“腊八节”,源于古时腊祭众神,受佛教徒食腊八粥影响,百姓于前一日夜以香谷和豆类等“焖”熟,次早食用,农村也有食瓜饭(加豆子)之习俗.

过小年正月初六榆林民间称“小年”,也要敬神、放爆竹,高悬长明灯.旧时女子若坐娘家是日也要赶回自己家中.过去榆林城乡闹“秧歌”(或“社火”)多从初五、六开始直至十五.孩子的“作伴馒”此日后可食之.

风味

钱钱饭这本是陕北缺粮人家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饥.而现在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钱钱饭粘糊爽口,香浓味美,尤其是寒冬里,喝一碗钱钱饭驱寒保暖,惬意极了.

卤煮驴板肠将整副驴大肠反复漂洗干净,入清水煮半熟,捞出加酱、辣椒、花椒、葱、姜、盐等卤煮而成,其特点是麻、辣、咸、嫩,鲜香味美,为陕北食中一奇.


火烧扁圆如烧饼,含馅似饺子,皮薄馅多,外酥里绵,鲜香味浓,轻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分为干火烧和油火烧两种.

黑楞楞由土豆做成沫状,去除淀粉,然后做成圆球状,放入锅内蒸熟,拌上调料便可食用.

密汁南瓜用陕北优质八棱南瓜,削皮去籽,平剖两半,再顺天然瓜沟切为若干小瓣,拼复完整,入锅蒸熟后,浇以糖汁.口感绵软,香甜怡人.

洋芋擦擦榆林传统饭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库勒”、“洋芋丸子”.洋芋别称土豆.此菜加工时将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末等,同面粉搅匀,上笼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面、酱、醋、葱油或香油.若用炒锅快火炒出,其味更佳.

油馍馍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榆林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

碗榆林风味小吃.做法是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形,故名碗.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此为秋冬美食,可独食,亦可下酒.

抿节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节音儿化,所以也写作“抿尖”.抿节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成一寸来长的小节,呈扭曲状.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此乃陕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点之品种.

大烩菜榆林的最有特色的一道风味,虽然此菜源与内蒙,但是随着在陕北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陕北独特的风味,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民间文艺

榆林小曲原是一种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艺术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中国陕西北部榆林市城区内的一种带乐器伴奏的坐唱.

民歌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说书说书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

秧歌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道情是以陕北官话绥、米话为唱白基准语音,以道教诵经音乐曲牌为唱腔基调,吸收秦腔等剧唱腔板式及陕北民间小调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榆林清涧.

剪纸榆林剪纸以刚劲有力、粗犷豪放见长.种类有窗花、炕壁画(炕围子)、顶棚画、板架挂画、小孩鞋头画、裹肚画等.形式有角花、转花、弥花、串花、散花、对花、堆花等.表现范围很广泛,反映了榆林人民豪放古朴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栏目责编/崔建忠王刚